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场选举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的第一次重大选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使得台湾的政治环境发生变化,这种新情况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陌生的,传统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
1月14日晚,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马英九、吴敦义组合得票689万多,得票率52.6%;民进党蔡英文、苏嘉全组合得票609万多,得票率45.6%;亲民党宋楚瑜、林瑞雄组合得票约37万,得票率2.8%。在“立委”席次方面,国民党获得64席,民进党40席,“台联党”3席,亲民党3席,无党籍3席。这次“二合一”选举作为台湾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的第一次重大选举,其结果对于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将带来深远影响。
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就选举结果而言,国民党无疑是这次选举的最大赢家。马吴配以约80万票的绝对优势大胜蔡苏配,毫无争议地成功保住了执政权。在“立法院”方面,国民党也取得稳定多数席次,民进党即使联合其他两个小党,仍不足以对国民党构成实质威胁。这个结果为未来马英九的施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对于民进党而言,这个结果有点“出乎意外”。蔡英文是这几年民进党精心打造的人气天王,具有十分雄厚的政治实力。选前所有的民调都显示,马蔡的选情持续胶着,因此80万的选票差距超出了民进党的意料。但无论如何,蔡英文及民进党遭受这次选举挫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进行派系整合和政策调整,这意味着民进党将进入一个新的不稳定期。
对于亲民党而言,宋楚瑜虽然只取得约37万张选票,输得十分难看,但毕竟亲民党实现了在“立法院”组成党团的目标。未来亲民党透过“立法院”发声,尚可继续延续其政治影响力,暂时避免了泡沫化的命运。
这次选举“台联党”意外获得三席不分区“立委”席次,可谓天上掉下馅饼。“台联党”的深绿意识形态未来将对民进党的“台独”转型形成牵制,民进党的转型之路更不平坦。亲民党和“台联党”这两个本已被边缘化的小党在这次选举中双双进入“立法院”,为台湾逐步成型的两党政治格局投下了变数,“两大两小”的政党竞争局面形成,未来的发展演变值得关注。
综合而言,这场选举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所谓“意料之中”,就是说台湾目前尚不具备实现政党轮替的主客观条件。民进党经过陈水扁的八年执政,背负着沉重的执政包袱。虽然近几年在蔡英文的带领下民进党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不可否认在诸如与陈水扁贪腐实行切割以及大陆政策调整等议题方面是非常不彻底的,民进党的世代交替问题也没有完成。民进党在进行彻底改革之前本来就不具备提前执政的条件,因此,虽然蔡英文具有高人气,但并不能转化为高选票,可见民进党想逃避改革而侥幸取得执政权并不现实。从国民党一方面来说,这几年马英九的执政虽然有许多瑕疵,但不可否认在经济发展以及两岸关系方面成就是巨大的。在党内改革方面马英九也展现了其政治魄力,虽然方式颇受非议,但大方向是正确的。此外,马英九的政治人格相较于蔡英文而言也更能经受检验。因此,这场选举马英九能够最终取胜,应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谓“意料之外”,是指马英九能以80万票大胜蔡英文颇令人意外。这次选举由于“双英”选情持续胶着,再加之宋楚瑜的参选使蓝营发生分裂,舆论对于马英九的选情并不乐观,普遍认为马英九只能“低空掠过”。而最终的结果却是马英九以80万票的巨大优势胜选,这确实超出了许多人的意外。为什么会出现许多人看走眼的局面?这确实值得深入探讨。
台湾社会正在走向成熟理性
笔者认为,这次选举结果之所以充满悬念,一个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台湾所举行的第一次重大选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使得台湾的政治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新情况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陌生的,传统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因此,选举结果出人意料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这场“二合一”选举与以往历次选举相比究竟有些什么样的新特色呢?
