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提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既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又能从更深层次上得到启迪呢?计算机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是一个重要途径。在此将讨论如何合理利用DIS实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DIS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和物理思维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观念和思想方法,二者缺一不可。物理实验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使学生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想与假设;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使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并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新课标的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改革,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也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传感器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DISLab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是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 laboratory)的英文缩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将数据的采集、显示、分析和处理融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实验系统,其应用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实验的诸多弊端,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发挥DIS实验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完成传统方法无法完成的实验
在传统物理实验中,有些实验因其复杂性或被测物理量极其微弱而难以在课堂上完成。如动能定理的验证需要测瞬时速度,而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在传统实验中常用打点计时器测量,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精确度不够高,二是只适用于直线运动,无法完成对曲线运动的测定,使实验结果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而利用DIS实验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动能定理验证实验为例,DIS实验和传统实验相比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传统实验的误差较大(超过5%),而DIS实验的误差更小(小于5%);二是传统实验耗时费力,而DIS实验操作简单,用电脑代替人工计算,可节省时间;三是传统实验只适合于直线运动,而DIS实验还适合于曲线运动。
实践证明,在验证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采用DIS实验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演示感应电流的实验中,传统实验的主要仪器是安培表和匝数较大的线圈,无法显示单匝线圈或单根导线产生的微弱感应电流;而DIS實验中的电流表可以很好地显示微弱电流。由于实验操作非常简便,实验现象非常明显,既能丰富课堂内容,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将DIS实验与传统实验合理搭配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辩证地看待DIS实验与传统实验的优点和不足,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1)混合搭配型
可在同一节课中同时安排传统实验与DIS实验,使两种实验手段互相补充、扬长避短。如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先用传统的弹簧秤在水平桌面上对拉,引导他们观察两拉力的特点并作出总结,鼓励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说明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接着,给学生展示拉力传感器,说明其功能,并将实验结果及时展示给学生。通过对比让学生体验两种实验手段的效果,体会DIS实验的优越性,同时也对物理定律产生了更深刻的印象。
又如在“摩擦力”一课,传统实验通常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分开讲解,教师只能做定性的演示,实验结果也无法及时呈现给学生。如果采用DIS实验,就可以很好地将两种摩擦力结合在一起,并将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实时展示给学生,收到了良好效果。因此这节课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让学生用传统的弹簧测力计在桌面上拉动文具盒等物体,定性、半定量地观察物体摩擦力的变化规律;随后采用DIS实验,用拉力传感器取代弹簧测力计,实验结果能够动态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便于直观看到从静摩擦力到滑动摩擦力随着外界拉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滑动摩擦力随着压力而变化的规律,比传统实验节省了更多课堂时间,又能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内在联系表现得更清楚,提高了课堂效率。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系列实验大多数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如楞次定律、互感和自感等演示实验,可先用传统仪器演示,让学生先定性地观察现象,在此基础上,再用DIS实验进一步演示分析,看到更精确的数据。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用普通导线自制螺线管和单匝线圈,让学生便于观察电流的流向。
混合型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两种实验手段的对比,降低学生对DIS实验的认知困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或理解实验结果。
(2)单一型
单一型是指在一节课中只采用某一种实验模式。通常是从实际出发,权衡两种实验手段的利弊而作出的选择。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必须以有效性为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性地作出选择。如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给学生提供一些传统实验器材,不管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还是学生亲自操作,由于实验简单直观、便于观察,因此很容易得出实验结论。相反,若采用DIS实验,则需要在电脑屏幕上通过“位移—时间”图像的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由于时空的错位会导致学生不易理解,因而削弱了做实验的意义,就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率了。
三、结论
正确处理好传统实验和DIS实验的关系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虽然DIS实验具有操作灵活、简便,能自动、快速、精确且实时动态采集和显示实验信息的功能,但也并非所有实验都适合用DIS来完成。而且,正是由于DIS实验的优势,可能会削弱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忽视实验本身的物理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实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全面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
