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一:是否大材小用?
@周俊生(教育学者):要建一流的学校,就必须有一流的教师。对于现代基础教育而言,教师具有综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世界知名中学的博士教师非常多,很多博士教师在中学的学科教育、研究性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博士到中学任教,怎么能说是大材小用呢?
@左立方(公司职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只要能够做出对社会、国家有益的事,实现并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都是值得尊敬和推崇的。那些质疑“大材小用”,抱着陈旧就业观念的人,往往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只能在彷徨、犹豫中虚度光阴。
@杨方核(经济学研究员):尽管说选择何种职业是个人的自由,但单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家花费了大量成本培养一名博士,是希望其对科研作出更大贡献,从非师范类博士改行做教师,这样的浪费会更大。教师行业诚然需要高素质、高学历,但完全可以通过行业内部进行培养,占用跨行业培养资源,这笔账不划算。
@钱 哲(媒体从业者):其一,培养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培养一名科学家、研究员。其二,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国内每年的博士学位授予数已达到全球第一,让那些爱孩子、爱教育的博士选择当中小学教师,有什么不可以呢?
问题二: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付 钟(时评人):让人才多向度流动,让人才根据自身的志向、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应该说是现代社会走向多元、开放的标志之一。高学历人才到基础教育任教,打破了传统的“本科教高中”“大专教初中”“中师教小学”的陈旧观念,有利于促进择业观念的多元化。
@肖荣超(某中学校长):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引入高学历人才担任教师,给中小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高学历人才具备较高的研究意识和能力,还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这些都为他们成为优秀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带给学生高起点的教育,其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可估量。
@谢章兴(教育学者):高学历人才到中小学任教,不但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还将对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准入门槛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如今出现高学历人才到中学任教的例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蓝本。
问题三:会不会成为常态?
@张 文(社会学研究员):从目前的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来看,每个行业都会有所分流,教育行业只是其中之一,硕士、博士大面积涌入基础教育行业,理论上不成立。从目前国内中小学的教师招聘条件来看,依然还是以大专和本科为主,这是一个相对科学的“学历线”。假如学历要求全面提高,这些大专和本科生怎么办?
@冯建行(大学讲师):如今这样的事件之所以引发争议,更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硕士生、博士生的贬值,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细论起来,这已经触及当今高等教育的各类深层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可能还将出现更多这样的例子。
@魏义军(师范学校教师):要明白一点,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准入门槛和专业素质,适当提高学历要求只是其中一项标准,但并非拥有了高学历就一定能胜任中小学教育工作,也并非学历稍低者就不能当好中小学教师。换句话说,要成为合格、优秀的中小学教师,高学历只能算是辅助条件,而绝非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不可能大范围内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
小结:平和、理性地看待
@叶通言(时评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理性的眼光看待高学历人才选择相对普通的职业。其实,与其争论高学历人才该不该到中小学任教,不如重点探讨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让他们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 欧金昌)
@周俊生(教育学者):要建一流的学校,就必须有一流的教师。对于现代基础教育而言,教师具有综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世界知名中学的博士教师非常多,很多博士教师在中学的学科教育、研究性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博士到中学任教,怎么能说是大材小用呢?
@左立方(公司职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只要能够做出对社会、国家有益的事,实现并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都是值得尊敬和推崇的。那些质疑“大材小用”,抱着陈旧就业观念的人,往往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只能在彷徨、犹豫中虚度光阴。
@杨方核(经济学研究员):尽管说选择何种职业是个人的自由,但单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家花费了大量成本培养一名博士,是希望其对科研作出更大贡献,从非师范类博士改行做教师,这样的浪费会更大。教师行业诚然需要高素质、高学历,但完全可以通过行业内部进行培养,占用跨行业培养资源,这笔账不划算。
@钱 哲(媒体从业者):其一,培养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培养一名科学家、研究员。其二,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国内每年的博士学位授予数已达到全球第一,让那些爱孩子、爱教育的博士选择当中小学教师,有什么不可以呢?
问题二: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付 钟(时评人):让人才多向度流动,让人才根据自身的志向、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应该说是现代社会走向多元、开放的标志之一。高学历人才到基础教育任教,打破了传统的“本科教高中”“大专教初中”“中师教小学”的陈旧观念,有利于促进择业观念的多元化。
@肖荣超(某中学校长):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引入高学历人才担任教师,给中小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高学历人才具备较高的研究意识和能力,还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这些都为他们成为优秀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带给学生高起点的教育,其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可估量。
@谢章兴(教育学者):高学历人才到中小学任教,不但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还将对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准入门槛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如今出现高学历人才到中学任教的例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蓝本。
问题三:会不会成为常态?
@张 文(社会学研究员):从目前的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来看,每个行业都会有所分流,教育行业只是其中之一,硕士、博士大面积涌入基础教育行业,理论上不成立。从目前国内中小学的教师招聘条件来看,依然还是以大专和本科为主,这是一个相对科学的“学历线”。假如学历要求全面提高,这些大专和本科生怎么办?
@冯建行(大学讲师):如今这样的事件之所以引发争议,更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硕士生、博士生的贬值,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细论起来,这已经触及当今高等教育的各类深层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可能还将出现更多这样的例子。
@魏义军(师范学校教师):要明白一点,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准入门槛和专业素质,适当提高学历要求只是其中一项标准,但并非拥有了高学历就一定能胜任中小学教育工作,也并非学历稍低者就不能当好中小学教师。换句话说,要成为合格、优秀的中小学教师,高学历只能算是辅助条件,而绝非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不可能大范围内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
小结:平和、理性地看待
@叶通言(时评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理性的眼光看待高学历人才选择相对普通的职业。其实,与其争论高学历人才该不该到中小学任教,不如重点探讨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让他们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