首先,两岸因素在这次选举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决定选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以往的历次重大选举中,民进党擅长制造两岸对立与冲突从而赢取选票。这次选举民进党从一开始就主打民生牌,在两岸政策上则采取模糊策略,企图蒙混过关。但蔡英文在两岸政策上的笼统含糊成为她败选的致命伤,“台湾共识”无法取信于两岸,也无法让美国放心。否定“九二共识”更是让民进党陷入空前孤立,不仅岛内广大工商阶级纷纷表态支持“九二共识”,甚至连美国也在最后明确表示对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不放心,并倾向支持马英九连任。不仅如此,两岸因素还成为促使蓝营团结的最重要因素,在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原则下,蓝营支持群众最终抛弃个人恩怨而自觉归队,形成了蓝营大团结的局面,从而成功化解了宋楚瑜参选引发的分裂危机。可见,两岸因素在这次大选中扮演了正面的关键角色,这是过去没有过的现象。
其次,国民党在岛内话语权的争夺上第一次掌握了主动权,特别是在两岸话语权方面更是如此。过去20多年以来,民进党在台湾本土化与民主化的过程中一直掌握着岛内政治的话语权,国民党只能“拿香跟着拜”,在议题争夺上一直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次选举中马阵营主打两岸牌、清廉牌与安定牌,全面克制了蔡阵营主打的本土牌、阶级牌与民生牌,特别是在“九二共识”与ECFA议题上,民进党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民进党主打的一系列议题都失败,如主打民生牌却因为无法稳定两岸而陷入自相矛盾;主打阶级牌却激起了企业界的普遍反感,将工商阶级推向了民进党的对立面;主打本土牌如让李登辉在选前之夜站台也未达到效果。总之,民进党传统上所擅长操作的一系列议题都失灵或者效用大减,这也反映出在和平发展背景下岛内政治氛围已经发生改变,民进党还要抱残守缺当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其三,这场选举过程比较平顺,结果也比较理性,选举议题以民生议题为主。族群与两岸等政治议题虽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已经发生变化。此外,陈致中的落选,以及宋楚瑜被弃保,都说明蓝绿选民的投票选择更成熟理性。这说明台湾社会正在走向成熟理性。
难以改变台湾问题的旧有格局
当然,这场选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台湾问题的旧有格局。首先,就岛内政治生态而言,蓝绿恶斗依然,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不仅如此,这场选举反而强化了“北蓝南绿”的政治板块结构。蓝绿恶斗无解,也意味着台湾还将继续内耗空转。这对于台湾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国民党由于掌握着行政和立法大权,占据了主场优势,未来民进党势必将继续杯葛国民党的施政,马英九所面临的挑战还刚刚开始。预计在马英九下一个执政期,国民党方面,会坚持推行其改革路线,继续对国民党体质进行改造,国民党中央与地方派系的角力还将持续;而在民进党方面,由于蔡英文的败选,使得民进党的改革路线受挫,民进党内部不可避免地会进行新一轮派系角力和路线斗争;至于亲民党与“台联党”,这次虽然各获得了三席“立委”席次,但难以改变台湾逐步走向两党政治的基本格局。
其次,就两岸关系而言,虽然“九二共识”透过这场选举已经深入人心,这对于民进党的“台独”立场是一大打击,同时也再次强化了“两岸一中”的政治现实。但两岸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改变,特别是民进党不愿放弃其“台独”立场,为两岸关系留下很大的不安定因素。
第三,就国际因素而言,美国并没有放弃其干涉台湾问题的立场,反而可能因为其战略东移而更为积极地介入台海事务,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的斗争还将继续。
1月14日晚,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马英九、吴敦义组合得票689万多,得票率52.6%;民进党蔡英文、苏嘉全组合得票609万多,得票率45.6%;亲民党宋楚瑜、林瑞雄组合得票约37万,得票率2.8%。在“立委”席次方面,国民党获得64席,民进党40席,“台联党”3席,亲民党3席,无党籍3席。这次“二合一”选举作为台湾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的第一次重大选举,其结果对于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将带来深远影响。
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就选举结果而言,国民党无疑是这次选举的最大赢家。马吴配以约80万票的绝对优势大胜蔡苏配,毫无争议地成功保住了执政权。在“立法院”方面,国民党也取得稳定多数席次,民进党即使联合其他两个小党,仍不足以对国民党构成实质威胁。这个结果为未来马英九的施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对于民进党而言,这个结果有点“出乎意外”。蔡英文是这几年民进党精心打造的人气天王,具有十分雄厚的政治实力。选前所有的民调都显示,马蔡的选情持续胶着,因此80万的选票差距超出了民进党的意料。但无论如何,蔡英文及民进党遭受这次选举挫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进行派系整合和政策调整,这意味着民进党将进入一个新的不稳定期。
对于亲民党而言,宋楚瑜虽然只取得约37万张选票,输得十分难看,但毕竟亲民党实现了在“立法院”组成党团的目标。未来亲民党透过“立法院”发声,尚可继续延续其政治影响力,暂时避免了泡沫化的命运。
这次选举“台联党”意外获得三席不分区“立委”席次,可谓天上掉下馅饼。“台联党”的深绿意识形态未来将对民进党的“台独”转型形成牵制,民进党的转型之路更不平坦。亲民党和“台联党”这两个本已被边缘化的小党在这次选举中双双进入“立法院”,为台湾逐步成型的两党政治格局投下了变数,“两大两小”的政党竞争局面形成,未来的发展演变值得关注。
综合而言,这场选举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所谓“意料之中”,就是说台湾目前尚不具备实现政党轮替的主客观条件。民进党经过陈水扁的八年执政,背负着沉重的执政包袱。虽然近几年在蔡英文的带领下民进党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不可否认在诸如与陈水扁贪腐实行切割以及大陆政策调整等议题方面是非常不彻底的,民进党的世代交替问题也没有完成。民进党在进行彻底改革之前本来就不具备提前执政的条件,因此,虽然蔡英文具有高人气,但并不能转化为高选票,可见民进党想逃避改革而侥幸取得执政权并不现实。从国民党一方面来说,这几年马英九的执政虽然有许多瑕疵,但不可否认在经济发展以及两岸关系方面成就是巨大的。在党内改革方面马英九也展现了其政治魄力,虽然方式颇受非议,但大方向是正确的。此外,马英九的政治人格相较于蔡英文而言也更能经受检验。因此,这场选举马英九能够最终取胜,应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谓“意料之外”,是指马英九能以80万票大胜蔡英文颇令人意外。这次选举由于“双英”选情持续胶着,再加之宋楚瑜的参选使蓝营发生分裂,舆论对于马英九的选情并不乐观,普遍认为马英九只能“低空掠过”。而最终的结果却是马英九以80万票的巨大优势胜选,这确实超出了许多人的意外。为什么会出现许多人看走眼的局面?这确实值得深入探讨。
台湾社会正在走向成熟理性
笔者认为,这次选举结果之所以充满悬念,一个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台湾所举行的第一次重大选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使得台湾的政治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新情况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陌生的,传统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因此,选举结果出人意料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这场“二合一”选举与以往历次选举相比究竟有些什么样的新特色呢?
