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综述在新形势下种子企业如何把握市场,搞好种子经营,认为种子企业应强化内部管理,重视科技投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严格把好种子质量关,主动适应市场改变营销方式,以适应当前的变化。
关键词 种子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1-0139-0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国内种子市场的开放,民营种子企业的渗入,国外种子企业纷纷介入,原有的种子生产、经营体系被打破,种子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把握市场方向、搞好种子经营工作是关键。
1强化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种子企业要想在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就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保障体系、完善制度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并且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要进行全面量化管理,建立收入与绩效挂钩、实行定岗定酬的多种激励分配制度,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那种长期依靠国有种子公司销售的局面,努力实现科研、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
2加大新品种选育推广
谁拥有优良新品种、过硬品牌,谁就能驾驭掌握市场的主动权。纵观世界十强种子企业,他们每年至少拿出销售收入的20%~30%用于反哺科研,先进的理念和长期的不断投入,使得这些企业最终成为某个新品种或新技术的垄断者,始终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育种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引进,稳定科研队伍,利用现有生产、加工、经营等优势条件,按市场需求制定育种目标,重点培育优质、高产、稳产、廉价、适销对路、具有前瞻性的品种,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在做好品种的育繁推广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种子企业现有优势,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开展科学技术咨询,利用报刊、图片、电视、广播等舆论工具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新品种,把新品种推向市场,提高企业的效益、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知识保护权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使品种选育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就拥有了市场竞争的基础。因此,种子企业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在适宜的条件下不失时机地买断其他单位育成的新品种和自己培育的有突破性的品种,在一定区域内实行独家代理,同时采用转让开发、合作开发、委托育种等方式进行广泛合作。
4加强种子质量管理
种子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农民产生信任感和购买欲的最直接要素,也是种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求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关键。因此,必须将种子质量管理贯穿种子生产、开发、经营的全过程,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从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品种引进、试种、示范、推广程序以及种子的贮藏、加工、包装、品牌的树立等方面,建立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企业内部质量保证措施,从播种前—引种—繁殖制种—种子收购—加工—包装—贮运—推销等环节严格把关,高标准、严要求、做细做实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通过精选加工、包衣处理、标准化包装,不断提高种子商品化水平;坚持优质服务的宗旨,树立良好诚信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
5加强销售网络建设
以新、特、优、名品种为优势,以质量为保证,用品牌拓宽市场,不断强化服务手段,源源不断地把品种优良、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种子投放市场,扩大种子市场的覆盖面,加强销售网络建设。通过批发、零售、直销、派出人员、联销、经销大户、送货上门等多种营销方式,融合种子产、购、销全过程,改变种子营销途径,变“销售”为“营销”,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送种、送技”上门,使农民在种植方面有指导,生产过程中有服务,销售产品有门路。在一定区域内选择信誉好、经营规范、实力较强的种子公司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对他们实行“零风险经营”和“安全退出机制”等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营销策划和管理手段培养一批忠实的个体经销商,采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手段,定期对他们进行回访、培训、监督,及时向他们通报有关品种选育、生产经营、种子管理、市场经济信息等,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种子企业中处于重要角色,增强他们对种子企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6加强监测体系建设
质量监测是种子质量监控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种子质量是信誉之本,是提高产量的根本条件。因此,要明确专门部门,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检验人员,完善全套检验设备,对种子的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监督,严把种子质量关;要加强电子计算机在信息收集、品种资源、质量监督等
方面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
7加强销售服务工作
做好种子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对种子企业销售网点人员的层层培训,提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种子销售前加大各个品种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在购种时能够了解各品种的特征特性,以便农民在购种时不盲目购种。种子销售季节,销售人员详细介绍各种品种的栽培技术、防治措施,为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种子售出后,针对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答疑解难,指导农户种植,做农民的贴心人,让农民在使用优质良种中得到最大的实惠。
8扩大种子经营范围
根据市场需求,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做好常规稻、麦、油、棉、豆等农作物的引种、选育、繁育、推广、供种工作的同时,突破粮油种子经营的束缚,充分运用种子企业自身技术优势加强标准化基地的管理,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向菜、麻、糖、药、果等稀有特色农作物种子经营、营销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基地、无公害产品或订单农业,把种子工作从目前的单纯经营种子拓展到销售相关产品,这样不仅稳定了用户群,同时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农民收入,更增加了种子企业利润。扩大种子经营范围既是提高种子产业竞争的根本,又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对满足市场基本需求、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9做好市场监管
种子企业要加大《种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主动和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配合,重点加强对种子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企业品种权、商标权、扰乱种子市场秩序、恶性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加强种子市场的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保护种子企业的合法利益,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好坚实的种子基础,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种子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1-0139-0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国内种子市场的开放,民营种子企业的渗入,国外种子企业纷纷介入,原有的种子生产、经营体系被打破,种子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把握市场方向、搞好种子经营工作是关键。
