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哭嫁艺术中包含的音乐美学情感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gerfdgcvbrrgf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家族少女成熟期较早,也是哭嫁情感流露的源头。她们往往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劳作,成为家庭的中坚力量。如此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吸纳生活中多样的情感,母性的光环在她们的生命中提早散发。当代音乐大师谭盾在湘西实录的哭嫁现场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土家女人对于这种形式的依恋情怀,两代人在热泪与离别话语的交织中,反复吟唱着无固定调性的唱词。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审视她们的音乐语言,并无华丽辞藻,但其中微妙、细腻的生活语言,是任何文学性的素材都无法描摹的。
  关键词:哭嫁 情感 婚姻
  哭嫁是土家族女青年在婚嫁仪式中“哭泣”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土家族的一项特别的民俗活动,是土家族少女对于嫁做“人妇”的历史性思考。这种思考不仅是对于自己的思考,也是对于社会的思考。曾有音乐学者考查,他们认为哭嫁是一种有音调的哭歌,是人类情感派生出的最原始的情感宣泄,这种情感的音调轨迹是不加任何修饰的原生态作品。这种被称为中国式咏叹调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充分抒发,更是整个民族几千年历史情感的积淀。欣赏这类社会艺术需要拥有一定的审美视角,现代人难免不能理解土家人用眼泪浸泡喜庆节日的方式,但是这种传统拥有本民族最原始的秉性,真真切切地展现人性与社会的磨合过程。
  一、哭嫁程序所体现的感性美
  汉族人的婚礼基本都以喜庆的基调贯穿,然而土家族的少女需要从婚前三个月开始练习哭嫁。哭嫁一直持续至完婚,整个婚礼过程才能称之为圆满。土家少女自幼开始学习哭嫁,并且以哭得伤心为荣,这样的不断练习使她们在婚礼当天的哭嫁仪式水到渠成,眼泪随着歌声自然而然地就落下。哭泣在她们眼里是神圣的仪式,哭是她们所认可的最适合情感宣泄的方式,其中主要强调的是感激和不舍的情绪。
  音乐表现性的分析论证证实,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如此直接、迅速、灵敏地作用于人的情绪活动,能够如此准确而细致入微地描摹人类情绪活动的微妙变化。哭嫁这种情绪艺术,自然就成了我们能够通过听觉和视觉,并在第一时间体会到情感的艺术。然而这种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存在很多丰富、微妙、复杂、矛盾的情绪体验,并不是快速能洞察的。
  从哭嫁的前戏(少女出嫁的前一天骂媒人、骂家里人的程序)来讲,少女既感激媒人,又责怪媒人将她从不谙世事的少女变成女人的事实。媒人是土家族婚事中是必不可缺的角色,然而也是新娘谴责内容中的尴尬角色。在婚姻期间,新娘所有的责怪与哭诉都应该被包容与理解,因此情感的流露在哭嫁艺术中更为真实。婚礼当天,新娘必须按照祖传的顺序开始,先哭娘,再哭兄弟姊妹,哭家里的一草一木,哭上轿等等。声音越高亢,眼泪越多,就便能证明女人具有足够的道德修养,证明她是一个知廉耻、懂孝义的性情中人。从哭嫁的影像资料中发现,哭嫁仪式并不是庄重而严肃的仪式,而是气氛温馨,温和委婉的交流仪式。由于新娘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和情感表达欲望改变哭嫁歌的歌词,使得哭嫁艺术更加符合个人的内心效果,新娘能够更加贴切地运用自己的眼泪说唱,这样的情感便能够随着新娘的生活现状流动起来,更加灵活、多元化。
  二、哭嫁的情感的社会根源
  音乐的创作动力理论中提到,音乐创作的“外在动力”,就是创作者的创作并非出于自我表现的需要,而是出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哭嫁来源于土家族人民土生土长的生活方式,它反映着这些淳朴的生命物质独一无二的情感表达方式。
  同时,哭嫁艺术是为了满足婚礼情绪宣泄而生的,对土家族的生活实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型旅游项目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哭嫁艺术的介绍,多数观念表示哭嫁即为少女对于生活的感恩,对于娘家的不舍。然而据资料记载,土家族经历了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 这种过渡首先体现在群众的婚姻观上,其次是家庭的财产继承权上。当土家族的女性逐渐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时,她们开始为之前建立的母系氏族的地位感到遗憾,却又无能为力。当男人开始当家作主,成为家里的主导力量,女人便逐渐处于弱势地位而成为笼中鸟,不再拥有决定权,为了恪守妇道而失去生活中应有的发言权。同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土家的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婚姻生活中往往被包办和买卖。如此,对于自由恋爱的渴望便通过哭嫁的渠道宣泄而出,听者便能感受到土家女对于婚姻变革的强烈倾诉。
