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评论张爱玲的文学史价值,也有将张爱玲与同期作家进行比较分析的,有通过张爱玲的某一篇文章去探讨她的小说的创作特色,有通过张爱玲的家族身世来探索她的小说与作者之间的联系,有通过沪港小说的描写分析都市艺术特色,有专门探讨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小说中意象的运用,或者通过张爱玲的小说分析她的创作手法,可谓数不胜数。
【关键词】:张爱玲;都市想象;研究综述
一、都市意象的分析
(一)弄堂和公寓。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通常生活在这两类场景里:典型的上海弄堂里石库门中的旧式房子,或是破败的西式洋房和公寓,以长篇小说《半生缘》为例,女主人公曼桢居住在旧式弄堂里,“这弄堂在很热闹的地段,沿马路的一面全是些店面房子,店家卸下来的板门,一扇一扇倚在后门外面。一群娘姨大姐聚集在公共自来水龙头旁边淘米洗衣裳,把水门汀地下溅得湿漉漉的。内中有一个小大姐,却在那自来水龙头下洗脚一一脚趾甲全是鲜红的,涂着蔻丹。”而曼璐的姐姐因为嫁给了祝鸿才而搬进了一栋西式楼房,也正是在这所楼房里开启了曼桢悲剧的一生。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张爱玲都巧妙地将主人公安置在这两种空间意想中。
(二)电车。学者陈玲玲有言,‘电车’,这个名词曾经反复出现在张爱铃的文字里:电车作为笔下人物的活动场景,也成了张爱玲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典型。小说《封锁》就是随着电车的运行而开始的。“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鳝,没有完,没有完……如果不碰到封锁,电车的进行是永远不会断的”因此,她得出结论“作为现代都市生活中一种普遍的运输工具,电车运行具有固定的轨道、方向和终点,在没有发生‘停电’或是‘封锁’等特殊事件时,它的‘永远不会断’地重复运行,是定时、定向甚至是不可逆的”。
黄科安认为,张爱玲以“电车”為道具,写出“文明世界被封锁,人的心灵就会被解放;一旦封锁解除,心娄又会被封锁”,“张爱玲在《封锁》中出色地表现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身不由己、进退维谷的存在状态”。这是从表面现象上升到思想领域高度。
(三)月亮。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指出:“凭张爱玲灵敏的头脑和对于感觉快感的爱好,她小说里意象的丰富,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钱钟书善用巧妙的譬喻,沈从文善写山明水秀的乡村风景,他们在描写方面,可以和张爱玲比拟,但是他们的观察范围,较为狭小”。[2]而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月亮是一个常用的意象。
许子东指出,“再悲愤的时候,张爱玲的月光也要物化为戏剧脸谱和人工面具,也要照在桌布围屏上”。《金锁记》里媳妇芝寿“隔著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
肖红娜认为“月亮意象的内涵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可以说是极为复杂的,它不仅是张爱玲对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也是涵盖她作品的总体情绪和基调。在不同的场景里,月亮展示着作者不同的心理感触”。
二、都市化特征的分析
(一)金钱欲。张爱玲曾经说过“一学会了‘拜金主义’这名词, 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因此,董文桃在文章中指出“如此坦率, 如此我行我素, 与她身前身后那些要精神不要物质的旧时代的叛逆者、启蒙者相互比, 令人惊讶和佩服”。同样, “她让她小说中的人物, 也采取这种‘抓住了钱就抓住了幸福’的实用主义的生活观。”《金锁记》将这种金钱欲表现的最为突出。“七巧生长在开麻油店的小手工业主家庭里”“但贪财的哥哥把她卖给姜家, 脸面上, 七巧是风光了, 但日日处在一个连丫头也瞧她不起的大家庭里”“最终成为上流社会最腐化的典型人物在情欲的泥坑里打滚,疯狂地追逐金钱”“黄金使她彻底丧失了母性、人性, 成了羁绊她自身和儿女幸福的枷锁,成了灾难之源”。
袁靖华的结论更加彻底明了,通过将老舍与张爱玲的文章进行对比,得出沪港是“拜金之城”。由众多学者的研究得出,张爱玲笔下的都市是金钱欲的都市。
(二)情爱欲。张爱玲曾经说过:写恋爱比写战争和革命更近人情人性。然而,她笔下的情感,亲情以及爱情又是怎样的呢?
