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训是新生面临的“开学第一课”,而对于“80后”“90后”来说,军训更是深刻的“青春记忆”。
那么,军训制度是怎么来的?最早的军训始于何时?有哪些内容?我们不妨回溯,在历史中寻找军训的“前世今生”。
【始于夏商】至宋时几乎彻底消失
在中国,学生军训可谓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根据记载,在商代时,由于诸侯间战争的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主要内容有射、御、舞等,其中的舞,指的是对兵器操作的演练和军事体育锻炼。
至西周,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周礼·保氏》中如是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是我国最早有关“学生军训”的文字记载。被后世尊为教育家的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孔子驾驭·观乡射》就记载了孔子教射的内容。
至秦汉时,统治者对学生军训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随着儒家学术被奉为正统,“六艺”也变身为儒学六经,军事教育内容消失。再至隋唐,科举制度逐渐盛行,国家教育的重点也由学武转为修文。武则天时,文武科举分开,文举不考武艺,为谋取功名,学子无暇学习军事,军训渐被弃之不顾。
至宋,重文轻武的趋势更加明显,统治者“兴文教、抑武事”,武将的地位被文官全面超越,学校军训几乎已彻底消失。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到清朝国门被西方列强强制打开,方略有改变。
【清末民初】盛行一时的“军国民教育”
虽然“军训”在中国自古就有,但现代意义上的军训仍可算是个“舶来品”。
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让全国上下意识到“强兵尚武”的重要性。康有为《大同书》 中提出:“今白人自入童学,每日即有体操,皆习兵以强筋骨。”之后,梁启超也竭力主张仿效斯巴达、德意志、日本的尚武教育。
1902年,蔡锷在《新民丛报》发表《军国民篇》,倡导实行“军国民主义”,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同年,蒋百里发表《军国民教育》,正式提出学校增加军事课程,请军官教授学生军制、战术、战略等国防知识。1906年,清政府正式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正式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办法。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法》,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应注重兵式”。同年9月,北洋政府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令全国各学校注重军训。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
一战结束之后,全世界兴起一股反对战争的潮流,中国的军国民教育思潮也一度衰弱。
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教育界普遍认为:“现在欧战之后,军国民教育不合民本主义,已为世界公认。我国教育宗旨,亦应顺应世界潮流。至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议把“尚武”从教育宗旨中删除。
随后,1922年颁发的《壬戌学制》取消了“军国民教育”,学校军训随之停滞。
【民国时期】军训不及格不能考大学
军训的重启是在1929年,其时,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军事教育重新受到重视。当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了《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其中规定:“凡大学、高级中学及专门学校、大学预科并其他高等以上学校,除女生外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每年暑假期内,各校学生应受连续三星期之严格训练。”
当时,军训的成绩考核极其严格,不及格的学生要随下一届学生重新训练,若至毕业时仍不及格,则不准毕业。
1929年,身为清华校长的罗家伦在校内推行军训,早晚点名,屡次无故缺席的学生甚至会被开除学籍。为以身作则,罗和学生一样身穿军服,脚穿马靴,天天出操。
北大校长蔡元培也极为重视军训,他在写给罗家伦的信中谈到“救国问题的根本解决之计”时,明确提出:“此事非普及平民教育,于普通简易教育中参入军事教育,不能收效。入手办法,只能先从在校学生训练起。”
1933年,蒋介石下令,凡高中以上学生军训不及格者,不得投考大学。当时的军训,主要以授予学生军事学识和技能、培养优良的品德和生活习惯为目标。课程主要分为军事学识和生活习惯培养两大类。其中,军事学识中还包括持枪、射击、夜间演习等。
1935年,国民政府发布通令:实施军训三个月,所有普通学科一律提前结束。按照一些媒体的说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施学校集中军训。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中断,自2001年全面展开
新中国成立后,沿袭了军训的传统。1955年7月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规定,高校学生服预备役,应当接受军事训练。随后两年中,教育部和国防部依据《兵役法》的规定,先后在全国127所中等学校进行了军训试点,训练时间为100小时,受训学生共7万余人。当时,高等院校军训重点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预备役技术军官;高级中学军训重点是进行基础军事训练。
“文革”爆发后,军训随之消失。
军训再次出现是在1981年,当年,中共中央下发的文件确定,高校学生军训要纳入教学计划,进行统一安排。
1984年10月通过的新《兵役法》,则确认了改革后的学生军训方案,要求学生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
1985年,我国有52所高等院校、102所高级中学(含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学生军训试点。1987年,学生军训试点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高等院校增加到105所。
2001年7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下发;同年11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在天津召开“全国学生军训工作会议”。文件下发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自1985年开始、历经16年的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学生军训全面铺开,进入制度化的轨道。
至2013年10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的通知》,其中提到,目前,全国已有2000所高等学校、22000所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年参训学生达17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国家确定的所有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的目标。
