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国务院发布的《方案》提出,到2020年,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到2030年,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从字面上看,这个目标有很大的伸缩性。“部分”是多少?“若干”又是多少?目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世界一流的大学”的高校并不多。在短短5年中,使部分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除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之外,国际影响力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构成因素。而国际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大学自身的内部发展和建设,而且还和国际传播力有直接关系,离开了“世界知名”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大学的国际传播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于增强大学的国际传播力,高校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有总体规划和具体方案,要付诸行动。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投入必要的经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大学国际传播力提升的科学规律和有效方法。科学地确定传播的内容,认真研究传播对象的接受心理,精心选择适当的传播途径和媒介,采取行之有效的传播方法,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 高金萍(北京语言大学宣传部长):
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的中央、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国大学理应成为世界上具有一流地位、一流水平的教学、科研机构,甚至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十年来,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位居世界第四。虽然科技论文数量与科技整体实力之间没有对应的机械联系,但中国近年来科技论文发表量的井喷势头,反映了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以及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实情。科技水平的提升固然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要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被世界认可,更是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和交流的必备要素。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的话语创新和理论创新。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中立足中国实际,凸显中国特色,让理论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发动机。
@李洪波(江苏大学副校长):
我们离一流有多远?几个困境必须正视:一是成果转化还隔一堵围墙。高校科研工作过分关注学术造诣且一定程度上闭门造车,成果束之高阁是普遍之痛,符合时代内涵、人民追求和国家战略的成果无法大量应运而生。二是特色发展还有一个心结。注重高校层次而忽视类型的观念深入人心,目标趋同导致身份固化,求大求全导致学科布局不合理,基于优势学科专业的国家新型智库仍难形成。三是文化承扬还有一道门槛。在专业认证、学科评价、人才培养方面也处于与国际接轨的起步阶段,对文化传承有余而创新不足,还无法较大程度地影响人类思想、引领社会变迁。四是一流人才还在隔海相望。让大师们学成时“跑”回来,让诺贝尔奖与院士评定能够挂钩。让学生们求学时“跑”出去,使我国学分在世界名校得到认可等问题,在现实中仍背道而驰。五是体制机制还隔一层窗纱。高校行政化和官本位的思想仍未消除,管理自主和学术自由仍存障碍,社会参与和自主办学仍受限制,全社会支持和监督的机制不是捅一捅就捅得破。一流大学,我们已然望得到,但要够得着还任重道远。
@董竹娟(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高校目前在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师资队伍、制度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需进一步凝练,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还不多,能够取得划时代意义、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研成果较少,人才培养的整体教育质量、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和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这尤其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做好强有力的保障,各高校应加强党委统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苏寄宛(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实现《方案》目标,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将跻身世界高校前列,高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第一,明确目标。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激烈,影响到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大学,因此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无限期许。第二,增强信心。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信的充分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国务院发布的《方案》提出,到2020年,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到2030年,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从字面上看,这个目标有很大的伸缩性。“部分”是多少?“若干”又是多少?目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世界一流的大学”的高校并不多。在短短5年中,使部分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除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之外,国际影响力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构成因素。而国际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大学自身的内部发展和建设,而且还和国际传播力有直接关系,离开了“世界知名”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大学的国际传播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于增强大学的国际传播力,高校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有总体规划和具体方案,要付诸行动。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投入必要的经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大学国际传播力提升的科学规律和有效方法。科学地确定传播的内容,认真研究传播对象的接受心理,精心选择适当的传播途径和媒介,采取行之有效的传播方法,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 高金萍(北京语言大学宣传部长):
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的中央、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国大学理应成为世界上具有一流地位、一流水平的教学、科研机构,甚至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十年来,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位居世界第四。虽然科技论文数量与科技整体实力之间没有对应的机械联系,但中国近年来科技论文发表量的井喷势头,反映了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以及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实情。科技水平的提升固然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要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被世界认可,更是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和交流的必备要素。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的话语创新和理论创新。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中立足中国实际,凸显中国特色,让理论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发动机。
@李洪波(江苏大学副校长):
我们离一流有多远?几个困境必须正视:一是成果转化还隔一堵围墙。高校科研工作过分关注学术造诣且一定程度上闭门造车,成果束之高阁是普遍之痛,符合时代内涵、人民追求和国家战略的成果无法大量应运而生。二是特色发展还有一个心结。注重高校层次而忽视类型的观念深入人心,目标趋同导致身份固化,求大求全导致学科布局不合理,基于优势学科专业的国家新型智库仍难形成。三是文化承扬还有一道门槛。在专业认证、学科评价、人才培养方面也处于与国际接轨的起步阶段,对文化传承有余而创新不足,还无法较大程度地影响人类思想、引领社会变迁。四是一流人才还在隔海相望。让大师们学成时“跑”回来,让诺贝尔奖与院士评定能够挂钩。让学生们求学时“跑”出去,使我国学分在世界名校得到认可等问题,在现实中仍背道而驰。五是体制机制还隔一层窗纱。高校行政化和官本位的思想仍未消除,管理自主和学术自由仍存障碍,社会参与和自主办学仍受限制,全社会支持和监督的机制不是捅一捅就捅得破。一流大学,我们已然望得到,但要够得着还任重道远。
@董竹娟(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高校目前在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师资队伍、制度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需进一步凝练,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还不多,能够取得划时代意义、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研成果较少,人才培养的整体教育质量、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和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这尤其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做好强有力的保障,各高校应加强党委统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苏寄宛(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实现《方案》目标,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将跻身世界高校前列,高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第一,明确目标。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激烈,影响到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大学,因此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无限期许。第二,增强信心。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信的充分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