周宏在《论张爱玲小说苍凉的现代意识》中写道:“张爱玲是悲观的,甚至是虚无的,她的小说世界是一个死的世界,是一个无爱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人的孤独,成为她的小说立意构思都离不开的基点”在《金锁记》中有这样两句:一级一级,通入没有光的所在……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就是最好的写照。学者袁靖华指出“张爱玲理解都市市民的生存法则:一旦生存吃饭的问题受到威胁,则为谋生是可以去谋爱的,为生存可以出售爱情和婚姻”。“通过现实中人们对世俗生存的这种‘屈服’,张爱玲准确捕捉到了真实人生的世俗生存法则,什么神圣理想的自由、爱情、个性解放均被日常生活的逻辑、世俗的实际功利消解了”。陈玲玲在《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衣食住行》中,对张爱玲笔下的爱情理解的更为透彻。“她以一个人世挑剔者的眼光,一个‘失落者’的心态,老练而又尖锐剖开现代人的灵魂,赤裸裸地展现他们的荒凉、自私、虚伪、冷酷甚至病态虚无的心理”“是对亲情及爱情的消解”“将亲情消解到极致的当然要数《金锁记》,当曹七巧被黄金的枷锁禁锢了几十年,她的性格也在逐渐的扭曲和变态中。自己在黑暗中辗转呻吟,得不到爱得不到关怀,没有希望。然而更可悲的是她亲手扼杀了儿女的幸福”“不含杂质的纯情,不用虚伪的真情,不带保留的激情,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是极其罕见的。在对爱情亲情的消解中,我们看到了命运的强大,人性的虚伪、弱,和人生悲哀”。[8]因此,刘丽华才心生感慨“张爱玲笔下的人物都生活在动荡乱世的惶惶氛围之中,在无法选择的时代里,生计问题被迫切地摆在眼前,以至各种形式的爱及其它种种的精神生活,对她的主人公而言都是一遥远的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三、张爱玲都市小说创作成功的原因
正如柯灵先生所言“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那么,她的都市小说创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以下就是就是我们的论证。
孙丽玲在《20世纪40年代的都市女性写作》中,通过张爱玲与苏青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广大市民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乱世中,需要一种大众的文艺来作为安慰和心理消遣”,黄科安也指出“从时间上,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一刀切断了;在空间上,上海沦陷区不仅与大后方和解放区,就是与其它沦陷区之间也缺乏正当的沟通交流机会”,与此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是她们自身具有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张丽丽在《张爱玲小说中的都市民间文化形态》一文中也阐释“张爱玲作为一名现代知识分子,在五四新文化思潮强烈冲击下,摆脱了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确立了一个作家应有的独立的个性意识”。
其三是当时的特殊读者群的价值取向及心态。许多人从她们的文学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找到一种家的享乐,从而获得很大的心理满足。
张爱玲的小说是顺应时代潮流而潮起潮落的,她的作品的兴盛与成功自有它本身的魅力以及时代有关。
综上所述,大家对张爱玲都市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张爱玲都市小说中的都市意象的塑造,都市化特征的表现以及小说成功的原因或者是将其作品同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随着张爱玲热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关于她的研究也将不断出现。但是,大多数都集中在多张爱玲前期作品的研究,缺少张爱玲后期作品的论证,应该是一个可待考察点。
参考文献:
[1] 朱振江.论张爱玲的小说创作[D].郑州大学,2003:第13页.
[2] 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A].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3]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张爱玲;都市想象;研究综述
一、都市意象的分析
(一)弄堂和公寓。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通常生活在这两类场景里:典型的上海弄堂里石库门中的旧式房子,或是破败的西式洋房和公寓,以长篇小说《半生缘》为例,女主人公曼桢居住在旧式弄堂里,“这弄堂在很热闹的地段,沿马路的一面全是些店面房子,店家卸下来的板门,一扇一扇倚在后门外面。一群娘姨大姐聚集在公共自来水龙头旁边淘米洗衣裳,把水门汀地下溅得湿漉漉的。内中有一个小大姐,却在那自来水龙头下洗脚一一脚趾甲全是鲜红的,涂着蔻丹。”而曼璐的姐姐因为嫁给了祝鸿才而搬进了一栋西式楼房,也正是在这所楼房里开启了曼桢悲剧的一生。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张爱玲都巧妙地将主人公安置在这两种空间意想中。
(二)电车。学者陈玲玲有言,‘电车’,这个名词曾经反复出现在张爱铃的文字里:电车作为笔下人物的活动场景,也成了张爱玲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典型。小说《封锁》就是随着电车的运行而开始的。“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鳝,没有完,没有完……如果不碰到封锁,电车的进行是永远不会断的”因此,她得出结论“作为现代都市生活中一种普遍的运输工具,电车运行具有固定的轨道、方向和终点,在没有发生‘停电’或是‘封锁’等特殊事件时,它的‘永远不会断’地重复运行,是定时、定向甚至是不可逆的”。
黄科安认为,张爱玲以“电车”為道具,写出“文明世界被封锁,人的心灵就会被解放;一旦封锁解除,心娄又会被封锁”,“张爱玲在《封锁》中出色地表现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身不由己、进退维谷的存在状态”。这是从表面现象上升到思想领域高度。
