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庐山诺那塔院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地方,尽管我很爱旅行,但因为是个大路痴,所以走的地方并不多。庐山这样的名胜,也是第一次来。起初对这里心动,原是因为妹妹的大学室友参加一次禅修活动,回来后向我们描述了那几日超然世外的体验,远离都市,远离喧嚣,抛开烦恼,摒弃俗事,暂且把一切都放下,只带着一个纯粹的灵魂,在云山之间,直面真实的自己。
我是个天生喜静的人,若能在这样环境清幽、亲近自然的地方小住几日,静享天地山川之大美,岂不美哉!想至此,我不禁心驰神往。终于等到诺那塔院“禅修营”的报名启事发布了,看过之后,很是庆幸自己的条件刚好满足,将认真填好的报名表发送过去,静等录取。
其实,早在看到报名启事时,我便已经买了去九江的往返车票,我想,即便是落选,我也要去一趟塔院。可能是吸引力定律吧,录取日期截止后我仍然没有接到电话,又过了好多天,接到诺那塔院打来的补录电话,问我是不是能够如期参加禅修营。我几乎是秒回,之后他又告诉我注意事项和应该带的东西,后面的话我基本就没走心了。
九江到庐山的大巴售票口排了很长的队,虽然我出门在外对私车信任度不足,但最终还是选择打车。这天庐山雾气特别大,坐在车里,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我挺直着身子,探着头盯着前方,跟着山路的S弯轻摆着。司机师傅可能看出了我的紧张,安慰我说:“放心吧,这条路我每天都跑,太熟悉了。”唉!身体这么容易就把心给出卖了。
雾大风也大,有股要被风刮走的感觉,来路与去路都淹没在庐山烟雾之中,这便是我们的相遇。庐山在以它最美的姿态来迎接我这个陌生的来客。
走在通往塔院的石阶上,雾气渐渐消散,心里的束缚也渐渐卸下。也许,不知不觉中已被这里的磁场影响,心里装满沉静的喜悦。
进到塔院,感觉清静肃穆。小天池在塔院里。一个山巅小池,因终年不溢不涸而得名。义工师兄们特别亲切,我做完登记后去自己的寮房,放下背包,这便安住了。寮房的床都是暖色木质的。已经有两个师兄昨天就上山了,两个年轻的女孩,很热情。在这里为了表示恭敬和平等心,学员们不论年纪性别,彼此都称师兄。这一次,禅修营共有50人,我应该算是最年长的了。其他人大概都是25岁到35岁之间,年龄差不多。为了便于沟通和学习,据说就连讲课的小师父也只有25岁,佛学院毕业。威仪与和顺两个词放在一起形容,似乎不恰当,但小师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言语间充满智慧。
诺那塔院因诺那祖师的心脏舍利塔而得名,每年都会有大量游客来这里绕塔祈愿。据说诺那祖师的舍利白塔很灵验,白塔前面有两棵树,一枯一荣。财神殿门前也是一枯一荣两棵树,这并不是谁刻意造景的,而是一种自然状态。师父说其间自有禅意,“一荣一枯皆眼尘,一忧一喜皆心火,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只要用心去看,世间万物都在表法。
我们每天按照寺庙的起居时间,伴着晨钟暮鼓、青灯古卷,在青山云雾间听经、参禅、品茶,享受一份超然自在。
坐禅,给了我一次思想的撞击。我从来没有试着去跟自己的身体对话,从来没有试着去和自己的意识沟通,从来没有试着去控制自己的思想、观照自己的心。当我试着静下来,闭目凝神,开始调整身体,调整呼吸,调整我的心。慢慢地,随着时间的延长,我感受到了身的不安,心的躁动。按照师父说的,观照自己的心,安住于当下。这样,我看着自己的心念飘远,再拉回,感受着身体僵直,腿麻得没有知觉,意识再也左右不了身体,思想不受控制地紧张起来。这是初次体验坐禅,之后的几天里慢慢地适应一些,尽管心念还是会跑远,腿还是会麻,但不会紧张了,倒是很喜欢这样的感觉,那是一个直面自己、观察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很好!
