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冠带来的另一种“致命”可能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32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冠病毒本身带来的感染、死亡和社会秩序混乱之外,各式各样的次生灾害频发,如失业率高企和对外贸易降低、大部分公共医疗资源被占用导致其他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救治。而有研究表示,新冠病毒造成的经济萧条,可能比病毒本身还要“致命”。
  疫情造成的衰退
  由美国杜克大学、哈佛医学院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商学院联合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在近日公布,重点关注了数百万工人在2020年3月和4月之间突发性失业情况——失业率从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跃升至1948年采用现行衡量体系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目前,失业率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复苏之后的最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少有地关注到了失业对数年后死亡率及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情况。报告作者利用美国劳工统计局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7年间的失业、预期寿命和死亡率数据进行了自己的分析,把影响死亡率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其他因素剔除,单独分析2020年失业率大飙升带来的影响。
  报告发现:在接下来的20年里,和没有疫情、没有高失业率的情况相比,美国死亡人数将多出137万人。这意味着,最终新冠疫情在美国造成的死亡总人数可能远远超过与新冠肺炎疾病直接相关的死亡人数,且疫情造成的衰退或将危及未来20年的人口健康。
  这些新发现让决策者在采取措施阻击新冠病毒方面变得更加复杂——虽然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及武汉封城已经证实如果在感染率较低的时候及早实施封锁,并且迅速收紧封锁,那么封锁带来的公共卫生益处将大得多。但在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的情况下,封锁等限制措施以经济损失为代价,挽救了生命;但是造成的经济危机在未来几年也会危及性命。
  到底应该如何衡量长期与短期间的经济与生命?对此,该报告研究人员强调,“我们并不认为决策者封锁的做法错误”,相反,政策更应该“加强对最弱势群体的健康和经济支持”。
  对冲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和失业,据悉G20集团国家仅财政刺激措施就动员了超过10万亿美元,在美国,这种支持大部分由经济刺激计划、额外失业保险等措施提供。在疫苗推广普及的同时,拯救经济已经成为避免另一场危机的首要方案。
  下一场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次危害全球公共安全的事件,已经造成难以想象的巨额经济损失。据IMF估计,新冠疫情大流行使得全球经济每月损失3750亿美元。IMF还预测,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里,全球GDP累计损失将超过12万亿美元。
  不仅如此,未来人们面对这类事件的几率正在提高。
  相对于“黑天鹅”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科学家们更愿意将COVID-19视作“灰犀牛事件”。2020年10月底,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表示:“今天有COVID-19,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未来就会有‘COVID-29’、‘COVID-39’。”当然,29、39这些数字并不是指代精确的年份,他意在指出,下一场疫情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在2019年10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世界经济论坛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紐约组织了一场演习,也就是著名的“EVENT201桌面推演”——假设一种名为“CAPS”的冠状病毒,比SARS致命,类似流感病毒极易传播,没有可用的疫苗,迅速传播导致全球大流行。病毒只用了6个月就传遍全球,大流行疫情引发国家间停航,旅游预订率减少45%,社交网络上开始流传不实资讯、虚假消息,与此同时还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各地股市暴跌两成至四成,世界生产总值萎缩11%。同时各国政府纷纷开启“Lockdown”模式,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巨大动荡。
  组织方在EVENT201官方网站上写道,近年来,全球发生的流行病事件越来越多,每年约有200起。这些事件正在增多,即使没有演变成大流行的威胁,管理这些事件已经使全球能力承压。专家们认为,这些流行病中有一种成为全球流行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然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这一推演结果在几个月后的新冠病毒爆发中得到了验证,EVENT201组织者据推演结果提出的7条建议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第一,政府、国际组织和企业现在应该计划在大规模流行病中如何利用基本的公司能力;
  第二,工业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共同努力,以增加国际持有的医疗对策(MCM)库存,以便在严重大流行期间实现快速、公平的分配;
  第三,各国、国际组织和全球运输公司应共同努力,以在严重流行病期间维持旅行和贸易。旅行和贸易对于全球经济、国家乃至地方经济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使面对大流行也应给予维持;
  第四,政府应该为严重大流行期间所需的疫苗、治疗方法和诊断方法的开发和大量生产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第五,全球企业应认识到流行病的经济负担,并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第六,国际组织应优先考虑减少流行病和大流行病的经济影响;
  第七,在应对下一次大流行之前,各国政府和私营部门应把管理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方法放在优先位置。
  (摘编自:财富中文网、FT中文网、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等)
其他文献
四川新增8家国家级外贸基地  1月11日,四川省商务厅网站公布,四川新增8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涉及医药、纺织服装、机电产品、专业化工、新型材料等行业。其中,2020年新认定的有3家,分别是成都国际商贸城功能区、遂宁经开区、广安经开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贡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市5家老基地顺利通过考评,纳入国家级外贸基地序列。  2021年成都新增商业数量将翻
期刊
互联网医疗是连年持续增长的全球医疗业务中占比颇重的一大领域,众多企业在这个受疫情影响反而加速发展的领域内布局搏杀,竞争激烈程度只增不减,但因市场整体态势向好,各方都对杀出重围保持信心。  乘风政策腾飞  近年来我国关于互联网医疗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7年,《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支持“电子处方流转院外”,为互联网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开绿灯;《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放宽医
期刊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将实施9大工程22项重大任务,其中之一是谋划打造新型卫星互联网。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围。  《方案》明确  探索建设天基智能卫星互联网,拓展“卫星+智慧城市”“卫星+安全服务”等应用服务能力。实施“星河”智能卫星互联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人工智能(AI)卫星总装工厂、地基AI卫星运控网、
期刊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专家企业家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意见建议时强调,要着力巩固经济稳定恢复增长的基础,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直接面向市场主体发展需求,保持必要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克服困难、增强发展能力;要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期刊
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川如何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把地理盆地建设成为全国经济“高地”。对此,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了详细解读。  打造重要增长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2020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高频词,高居热度榜。“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川如何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彭清华: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真正
期刊
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成都下线  1月13日,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車及试验线在成都下线启用,列车设计时速620千米,标志着我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天通一号03星发射  1月20日0时2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在为中国航天发射带来2021年开门红的同时,也标志着
期刊
1月12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市委财经委员会主任范锐平主持召开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研究今年重点经济工作。他强调,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研判、前瞻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字当头、以进促稳,突出创新赋能,认真谋划、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
期刊
1月19日,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主持召开市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政府第七次全体会议、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市政府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部署2021年工作,讨论审议2021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等文件。  
期刊
8月3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求是》杂志2020年第16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定位,积
期刊
当轰隆隆的大工业队伍进入21世纪以后,用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骤然叫停。工业发展迎来新的征程,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工业文化做更好的支撑。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坚持把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作为推动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  彼时,恰逢我国复工复产工作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