首先,两岸因素在这次选举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决定选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以往的历次重大选举中,民进党擅长制造两岸对立与冲突从而赢取选票。这次选举民进党从一开始就主打民生牌,在两岸政策上则采取模糊策略,企图蒙混过关。但蔡英文在两岸政策上的笼统含糊成为她败选的致命伤,“台湾共识”无法取信于两岸,也无法让美国放心。否定“九二共识”更是让民进党陷入空前孤立,不仅岛内广大工商阶级纷纷表态支持“九二共识”,甚至连美国也在最后明确表示对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不放心,并倾向支持马英九连任。不仅如此,两岸因素还成为促使蓝营团结的最重要因素,在维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原则下,蓝营支持群众最终抛弃个人恩怨而自觉归队,形成了蓝营大团结的局面,从而成功化解了宋楚瑜参选引发的分裂危机。可见,两岸因素在这次大选中扮演了正面的关键角色,这是过去没有过的现象。
其次,国民党在岛内话语权的争夺上第一次掌握了主动权,特别是在两岸话语权方面更是如此。过去20多年以来,民进党在台湾本土化与民主化的过程中一直掌握着岛内政治的话语权,国民党只能“拿香跟着拜”,在议题争夺上一直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次选举中马阵营主打两岸牌、清廉牌与安定牌,全面克制了蔡阵营主打的本土牌、阶级牌与民生牌,特别是在“九二共识”与ECFA议题上,民进党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民进党主打的一系列议题都失败,如主打民生牌却因为无法稳定两岸而陷入自相矛盾;主打阶级牌却激起了企业界的普遍反感,将工商阶级推向了民进党的对立面;主打本土牌如让李登辉在选前之夜站台也未达到效果。总之,民进党传统上所擅长操作的一系列议题都失灵或者效用大减,这也反映出在和平发展背景下岛内政治氛围已经发生改变,民进党还要抱残守缺当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其三,这场选举过程比较平顺,结果也比较理性,选举议题以民生议题为主。族群与两岸等政治议题虽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已经发生变化。此外,陈致中的落选,以及宋楚瑜被弃保,都说明蓝绿选民的投票选择更成熟理性。这说明台湾社会正在走向成熟理性。
难以改变台湾问题的旧有格局
当然,这场选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台湾问题的旧有格局。首先,就岛内政治生态而言,蓝绿恶斗依然,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不仅如此,这场选举反而强化了“北蓝南绿”的政治板块结构。蓝绿恶斗无解,也意味着台湾还将继续内耗空转。这对于台湾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国民党由于掌握着行政和立法大权,占据了主场优势,未来民进党势必将继续杯葛国民党的施政,马英九所面临的挑战还刚刚开始。预计在马英九下一个执政期,国民党方面,会坚持推行其改革路线,继续对国民党体质进行改造,国民党中央与地方派系的角力还将持续;而在民进党方面,由于蔡英文的败选,使得民进党的改革路线受挫,民进党内部不可避免地会进行新一轮派系角力和路线斗争;至于亲民党与“台联党”,这次虽然各获得了三席“立委”席次,但难以改变台湾逐步走向两党政治的基本格局。
其次,就两岸关系而言,虽然“九二共识”透过这场选举已经深入人心,这对于民进党的“台独”立场是一大打击,同时也再次强化了“两岸一中”的政治现实。但两岸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改变,特别是民进党不愿放弃其“台独”立场,为两岸关系留下很大的不安定因素。
第三,就国际因素而言,美国并没有放弃其干涉台湾问题的立场,反而可能因为其战略东移而更为积极地介入台海事务,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的斗争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