晚饭过后的普茶夜话是大家都喜欢的活动。大家围坐室内,一边喝茶一边和师父们谈人生哲理,聊生活感悟。他们教会每个人怎样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中仍不失一份娴静与淡泊。在开始之前,琴师兄会为我们抚琴一曲,它的纯粹、空灵,它的宁静、幽远,至少使我醉入其中,身心俱忘了。
人生聚散终有时,不觉中我们已然到了分别之际。最后的“无我茶会”上,茶艺师兄为我们讲了一些茶史和茶礼。我并非一个懂茶的人,在这之前只能说是喜欢,喜欢这带有仪式感的过程,许多人会觉得浪费时间,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的时间有多紧张。也许只是生活的侧重点不同,对生活,有人喜欢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有人喜欢快节奏,做各种事情把时间填满,不想放慢生活;还有些人闲下来的时光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像是在等时间。当然这也是一种放松方式。这种种的生活态度并非是我们的刻意安排,或许只是毫无意识地被所谓的“习惯”牵着走了。
赵州禅师的一句“吃茶去”不知道点醒了多少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中,有多少人迷失了真我,麻木了生命,那青春时的奋斗与理想、积极与热情、绚烂与激进,本该在而立之后沉淀成一种智慧与内敛,可最终却换来一份迷茫与惨淡。无我茶会,以茶修心。“休去参禅且问茶,禅茶一味向心涯。品出山水风云色,自悟菩提树上华。”感受清凉的山、无我的茶、纯净的心。
茶叶从采摘到与水相遇,是水将茶唤醒,让它慢慢舒展,每一泡不同汤色,不同口感,似乎在述说它的故事。而水也因茶而盈润,它们彼此相融的那一刻,便是在展现一个世界。茶叶自树上采下,水自山中流出,它们都帶着自然的记忆,天地的灵气。正是这一路的经历,成就了手中的这一碗清茶。一期一会,旨在当下。珍惜手里这一碗清茶,几泡过后,悄然谢幕;珍惜身边一起喝茶的人,几日过后,各奔东西。今日今时此一刻,用心对待。茶如是,人如是,山水风云亦如是。
烟雨不减来时路,到了分别之际,师兄们大多虽都归心似箭,却也恋恋不舍,似乎很矛盾,可就是这样。依然是走在来时的台阶上,不时回望那庄严的白塔,耳畔也回荡起钟鼓余音。一声钟声,像雾若云,既震彻山谷,也更加烘托了寺院的宁静,那一声长长的颤音,也震颤了心灵。愿这几日的感受烙印在今后的生活中,这里的一景一物,一经一偈,一禅一境,这里的花香树影,白塔清池,山涧云雾,就让我一并收入行囊里吧!也带着你们别时的微笑!我爱你们!
临别时师父送了两句诗:“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
(作者单位:公主岭市文化馆)
我是个天生喜静的人,若能在这样环境清幽、亲近自然的地方小住几日,静享天地山川之大美,岂不美哉!想至此,我不禁心驰神往。终于等到诺那塔院“禅修营”的报名启事发布了,看过之后,很是庆幸自己的条件刚好满足,将认真填好的报名表发送过去,静等录取。
其实,早在看到报名启事时,我便已经买了去九江的往返车票,我想,即便是落选,我也要去一趟塔院。可能是吸引力定律吧,录取日期截止后我仍然没有接到电话,又过了好多天,接到诺那塔院打来的补录电话,问我是不是能够如期参加禅修营。我几乎是秒回,之后他又告诉我注意事项和应该带的东西,后面的话我基本就没走心了。
九江到庐山的大巴售票口排了很长的队,虽然我出门在外对私车信任度不足,但最终还是选择打车。这天庐山雾气特别大,坐在车里,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我挺直着身子,探着头盯着前方,跟着山路的S弯轻摆着。司机师傅可能看出了我的紧张,安慰我说:“放心吧,这条路我每天都跑,太熟悉了。”唉!身体这么容易就把心给出卖了。
雾大风也大,有股要被风刮走的感觉,来路与去路都淹没在庐山烟雾之中,这便是我们的相遇。庐山在以它最美的姿态来迎接我这个陌生的来客。
走在通往塔院的石阶上,雾气渐渐消散,心里的束缚也渐渐卸下。也许,不知不觉中已被这里的磁场影响,心里装满沉静的喜悦。
进到塔院,感觉清静肃穆。小天池在塔院里。一个山巅小池,因终年不溢不涸而得名。义工师兄们特别亲切,我做完登记后去自己的寮房,放下背包,这便安住了。寮房的床都是暖色木质的。已经有两个师兄昨天就上山了,两个年轻的女孩,很热情。在这里为了表示恭敬和平等心,学员们不论年纪性别,彼此都称师兄。这一次,禅修营共有50人,我应该算是最年长的了。其他人大概都是25岁到35岁之间,年龄差不多。为了便于沟通和学习,据说就连讲课的小师父也只有25岁,佛学院毕业。威仪与和顺两个词放在一起形容,似乎不恰当,但小师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言语间充满智慧。