1强化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种子企业要想在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就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保障体系、完善制度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并且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要进行全面量化管理,建立收入与绩效挂钩、实行定岗定酬的多种激励分配制度,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那种长期依靠国有种子公司销售的局面,努力实现科研、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
2加大新品种选育推广
谁拥有优良新品种、过硬品牌,谁就能驾驭掌握市场的主动权。纵观世界十强种子企业,他们每年至少拿出销售收入的20%~30%用于反哺科研,先进的理念和长期的不断投入,使得这些企业最终成为某个新品种或新技术的垄断者,始终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育种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引进,稳定科研队伍,利用现有生产、加工、经营等优势条件,按市场需求制定育种目标,重点培育优质、高产、稳产、廉价、适销对路、具有前瞻性的品种,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在做好品种的育繁推广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种子企业现有优势,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开展科学技术咨询,利用报刊、图片、电视、广播等舆论工具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新品种,把新品种推向市场,提高企业的效益、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知识保护权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使品种选育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就拥有了市场竞争的基础。因此,种子企业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在适宜的条件下不失时机地买断其他单位育成的新品种和自己培育的有突破性的品种,在一定区域内实行独家代理,同时采用转让开发、合作开发、委托育种等方式进行广泛合作。
4加强种子质量管理
种子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农民产生信任感和购买欲的最直接要素,也是种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求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关键。因此,必须将种子质量管理贯穿种子生产、开发、经营的全过程,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从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品种引进、试种、示范、推广程序以及种子的贮藏、加工、包装、品牌的树立等方面,建立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企业内部质量保证措施,从播种前—引种—繁殖制种—种子收购—加工—包装—贮运—推销等环节严格把关,高标准、严要求、做细做实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通过精选加工、包衣处理、标准化包装,不断提高种子商品化水平;坚持优质服务的宗旨,树立良好诚信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
5加强销售网络建设
以新、特、优、名品种为优势,以质量为保证,用品牌拓宽市场,不断强化服务手段,源源不断地把品种优良、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种子投放市场,扩大种子市场的覆盖面,加强销售网络建设。通过批发、零售、直销、派出人员、联销、经销大户、送货上门等多种营销方式,融合种子产、购、销全过程,改变种子营销途径,变“销售”为“营销”,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送种、送技”上门,使农民在种植方面有指导,生产过程中有服务,销售产品有门路。在一定区域内选择信誉好、经营规范、实力较强的种子公司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对他们实行“零风险经营”和“安全退出机制”等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营销策划和管理手段培养一批忠实的个体经销商,采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手段,定期对他们进行回访、培训、监督,及时向他们通报有关品种选育、生产经营、种子管理、市场经济信息等,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种子企业中处于重要角色,增强他们对种子企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6加强监测体系建设
质量监测是种子质量监控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种子质量是信誉之本,是提高产量的根本条件。因此,要明确专门部门,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检验人员,完善全套检验设备,对种子的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监督,严把种子质量关;要加强电子计算机在信息收集、品种资源、质量监督等
方面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
7加强销售服务工作
做好种子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对种子企业销售网点人员的层层培训,提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种子销售前加大各个品种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在购种时能够了解各品种的特征特性,以便农民在购种时不盲目购种。种子销售季节,销售人员详细介绍各种品种的栽培技术、防治措施,为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种子售出后,针对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答疑解难,指导农户种植,做农民的贴心人,让农民在使用优质良种中得到最大的实惠。
8扩大种子经营范围
根据市场需求,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做好常规稻、麦、油、棉、豆等农作物的引种、选育、繁育、推广、供种工作的同时,突破粮油种子经营的束缚,充分运用种子企业自身技术优势加强标准化基地的管理,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向菜、麻、糖、药、果等稀有特色农作物种子经营、营销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基地、无公害产品或订单农业,把种子工作从目前的单纯经营种子拓展到销售相关产品,这样不仅稳定了用户群,同时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农民收入,更增加了种子企业利润。扩大种子经营范围既是提高种子产业竞争的根本,又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对满足市场基本需求、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9做好市场监管
种子企业要加大《种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主动和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配合,重点加强对种子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企业品种权、商标权、扰乱种子市场秩序、恶性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加强种子市场的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保护种子企业的合法利益,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好坚实的种子基础,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