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主动探究,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创设富有趣味性与形象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
关键词:提疑 提问 学习 小学语文
一、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一)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只能被动地围绕教师团团转。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
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二)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既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又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教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三)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
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
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还可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一)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又如读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后,让学生针对这句提出问题。
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
对于提问题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三)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1.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如学生在自学《绿色的办公室》时,提出这些问题:
(1)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
(2)列宁为什么化装成割草工人?
(3)列宁锅里煮的是什么东西?
(4)列宁为什么要隐藏起来?
(5)为什么要盖个人字形的草棚,而不盖其他形状的?
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幼稚,无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出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2.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如在《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我向学生示范质疑:
(1)“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一句中,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
(2)“只容得下一个躺在里面”一句中的“躺”能否换成“睡”字?
讨论之后要予以小结:可以对词语的运用和选择提出疑问。阅读时,要留意文章的字、词的运用,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词句的好习惯。
(四)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
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
1.对题目提出疑问。如《劳动最有滋味》: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上述对“隐蔽”“化装”“躺”几个词的运用提出疑问。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责编 金 东)
关键词:提疑 提问 学习 小学语文
一、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一)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只能被动地围绕教师团团转。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
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二)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既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又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教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三)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
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
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还可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一)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又如读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后,让学生针对这句提出问题。
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
对于提问题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三)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1.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如学生在自学《绿色的办公室》时,提出这些问题:
(1)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
(2)列宁为什么化装成割草工人?
(3)列宁锅里煮的是什么东西?
(4)列宁为什么要隐藏起来?
(5)为什么要盖个人字形的草棚,而不盖其他形状的?
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幼稚,无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出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2.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如在《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我向学生示范质疑:
(1)“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一句中,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
(2)“只容得下一个躺在里面”一句中的“躺”能否换成“睡”字?
讨论之后要予以小结:可以对词语的运用和选择提出疑问。阅读时,要留意文章的字、词的运用,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词句的好习惯。
(四)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
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
1.对题目提出疑问。如《劳动最有滋味》: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上述对“隐蔽”“化装”“躺”几个词的运用提出疑问。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