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根据自己在实验中学的实习情况,探讨了影响学生学习数学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希望能引起数学教育者、学生家长、学生的关注与思考,从而能有的放矢的去主动克服其影响,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原因
一、内部原因
(一)数学知识基础薄弱。数学知识本身有它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如果先行知识没有学好,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形成新旧知识的断链,在新旧知识之间形成不连通的网络,任其下去就会造成大部分知识的不连贯。
通过对一些考试的试卷分析发现:一部分学生中学数学基础没有打好,甚至没有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和定理,由于中学基础未打好,之后又没有及时地查漏补缺,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接受新知识就会残缺不全,形成不连通的网络,这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最普遍的现象。
(二)注意稳定性差。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一项研究结果,学生的学习成绩有41%取决于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和学习不持续能力,而注意稳定性的作用比学习的持续能力更大,通过对某班的课堂跟踪观察证实,注意的稳定性与数学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观察发现,数优生和数差生在听课上有明显的差异,大多数的数优生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认真,只有个别同学偶尔分神,而数差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或发呆走神,或小动作不断,不认真听课者多达一半。
(三)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善学者事逸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勤而功半”,一般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但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智力上的不足,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因素。
二、外部原因
(一) 学校教育因素。(1)应试教育现象严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当前,有不少学校的教育教学还是以高考为指挥棒,一味追求升学率,把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是现今大多数高中学校的真实写照,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依然根深蒂固。(2)教师因素。首先,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现在许多数学教师还持有错误的“容器说”的教学观,认为数学知识是可以传递的,认为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就是对于老师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自卑心理或厌恶心理,因而往往对数学教师的态度极为敏感,而有些教师偏偏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感情投入,对学生缺少爱的表示,在课堂提问和平时指点时,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做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剖析、辅导,使学生受到冷遇,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 家庭教育因素。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是课堂,家庭中事事是教材。学生学习数学受其家庭的重要影响,诸如父母对智力活动的兴趣爱好,对数学所抱有的态度,平时的言行等都会在有意或无意中对子女产生影响和作用。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里的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有关调查表明:数差生的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 4%;受过中等教育的占37%;而受过初等教育或文盲的占59%。从职业上说,父母从事教师、工程师、医生等脑力劳动的占3%;父母从事干部工作的占24.5%;父母是工人或其他体力劳动者的占72.5%。此外,由自己的走访调查可知。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偏低,工人和个体经营者居多,对子女教育不得法,致使学生成为家长的对立面。有的家庭父母不合或离异,学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还有一部分家长借口自己读的书少,无法辅导,于是对子女的学习放任自流;一部分家长说工作太忙无暇关心子女的学习;有些家长认为子女的学业只是教师的事,而与家长无关,家长本身就缺乏向上的信心和动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导致学习困难。
(三)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上“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盲目攀比等不良思潮冲击着高中的校园,困惑着身心发育还不成熟的中学生,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削弱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动机,影响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加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不严,为中学生提供众多档次、品位不高的“三室一厅”(录像室、电子游戏室、桌球室和卡拉OK厅),使一些喜欢追求感官刺激、贪图物质享受和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迷恋上了这种游手好闲、新奇好玩的生活,并乐此不疲,从而玩物丧志。许多中学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逃避现实,自我封闭,厌恶学习,不思进取,成绩一落千丈,严重影响着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以上是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当然,由于数学学习活动的复杂性,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因也应是复杂多样的。
参考文献:
[1] 燕国材,马加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原因
一、内部原因
(一)数学知识基础薄弱。数学知识本身有它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如果先行知识没有学好,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形成新旧知识的断链,在新旧知识之间形成不连通的网络,任其下去就会造成大部分知识的不连贯。
通过对一些考试的试卷分析发现:一部分学生中学数学基础没有打好,甚至没有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和定理,由于中学基础未打好,之后又没有及时地查漏补缺,导致新旧知识的断链,接受新知识就会残缺不全,形成不连通的网络,这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最普遍的现象。
(二)注意稳定性差。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一项研究结果,学生的学习成绩有41%取决于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和学习不持续能力,而注意稳定性的作用比学习的持续能力更大,通过对某班的课堂跟踪观察证实,注意的稳定性与数学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观察发现,数优生和数差生在听课上有明显的差异,大多数的数优生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认真,只有个别同学偶尔分神,而数差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或发呆走神,或小动作不断,不认真听课者多达一半。
(三)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善学者事逸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勤而功半”,一般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但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智力上的不足,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因素。
二、外部原因
(一) 学校教育因素。(1)应试教育现象严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当前,有不少学校的教育教学还是以高考为指挥棒,一味追求升学率,把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是现今大多数高中学校的真实写照,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依然根深蒂固。(2)教师因素。首先,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现在许多数学教师还持有错误的“容器说”的教学观,认为数学知识是可以传递的,认为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就是对于老师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自卑心理或厌恶心理,因而往往对数学教师的态度极为敏感,而有些教师偏偏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感情投入,对学生缺少爱的表示,在课堂提问和平时指点时,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做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剖析、辅导,使学生受到冷遇,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 家庭教育因素。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是课堂,家庭中事事是教材。学生学习数学受其家庭的重要影响,诸如父母对智力活动的兴趣爱好,对数学所抱有的态度,平时的言行等都会在有意或无意中对子女产生影响和作用。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里的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有关调查表明:数差生的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 4%;受过中等教育的占37%;而受过初等教育或文盲的占59%。从职业上说,父母从事教师、工程师、医生等脑力劳动的占3%;父母从事干部工作的占24.5%;父母是工人或其他体力劳动者的占72.5%。此外,由自己的走访调查可知。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偏低,工人和个体经营者居多,对子女教育不得法,致使学生成为家长的对立面。有的家庭父母不合或离异,学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还有一部分家长借口自己读的书少,无法辅导,于是对子女的学习放任自流;一部分家长说工作太忙无暇关心子女的学习;有些家长认为子女的学业只是教师的事,而与家长无关,家长本身就缺乏向上的信心和动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导致学习困难。
(三)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上“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盲目攀比等不良思潮冲击着高中的校园,困惑着身心发育还不成熟的中学生,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削弱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动机,影响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加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不严,为中学生提供众多档次、品位不高的“三室一厅”(录像室、电子游戏室、桌球室和卡拉OK厅),使一些喜欢追求感官刺激、贪图物质享受和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迷恋上了这种游手好闲、新奇好玩的生活,并乐此不疲,从而玩物丧志。许多中学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逃避现实,自我封闭,厌恶学习,不思进取,成绩一落千丈,严重影响着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以上是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当然,由于数学学习活动的复杂性,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因也应是复杂多样的。
参考文献:
[1] 燕国材,马加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