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413287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适应新时代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中职护理专业与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努力寻求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有机结合位点,形成基础医学新体系。并以便利抽样法选我校2016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以传统教学体系和整合后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学业成绩和学生体验式对比研究,进一步论证基础医学课程的优化整合是中职护理专业实现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这种课程的整合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中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 有效衔接 中职教育
  護理专业人才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技能型和紧缺型人才,随着国家职业准入制度及持证上岗制度的全面推行,以培养初级技能型护理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教育优势突显出来,而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中职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有限的学习阶段怎样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目前我国三年制中职护理的培养方式大多为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文化基础和基础医学;第二年学习护理专业临床课程;第三年临床实习。这种培养方式严格遵循认知的先后性,但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容易造成基础与临床的分离。我校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共开设:解剖学基础、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6门课程。这些课程多采用“结构式课堂教学”,各门课程间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教学内容烦琐且有许多重复。基础医学课程的内容常常脱离护理临床实际,学生学习时很难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遗忘率高。在学习基础医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基础医学课程难学,教师也觉得基础医学难教。护生在基础医学上所花的学习时间较多,但学生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完以后,大多不能把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实践相联系,难以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
  目前“基础医学必须为临床专业服务,基础医学必须为就业服务”的理念已为广大基础医学教育人士所接受。因此改变课程设置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打破学科界限,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建立新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是当前教改的必然趋势[1]。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于1952年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Organ-System Based Learning,OBL)模式”,根据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李薄冰提出在中职护生实施“系统模块教学”的教学模式,具体课程教学与安排原则为:以中职护生能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终极目标,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知识结构,以系统模块为中心,围绕系统出现的各种疾病展开教学,把基础与临床各课程相关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以课题的形式融为一体。该种模式使各系统模块的知识点相互渗透、贯通,形成一条纵向知识主线,便于学生把握、理解。但从正常到疾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中职的知识建构层次看,对于太多学科的综合很难从全局和整体上领悟,而且师资和学时及教学目标等问题实践起来将有较多的难题。
  为使中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行业与社会的要求,必须清醒认识到医学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寻求与护理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位点。现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及护理专业岗位的要求,努力构建护理临床应用的医学基础课程新体系,实现基础与临床课程全方位多靶点的结合,并对该体系进行教学实践,以证明该体系的优越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利用抽样法选取我校2016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其中一个班为对照组(56人),年龄15岁-17岁,平均(16.0±1.6)岁;另一个班为观察组(54人),年龄15岁-17岁,平均(16.9±0.9)岁;两组学生均为中考统招生,年龄15岁-17岁,均为新生。两组学生在年龄、中考成绩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学生授课内容相同,使用基础医学相关教材。观察组增加整合后的校本教材,由两位基础医学教师分别任课,课时数相同。
  1.2.1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解剖学基础、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4门课程。课程采用“结构式课堂教学”,各门课程间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观察组采用整合后的教学体系。将解剖学基础和病理形态学整合成人体形态学基础及护理应用,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
  1.2.2评价方法。(1)考核成绩。基础课程结束后两组均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学生随机抽取操作项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按照标准化操作的量表考核打分。(2)学习体验调查。采用调查问卷法和随机访谈法对观察组学生对整合的教学体系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新体系的利用情况及认可程度等。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学生的学习体验如下表所示,观察组22.2%的学生认为整合后的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很好,51.9%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较好,只有25.9%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一般;77.8%的学生表示喜欢继续使用该模式开展教学。另外,在随机访谈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新教学体系上课有兴趣”、“希望多采用整合课程教学”等,表达了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可。
  3.结语
  3.1基础医学课程的优化整合是中职护理专业实现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充分研究梳理出护理岗位所需要掌握的医学基础知识体系,并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重新序化基础课程内容,如将解剖学基础和病理形态学整合成人体形态学基础及护理应用,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专业课程间教学内容合理衔接,让学生较早地接触专业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能更好地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满足行业准入的要求。构建医学基础教学新体系,细化教学目标,注重医学基础模块与临床知识的迁移,合理安排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充分运用先进教学方式,如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病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视频短片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加强基础医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真实性,使基础医学教学不再空洞、枯燥、无味。
  3.2课程整合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护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课程整合不是随意地拼接,而是形成一个新的有机课程。被整合的课程有内在联系才能形成新的课程。综合课程把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整成新的课程,具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态度和情感的教育内容就是综合课程。我们应根据具体实际,最大限度发挥整合课程的空间和优势,以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岳,张东华.医学高职教育中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
其他文献
在CVFF力场下,DMSO氛围中,通过分子动力学常温模拟研究α-单取代环十二酮的构象.常温优势构象为α-边外取代[3333]-2-酮,环骨架为[3333],羰基位于C2位置,取代基位于α-边外向位.动态
依照农业部《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拖拉机登记规定》及《拖拉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拖拉机登记工作规范》,成都市农委、成都市信息办、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联
摘 要: 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有无数的文化元素,而装饰艺术几乎是远古时期,随着最早的人类活动,随着最早的人类手工制作开始就产生的。具有综合性质的装饰艺术活动,是人类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装饰艺术活动能提高人们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但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艺术工作者仍存在不少疑问。本文有针对地性理解和思考了装饰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以及进行合
2005年7月15日,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SR-300型工业化秸秆燃气成套设备”在峨眉山市通过验收。四川省科技厅牵头组织省级有关专家组成项目验收组,现场验收了峨眉山市新平乡农
对TiO2负载V2O5催化剂进行盐酸改性制得了HC-V/TiO2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甲醇选择性氧化制二甲氧基甲烷(DMM).V2O5负载量为10%的催化剂10V/TiO2上,钒氧物种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对
摘 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要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处理矛盾,推动事物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有效的管理同样离不开这种辩证的思维。  关键词: 马克思 辩证思维 管理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也是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思维方法。正如恩格斯所言:“然而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辩证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
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四川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 要实现这一目标 , 离不开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和努力 . 我们农机部门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 资阳市农
为解决成都地区油菜生产的瓶颈问题,从油菜品种、机械:农艺措施出发。三管齐下,经过4个生产季研究,形成适应于成都平原及类似生态区的油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眉山建区三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农机主管部门始终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规划,村民委员会自治”的原则,动员、组织广大农民积极投工、投劳、出资建设乡村道路,眉山农村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