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教学往往给人留下这样的尴尬:一篇妙趣横生的小说,学生私下读起来津津有味,而经教师一讲,兴味索然;课堂上叫学生读文,时间有限,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上不讀文,学生难以进入小说境界,语文教师左右为难。小说教学路在何方?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我觉得以下方法对小说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小结如下:
一、人物全景式介绍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说人物,特别是长篇小说人物,小说家通过几个章回的叙写,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人物性格成长的历程,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课文节选仅选取了其中的一个片段。仔细地阅读原著,体会节选在原著中的地位作用,无疑是必须而且重要的。而学生对人物在其他章回的表现仍有喜好,有知道的强烈兴趣,对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保护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并引导他们阅读其他章回,从而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令人拍案叫绝的篇章,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杨志的蛮横粗暴、急功近利等性格特点和吴用等众好汉的精诚团结、计谋高妙。作为主要人物的杨志和吴用在其他章回有些什么表现呢,杨志在失陷生辰纲后的境况又如何,众好汉在劫得生辰纲后的情况又如何,如此等等。教师结合原著和自身阅读,要言不烦地全景式展示,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主要人物性格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教学主问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篇小说,要讲的东西很多,诸如作者、作品地位、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等,不一而足。如果就此平铺直叙,平均用力,不仅兴味索然,而且效果较差。教学《智取生辰纲》时,在学生读文基础上,我向学生提问:“生辰纲”有无不失的可能性?此问题一出,学生哗然。然后我引导学生,“同学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带着这一问题阅读课文,寻找证据。以这一教学主问题带动了情节的梳理,人物性格的理解,情节的巧设,写作特色的领悟。
三、体悟细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细节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是窥测人物性格的途经,可谓滴水见太阳。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细节,体悟细节十分重要。《智取生辰纲》中是谁给酒中下了药,过程如何,一些学生不太注意。教学时,为引起学生对这一细节的关注,我在上课时提了两桶水,以水代酒,让学生扮演杨志和吴用等。每个人物身后写上名字,让他们演示下药的具体过程。经过模拟体验,学生领悟了吴用智谋的高妙,加深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四、揣摩精妙用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元遗山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味足。”小说教学离不了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有这样的描写:拉车的小伙子们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在水槽里灌一大气。“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用“奔”而不用“走”,用“灌”而不用“喝”,从而体悟车夫们“其渴之甚,盼水之切”。通过人物缺水之苦和得水之乐的敏捷动作,映衬出天气的酷热难耐,由此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妙。为人称道的鲁迅小说《孔乙己》耐人寻味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大约”“的确”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显示了鲁迅深厚的艺术功力:“大约”是“大概,可能”的意思,因“我”没有亲眼目睹孔乙己死去;“的确”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他必死无疑。这两个词的传神运用把孔乙己活着无人关心,死后无人问津的悲惨遭遇含蓄而深刻地显现出来,揭示了那个社会的病态。又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开头一句:“她也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其中一个质朴无华的“也”字蕴藏着多么丰富的潜台词啊:就美丽动人而言。路瓦栽夫人完全可以和贵族小姐相媲美,但不幸得很,她偏偏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路瓦栽夫人对此耿耿于怀,念念不忘。这就为她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路瓦栽夫人的悲剧在开头已见端倪,怎一个“也”字了得。总之,小说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在不该设问处设问,在轻描淡写中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揣摩作者的匠心独运,意会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从而热爱小说,热爱语文。
小说是人生命运的参照物,阅读小说就是在艺术家挂的镜子里观看自己生命的姿态。小说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如果我们能创新教法,讲求艺术,我们的小说教学同样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编辑 薛小琴
一、人物全景式介绍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说人物,特别是长篇小说人物,小说家通过几个章回的叙写,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人物性格成长的历程,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课文节选仅选取了其中的一个片段。仔细地阅读原著,体会节选在原著中的地位作用,无疑是必须而且重要的。而学生对人物在其他章回的表现仍有喜好,有知道的强烈兴趣,对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保护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并引导他们阅读其他章回,从而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令人拍案叫绝的篇章,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杨志的蛮横粗暴、急功近利等性格特点和吴用等众好汉的精诚团结、计谋高妙。作为主要人物的杨志和吴用在其他章回有些什么表现呢,杨志在失陷生辰纲后的境况又如何,众好汉在劫得生辰纲后的情况又如何,如此等等。教师结合原著和自身阅读,要言不烦地全景式展示,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主要人物性格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教学主问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篇小说,要讲的东西很多,诸如作者、作品地位、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等,不一而足。如果就此平铺直叙,平均用力,不仅兴味索然,而且效果较差。教学《智取生辰纲》时,在学生读文基础上,我向学生提问:“生辰纲”有无不失的可能性?此问题一出,学生哗然。然后我引导学生,“同学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带着这一问题阅读课文,寻找证据。以这一教学主问题带动了情节的梳理,人物性格的理解,情节的巧设,写作特色的领悟。
三、体悟细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细节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是窥测人物性格的途经,可谓滴水见太阳。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细节,体悟细节十分重要。《智取生辰纲》中是谁给酒中下了药,过程如何,一些学生不太注意。教学时,为引起学生对这一细节的关注,我在上课时提了两桶水,以水代酒,让学生扮演杨志和吴用等。每个人物身后写上名字,让他们演示下药的具体过程。经过模拟体验,学生领悟了吴用智谋的高妙,加深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四、揣摩精妙用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元遗山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味足。”小说教学离不了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有这样的描写:拉车的小伙子们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在水槽里灌一大气。“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用“奔”而不用“走”,用“灌”而不用“喝”,从而体悟车夫们“其渴之甚,盼水之切”。通过人物缺水之苦和得水之乐的敏捷动作,映衬出天气的酷热难耐,由此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妙。为人称道的鲁迅小说《孔乙己》耐人寻味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大约”“的确”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显示了鲁迅深厚的艺术功力:“大约”是“大概,可能”的意思,因“我”没有亲眼目睹孔乙己死去;“的确”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他必死无疑。这两个词的传神运用把孔乙己活着无人关心,死后无人问津的悲惨遭遇含蓄而深刻地显现出来,揭示了那个社会的病态。又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开头一句:“她也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其中一个质朴无华的“也”字蕴藏着多么丰富的潜台词啊:就美丽动人而言。路瓦栽夫人完全可以和贵族小姐相媲美,但不幸得很,她偏偏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路瓦栽夫人对此耿耿于怀,念念不忘。这就为她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路瓦栽夫人的悲剧在开头已见端倪,怎一个“也”字了得。总之,小说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在不该设问处设问,在轻描淡写中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揣摩作者的匠心独运,意会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从而热爱小说,热爱语文。
小说是人生命运的参照物,阅读小说就是在艺术家挂的镜子里观看自己生命的姿态。小说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如果我们能创新教法,讲求艺术,我们的小说教学同样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