(三)月亮。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指出:“凭张爱玲灵敏的头脑和对于感觉快感的爱好,她小说里意象的丰富,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钱钟书善用巧妙的譬喻,沈从文善写山明水秀的乡村风景,他们在描写方面,可以和张爱玲比拟,但是他们的观察范围,较为狭小”。[2]而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月亮是一个常用的意象。
许子东指出,“再悲愤的时候,张爱玲的月光也要物化为戏剧脸谱和人工面具,也要照在桌布围屏上”。《金锁记》里媳妇芝寿“隔著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
肖红娜认为“月亮意象的内涵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可以说是极为复杂的,它不仅是张爱玲对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也是涵盖她作品的总体情绪和基调。在不同的场景里,月亮展示着作者不同的心理感触”。
二、都市化特征的分析
(一)金钱欲。张爱玲曾经说过“一学会了‘拜金主义’这名词, 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因此,董文桃在文章中指出“如此坦率, 如此我行我素, 与她身前身后那些要精神不要物质的旧时代的叛逆者、启蒙者相互比, 令人惊讶和佩服”。同样, “她让她小说中的人物, 也采取这种‘抓住了钱就抓住了幸福’的实用主义的生活观。”《金锁记》将这种金钱欲表现的最为突出。“七巧生长在开麻油店的小手工业主家庭里”“但贪财的哥哥把她卖给姜家, 脸面上, 七巧是风光了, 但日日处在一个连丫头也瞧她不起的大家庭里”“最终成为上流社会最腐化的典型人物在情欲的泥坑里打滚,疯狂地追逐金钱”“黄金使她彻底丧失了母性、人性, 成了羁绊她自身和儿女幸福的枷锁,成了灾难之源”。
袁靖华的结论更加彻底明了,通过将老舍与张爱玲的文章进行对比,得出沪港是“拜金之城”。由众多学者的研究得出,张爱玲笔下的都市是金钱欲的都市。
(二)情爱欲。张爱玲曾经说过:写恋爱比写战争和革命更近人情人性。然而,她笔下的情感,亲情以及爱情又是怎样的呢?
周宏在《论张爱玲小说苍凉的现代意识》中写道:“张爱玲是悲观的,甚至是虚无的,她的小说世界是一个死的世界,是一个无爱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人的孤独,成为她的小说立意构思都离不开的基点”在《金锁记》中有这样两句:一级一级,通入没有光的所在……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就是最好的写照。学者袁靖华指出“张爱玲理解都市市民的生存法则:一旦生存吃饭的问题受到威胁,则为谋生是可以去谋爱的,为生存可以出售爱情和婚姻”。“通过现实中人们对世俗生存的这种‘屈服’,张爱玲准确捕捉到了真实人生的世俗生存法则,什么神圣理想的自由、爱情、个性解放均被日常生活的逻辑、世俗的实际功利消解了”。陈玲玲在《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衣食住行》中,对张爱玲笔下的爱情理解的更为透彻。“她以一个人世挑剔者的眼光,一个‘失落者’的心态,老练而又尖锐剖开现代人的灵魂,赤裸裸地展现他们的荒凉、自私、虚伪、冷酷甚至病态虚无的心理”“是对亲情及爱情的消解”“将亲情消解到极致的当然要数《金锁记》,当曹七巧被黄金的枷锁禁锢了几十年,她的性格也在逐渐的扭曲和变态中。自己在黑暗中辗转呻吟,得不到爱得不到关怀,没有希望。然而更可悲的是她亲手扼杀了儿女的幸福”“不含杂质的纯情,不用虚伪的真情,不带保留的激情,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是极其罕见的。在对爱情亲情的消解中,我们看到了命运的强大,人性的虚伪、弱,和人生悲哀”。[8]因此,刘丽华才心生感慨“张爱玲笔下的人物都生活在动荡乱世的惶惶氛围之中,在无法选择的时代里,生计问题被迫切地摆在眼前,以至各种形式的爱及其它种种的精神生活,对她的主人公而言都是一遥远的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三、张爱玲都市小说创作成功的原因
正如柯灵先生所言“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那么,她的都市小说创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以下就是就是我们的论证。
孙丽玲在《20世纪40年代的都市女性写作》中,通过张爱玲与苏青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广大市民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乱世中,需要一种大众的文艺来作为安慰和心理消遣”,黄科安也指出“从时间上,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一刀切断了;在空间上,上海沦陷区不仅与大后方和解放区,就是与其它沦陷区之间也缺乏正当的沟通交流机会”,与此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是她们自身具有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张丽丽在《张爱玲小说中的都市民间文化形态》一文中也阐释“张爱玲作为一名现代知识分子,在五四新文化思潮强烈冲击下,摆脱了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确立了一个作家应有的独立的个性意识”。
其三是当时的特殊读者群的价值取向及心态。许多人从她们的文学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找到一种家的享乐,从而获得很大的心理满足。
张爱玲的小说是顺应时代潮流而潮起潮落的,她的作品的兴盛与成功自有它本身的魅力以及时代有关。
综上所述,大家对张爱玲都市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张爱玲都市小说中的都市意象的塑造,都市化特征的表现以及小说成功的原因或者是将其作品同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随着张爱玲热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关于她的研究也将不断出现。但是,大多数都集中在多张爱玲前期作品的研究,缺少张爱玲后期作品的论证,应该是一个可待考察点。
参考文献:
[1] 朱振江.论张爱玲的小说创作[D].郑州大学,2003:第13页.
[2] 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A].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3]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