(责任编辑
一、DIS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和物理思维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观念和思想方法,二者缺一不可。物理实验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使学生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想与假设;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使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并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新课标的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改革,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也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传感器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DISLab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是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 laboratory)的英文缩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将数据的采集、显示、分析和处理融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实验系统,其应用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实验的诸多弊端,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发挥DIS实验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完成传统方法无法完成的实验
在传统物理实验中,有些实验因其复杂性或被测物理量极其微弱而难以在课堂上完成。如动能定理的验证需要测瞬时速度,而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在传统实验中常用打点计时器测量,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精确度不够高,二是只适用于直线运动,无法完成对曲线运动的测定,使实验结果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而利用DIS实验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动能定理验证实验为例,DIS实验和传统实验相比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传统实验的误差较大(超过5%),而DIS实验的误差更小(小于5%);二是传统实验耗时费力,而DIS实验操作简单,用电脑代替人工计算,可节省时间;三是传统实验只适合于直线运动,而DIS实验还适合于曲线运动。
实践证明,在验证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采用DIS实验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演示感应电流的实验中,传统实验的主要仪器是安培表和匝数较大的线圈,无法显示单匝线圈或单根导线产生的微弱感应电流;而DIS實验中的电流表可以很好地显示微弱电流。由于实验操作非常简便,实验现象非常明显,既能丰富课堂内容,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将DIS实验与传统实验合理搭配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辩证地看待DIS实验与传统实验的优点和不足,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1)混合搭配型
可在同一节课中同时安排传统实验与DIS实验,使两种实验手段互相补充、扬长避短。如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先用传统的弹簧秤在水平桌面上对拉,引导他们观察两拉力的特点并作出总结,鼓励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说明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接着,给学生展示拉力传感器,说明其功能,并将实验结果及时展示给学生。通过对比让学生体验两种实验手段的效果,体会DIS实验的优越性,同时也对物理定律产生了更深刻的印象。
又如在“摩擦力”一课,传统实验通常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分开讲解,教师只能做定性的演示,实验结果也无法及时呈现给学生。如果采用DIS实验,就可以很好地将两种摩擦力结合在一起,并将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实时展示给学生,收到了良好效果。因此这节课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让学生用传统的弹簧测力计在桌面上拉动文具盒等物体,定性、半定量地观察物体摩擦力的变化规律;随后采用DIS实验,用拉力传感器取代弹簧测力计,实验结果能够动态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便于直观看到从静摩擦力到滑动摩擦力随着外界拉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滑动摩擦力随着压力而变化的规律,比传统实验节省了更多课堂时间,又能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内在联系表现得更清楚,提高了课堂效率。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系列实验大多数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如楞次定律、互感和自感等演示实验,可先用传统仪器演示,让学生先定性地观察现象,在此基础上,再用DIS实验进一步演示分析,看到更精确的数据。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用普通导线自制螺线管和单匝线圈,让学生便于观察电流的流向。
混合型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两种实验手段的对比,降低学生对DIS实验的认知困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或理解实验结果。
(2)单一型
单一型是指在一节课中只采用某一种实验模式。通常是从实际出发,权衡两种实验手段的利弊而作出的选择。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必须以有效性为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性地作出选择。如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给学生提供一些传统实验器材,不管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还是学生亲自操作,由于实验简单直观、便于观察,因此很容易得出实验结论。相反,若采用DIS实验,则需要在电脑屏幕上通过“位移—时间”图像的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由于时空的错位会导致学生不易理解,因而削弱了做实验的意义,就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率了。
三、结论
正确处理好传统实验和DIS实验的关系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虽然DIS实验具有操作灵活、简便,能自动、快速、精确且实时动态采集和显示实验信息的功能,但也并非所有实验都适合用DIS来完成。而且,正是由于DIS实验的优势,可能会削弱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忽视实验本身的物理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实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全面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