那么,军训制度是怎么来的?最早的军训始于何时?有哪些内容?我们不妨回溯,在历史中寻找军训的“前世今生”。
【始于夏商】至宋时几乎彻底消失
在中国,学生军训可谓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根据记载,在商代时,由于诸侯间战争的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主要内容有射、御、舞等,其中的舞,指的是对兵器操作的演练和军事体育锻炼。
至西周,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周礼·保氏》中如是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是我国最早有关“学生军训”的文字记载。被后世尊为教育家的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孔子驾驭·观乡射》就记载了孔子教射的内容。
至秦汉时,统治者对学生军训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随着儒家学术被奉为正统,“六艺”也变身为儒学六经,军事教育内容消失。再至隋唐,科举制度逐渐盛行,国家教育的重点也由学武转为修文。武则天时,文武科举分开,文举不考武艺,为谋取功名,学子无暇学习军事,军训渐被弃之不顾。
至宋,重文轻武的趋势更加明显,统治者“兴文教、抑武事”,武将的地位被文官全面超越,学校军训几乎已彻底消失。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到清朝国门被西方列强强制打开,方略有改变。
【清末民初】盛行一时的“军国民教育”
虽然“军训”在中国自古就有,但现代意义上的军训仍可算是个“舶来品”。
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让全国上下意识到“强兵尚武”的重要性。康有为《大同书》 中提出:“今白人自入童学,每日即有体操,皆习兵以强筋骨。”之后,梁启超也竭力主张仿效斯巴达、德意志、日本的尚武教育。
1902年,蔡锷在《新民丛报》发表《军国民篇》,倡导实行“军国民主义”,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同年,蒋百里发表《军国民教育》,正式提出学校增加军事课程,请军官教授学生军制、战术、战略等国防知识。1906年,清政府正式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正式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办法。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法》,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应注重兵式”。同年9月,北洋政府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令全国各学校注重军训。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
一战结束之后,全世界兴起一股反对战争的潮流,中国的军国民教育思潮也一度衰弱。
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教育界普遍认为:“现在欧战之后,军国民教育不合民本主义,已为世界公认。我国教育宗旨,亦应顺应世界潮流。至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议把“尚武”从教育宗旨中删除。
随后,1922年颁发的《壬戌学制》取消了“军国民教育”,学校军训随之停滞。
【民国时期】军训不及格不能考大学
军训的重启是在1929年,其时,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军事教育重新受到重视。当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了《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其中规定:“凡大学、高级中学及专门学校、大学预科并其他高等以上学校,除女生外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每年暑假期内,各校学生应受连续三星期之严格训练。”
当时,军训的成绩考核极其严格,不及格的学生要随下一届学生重新训练,若至毕业时仍不及格,则不准毕业。
1929年,身为清华校长的罗家伦在校内推行军训,早晚点名,屡次无故缺席的学生甚至会被开除学籍。为以身作则,罗和学生一样身穿军服,脚穿马靴,天天出操。
北大校长蔡元培也极为重视军训,他在写给罗家伦的信中谈到“救国问题的根本解决之计”时,明确提出:“此事非普及平民教育,于普通简易教育中参入军事教育,不能收效。入手办法,只能先从在校学生训练起。”
1933年,蒋介石下令,凡高中以上学生军训不及格者,不得投考大学。当时的军训,主要以授予学生军事学识和技能、培养优良的品德和生活习惯为目标。课程主要分为军事学识和生活习惯培养两大类。其中,军事学识中还包括持枪、射击、夜间演习等。
1935年,国民政府发布通令:实施军训三个月,所有普通学科一律提前结束。按照一些媒体的说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施学校集中军训。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中断,自2001年全面展开
新中国成立后,沿袭了军训的传统。1955年7月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规定,高校学生服预备役,应当接受军事训练。随后两年中,教育部和国防部依据《兵役法》的规定,先后在全国127所中等学校进行了军训试点,训练时间为100小时,受训学生共7万余人。当时,高等院校军训重点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预备役技术军官;高级中学军训重点是进行基础军事训练。
“文革”爆发后,军训随之消失。
军训再次出现是在1981年,当年,中共中央下发的文件确定,高校学生军训要纳入教学计划,进行统一安排。
1984年10月通过的新《兵役法》,则确认了改革后的学生军训方案,要求学生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
1985年,我国有52所高等院校、102所高级中学(含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学生军训试点。1987年,学生军训试点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高等院校增加到105所。
2001年7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下发;同年11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在天津召开“全国学生军训工作会议”。文件下发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自1985年开始、历经16年的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学生军训全面铺开,进入制度化的轨道。
至2013年10月,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提高学生军事训练质量的通知》,其中提到,目前,全国已有2000所高等学校、22000所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年参训学生达1700多万人,基本实现了国家确定的所有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