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特殊阶段,他们的心理属于尚未成熟期,他们的心身发展不平衡,他们的心理特点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即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的特点。
1.思想敏锐,兴趣广泛。他们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见多识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喜欢独立思考,有主见。
2.自我表现欲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喜欢表现自我,很多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时还很固执。
3.心理压力大,心理发展不平衡。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家长和老师有意或无意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过多的要求,超越了中学生的承受能力,造成过多的心里压力,特别是学困生出现了封闭心理和逆反心理。
4.意志脆弱,思想动摇。当代中学生大多数从小受到过多的照料和宠爱,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志向高远,在实践过程中,当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愿望不能和预期的目标产生共鸣时,常常是得意志脆弱,思想动摇,不能知难而进。
这些情况给我们德育工作提出了更加复杂和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不仅事关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事关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针对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要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完善德育工作内容,探讨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实现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转变德育教育理念,让德育成为中学生的一种需要
要转变德育教育理念,必须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通过发展人的主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德育教育成为中学生的一种需要。我们经常大谈学生的主体性,但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着,因此,要是德育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就必须使学生从被动的参与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修养建设中去,教育者必须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使其激励作用得以发挥。使教育的目标化为自我教育的力量,并使德育教育与自我教育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精心设计德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对于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中学生,原有的中学生道德规范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的德育教育。要正确把握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德育教育内容,就能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
1.创新精神教育。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精神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它既是德育教育的目标,也是学生在接受整体教育过程中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动力。
2.法制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加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法制意识,使学生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增强他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各种行为的自觉性,随时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
3.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对少数有心里障碍和心理困扰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正性的心里咨询和心里辅导。
4.责任意识教育。加强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是未来公民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可以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充分体现“谁的事,谁负责”的现代管理理念,重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力争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展示提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拓宽德育教育方法,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道德行为的产生,在认知和行为二者之间,还有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方法。
(一)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德育层次
1.陶冶教师这一主体资源,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感召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对学生的道德建设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思想观念,教师的思想素质、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精神面貌、认知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求知、创新和动手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水平的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
2.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发挥潜在优势。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3.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实践阵地,对学生进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让学生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实践中全面发展,不断进步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构建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德育教育平台
1.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入手,改革德育教育方法。要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原来的就是只注重“教”的教育模式必须改变,教育工作者在认真肩负起“授业”责任的同时,还必须认真的肩负起“传道”的责任。教师的道德教育不是课堂上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贯彻于以科学文化为基础的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书是以育人为目标,而育人又要以教书为基础。这样才能使道德教育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2.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注重激发学生内心需要,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改变过去单一的“说服—服从”模式为“认同—内化”的过程。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的力度,在学生中深入进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社会公德教育,让学生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特别是对出现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轨行为要见为止著。同时要牢牢抓住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这个核心,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下功夫。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让学生自觉地将有利的影响内化为主体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主动追求,及时调节自我和非我的影响因素。使自己的是非观和行为观成为具有提高意义的德育目标,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总之,当代中学生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道德应当是教师一切教育行为的基本品格和要求。教师的角色本应该凝聚着对自身使命的某种“敬畏”,这种“敬畏”来源于人类文明的道义责任和塑造理想新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如何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感受和思考中得到提升,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中学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1.思想敏锐,兴趣广泛。他们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见多识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喜欢独立思考,有主见。
2.自我表现欲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喜欢表现自我,很多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时还很固执。
3.心理压力大,心理发展不平衡。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家长和老师有意或无意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过多的要求,超越了中学生的承受能力,造成过多的心里压力,特别是学困生出现了封闭心理和逆反心理。
4.意志脆弱,思想动摇。当代中学生大多数从小受到过多的照料和宠爱,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志向高远,在实践过程中,当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愿望不能和预期的目标产生共鸣时,常常是得意志脆弱,思想动摇,不能知难而进。
这些情况给我们德育工作提出了更加复杂和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不仅事关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事关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针对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要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完善德育工作内容,探讨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实现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转变德育教育理念,让德育成为中学生的一种需要
要转变德育教育理念,必须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通过发展人的主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德育教育成为中学生的一种需要。我们经常大谈学生的主体性,但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着,因此,要是德育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就必须使学生从被动的参与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修养建设中去,教育者必须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使其激励作用得以发挥。使教育的目标化为自我教育的力量,并使德育教育与自我教育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精心设计德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对于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中学生,原有的中学生道德规范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的德育教育。要正确把握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德育教育内容,就能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
1.创新精神教育。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精神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它既是德育教育的目标,也是学生在接受整体教育过程中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动力。
2.法制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加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法制意识,使学生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增强他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各种行为的自觉性,随时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
3.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对少数有心里障碍和心理困扰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正性的心里咨询和心里辅导。
4.责任意识教育。加强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是未来公民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可以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充分体现“谁的事,谁负责”的现代管理理念,重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力争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展示提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拓宽德育教育方法,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道德行为的产生,在认知和行为二者之间,还有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方法。
(一)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德育层次
1.陶冶教师这一主体资源,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感召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对学生的道德建设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思想观念,教师的思想素质、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精神面貌、认知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求知、创新和动手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水平的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给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
2.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发挥潜在优势。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3.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实践阵地,对学生进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让学生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实践中全面发展,不断进步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构建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德育教育平台
1.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入手,改革德育教育方法。要正确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原来的就是只注重“教”的教育模式必须改变,教育工作者在认真肩负起“授业”责任的同时,还必须认真的肩负起“传道”的责任。教师的道德教育不是课堂上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贯彻于以科学文化为基础的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书是以育人为目标,而育人又要以教书为基础。这样才能使道德教育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2.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注重激发学生内心需要,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改变过去单一的“说服—服从”模式为“认同—内化”的过程。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的力度,在学生中深入进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社会公德教育,让学生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特别是对出现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轨行为要见为止著。同时要牢牢抓住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这个核心,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下功夫。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让学生自觉地将有利的影响内化为主体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主动追求,及时调节自我和非我的影响因素。使自己的是非观和行为观成为具有提高意义的德育目标,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总之,当代中学生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道德应当是教师一切教育行为的基本品格和要求。教师的角色本应该凝聚着对自身使命的某种“敬畏”,这种“敬畏”来源于人类文明的道义责任和塑造理想新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如何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感受和思考中得到提升,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中学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