诺那塔院因诺那祖师的心脏舍利塔而得名,每年都会有大量游客来这里绕塔祈愿。据说诺那祖师的舍利白塔很灵验,白塔前面有两棵树,一枯一荣。财神殿门前也是一枯一荣两棵树,这并不是谁刻意造景的,而是一种自然状态。师父说其间自有禅意,“一荣一枯皆眼尘,一忧一喜皆心火,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只要用心去看,世间万物都在表法。
我们每天按照寺庙的起居时间,伴着晨钟暮鼓、青灯古卷,在青山云雾间听经、参禅、品茶,享受一份超然自在。
坐禅,给了我一次思想的撞击。我从来没有试着去跟自己的身体对话,从来没有试着去和自己的意识沟通,从来没有试着去控制自己的思想、观照自己的心。当我试着静下来,闭目凝神,开始调整身体,调整呼吸,调整我的心。慢慢地,随着时间的延长,我感受到了身的不安,心的躁动。按照师父说的,观照自己的心,安住于当下。这样,我看着自己的心念飘远,再拉回,感受着身体僵直,腿麻得没有知觉,意识再也左右不了身体,思想不受控制地紧张起来。这是初次体验坐禅,之后的几天里慢慢地适应一些,尽管心念还是会跑远,腿还是会麻,但不会紧张了,倒是很喜欢这样的感觉,那是一个直面自己、观察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很好!
晚饭过后的普茶夜话是大家都喜欢的活动。大家围坐室内,一边喝茶一边和师父们谈人生哲理,聊生活感悟。他们教会每个人怎样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中仍不失一份娴静与淡泊。在开始之前,琴师兄会为我们抚琴一曲,它的纯粹、空灵,它的宁静、幽远,至少使我醉入其中,身心俱忘了。
人生聚散终有时,不觉中我们已然到了分别之际。最后的“无我茶会”上,茶艺师兄为我们讲了一些茶史和茶礼。我并非一个懂茶的人,在这之前只能说是喜欢,喜欢这带有仪式感的过程,许多人会觉得浪费时间,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的时间有多紧张。也许只是生活的侧重点不同,对生活,有人喜欢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有人喜欢快节奏,做各种事情把时间填满,不想放慢生活;还有些人闲下来的时光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像是在等时间。当然这也是一种放松方式。这种种的生活态度并非是我们的刻意安排,或许只是毫无意识地被所谓的“习惯”牵着走了。
赵州禅师的一句“吃茶去”不知道点醒了多少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中,有多少人迷失了真我,麻木了生命,那青春时的奋斗与理想、积极与热情、绚烂与激进,本该在而立之后沉淀成一种智慧与内敛,可最终却换来一份迷茫与惨淡。无我茶会,以茶修心。“休去参禅且问茶,禅茶一味向心涯。品出山水风云色,自悟菩提树上华。”感受清凉的山、无我的茶、纯净的心。
茶叶从采摘到与水相遇,是水将茶唤醒,让它慢慢舒展,每一泡不同汤色,不同口感,似乎在述说它的故事。而水也因茶而盈润,它们彼此相融的那一刻,便是在展现一个世界。茶叶自树上采下,水自山中流出,它们都帶着自然的记忆,天地的灵气。正是这一路的经历,成就了手中的这一碗清茶。一期一会,旨在当下。珍惜手里这一碗清茶,几泡过后,悄然谢幕;珍惜身边一起喝茶的人,几日过后,各奔东西。今日今时此一刻,用心对待。茶如是,人如是,山水风云亦如是。
烟雨不减来时路,到了分别之际,师兄们大多虽都归心似箭,却也恋恋不舍,似乎很矛盾,可就是这样。依然是走在来时的台阶上,不时回望那庄严的白塔,耳畔也回荡起钟鼓余音。一声钟声,像雾若云,既震彻山谷,也更加烘托了寺院的宁静,那一声长长的颤音,也震颤了心灵。愿这几日的感受烙印在今后的生活中,这里的一景一物,一经一偈,一禅一境,这里的花香树影,白塔清池,山涧云雾,就让我一并收入行囊里吧!也带着你们别时的微笑!我爱你们!
临别时师父送了两句诗:“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
(作者单位:公主岭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