  虽然如今的土家族逐渐摒弃了哭嫁的传统,哭嫁仪式仍然是扎根在土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在兄弟手足较为众多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非常密切。哭嫁时的眼泪描述最多的内容是亲情,多表现为少女在踏上异乡领土之前的感恩。由于土家族婚礼涉及到多代直系和旁系血亲的参与,从哭嫁的对象身份上分析,便产生了更多错综复杂的哭诉形式,对于每一名亲人的倾诉真实亲切,并充满了层次感。
  土家族少女成熟期较早,也是哭嫁情感流露的源头。她们往往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劳作,成为家庭的中坚力量。如此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吸纳生活中多样的情感,母性的光环在她们的生命中提早散发。当代音乐大师谭盾在湘西实录的哭嫁现场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土家女人对于这种形式的依恋情怀,两代人在热泪与离别话语的交织中,反复吟唱着无固定调性的唱词。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审视她们的音乐语言,并无华丽辞藻,但其中微妙、细腻的生活语言,是任何文学性的素材都无法描摹的。
  三、正确欣赏哭嫁艺术
  根据音乐美学中的欣赏方式理论指导,我们把欣赏方式分为听觉直观、形象化和情感与观念化三种。对于哭嫁这样歌词多变,无曲式甚至无调性的音乐,“好听”与“不好听”只是发自我们对于音乐第一印象的评判,因此并不能按照欣赏一般艺术作品去进行。
  哭嫁是一门情感艺术,诸如宗教信徒对于曾经的忏悔,或者对于食物的感恩之情,我们必须将它与内心所存在的印象结合在一起。当理解了哭嫁这一形式的社会根源以后,欣赏者自然能够对于哭嫁的情感进行二度创作,使其能够尽量发挥出这门艺术的极致效果。土家族区域的不少旅游胜地都将哭嫁艺术程式化,进行民俗风情表演,供众多游客近距离接触与欣赏这一即将流失的文化。
  四、结语
  作为音乐的欣赏者,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歌曲形象的构思,更需要挖掘歌词背后蕴藏的每一滴情感。在理解土家族婚姻背景的基础上加以具体的想象,才能够使哭嫁歌所传承的感恩与不舍之情融入到听众的欣赏范围内。在审美过程中如若缺乏情感体验,很难与作品的倾诉内容达成共鸣,哭嫁习俗就无法被更多的听众接受。
  虽然一些哭嫁作品已登上高雅艺术的舞台,使更多观众铭记土家族曾经如此根深蒂固的嫁娶形式,但能够将体验高峰融入到哭嫁艺术中的观众为数不多。因此,正确看待这类逐渐在消失的婚俗文化,是我们保护哭嫁艺术的前提工作。
  参考文献:
  [1]姜斌.哭嫁歌和古代婚姻习俗与民间文艺集刊(第二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徐旸,齐柏平.中国土家族民歌调查及其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吴存浩.中国民俗通志与婚姻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余咏宇.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现在QQ资源率占用越来越高.造成系统浪费。不过,我们可以通过QQ珊瑚虫来清洁QQ占用的内存。运行“CQQCfg.exe”.打开“珊瑚虫外挂参数定制器”窗口.单击“其它设置”标签,在“杂项
《黑龙江珠算》一九九六年第三期倪青龙同志写的“中数法的四点存疑”一文,对我很有启发,笔者曾经对珠算“进位制”也有存疑,但没有机会发表意见,现借倪文发表争鸣之机,谈点个人粗
目的探究培养法、凝集法及镜检法等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妇科炎症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妇科炎症感染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
<正> 古人打算盘有用两只手打两架算盘,近十几年来有不少人有用两只手拨珠在一架算盘上合作计算。古往今来全国各地的珠算学者都想到一处来了——双手拨珠。有文字记载的似乎
春节再次向我们走近,这也意味着又有压岁钱拿了(窃喜中,劳苦了一年的电脑又可以小升一把了)。也许大家之前早就对自己的电脑有种种的不满吧:对于下载狂人来说,80GB的硬盘肯定是“微
快速访问系统文件夹    Windows XP 中的几个系统文件夹,有些用户可能经常访问,可是在资源管理器中  切换比较麻烦,有没有更快速的办法呢?  在“开始”→“运行”框中输入:  %TEMP%  可以快速打开当前用户的临时文件夹。采用同样的方式,还可以快速打开其他文件夹。  System:Windows安装目录下的System 子目录。
现在USB设备随处可见,闪盘、MP3甚至连手机都是USB接口的……但是在和这些USB设备亲密接触的时候,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下面就听我来给大家说说吧(本文中介绍的软件可在http://work
最近用《迅雷》的朋友越来越多了,本期我们从众多投稿中选取了几条实用的设置、使用技巧,大家一起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