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配网自动化的中枢神经系统,配电网运行数据收集、配电网络的运行状态的变化和配电网的优化是通过通信系统进行的,配电网自动化实现的关键就是通信。
【关键词】配电网;通信;平台;设计
前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不断发展,电网改革进一步深化,电网监控的范围逐步从变电站、高中压配电线路延长到低压配电线路用户,传统的配电网络数据采集和控制的管理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配电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就是直接来源于通信系统。因此,通信系统的整体性的不断提高,对于提升配网自动化系统整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配电网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电力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投资规模逐步向市场需求转变,电力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90年代以来,在国内电力系统中,35kV变电站逐步实现四遥功能,但规模覆盖变电站自动化、馈线故障定位和隔离、自动恢复放电、负荷控制、远程自动抄表、最低网络的净亏损、电压无功优化,配网投资系统、变电配网和用电管理信息系统的配网管理系统,这是近几年才开始运用的。从设备层面来看,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发出可基本满足自动化要求的产品,如可靠的柱上真空开关、重合器、馈线开关远程终端(FTU)、变压器监控终端(TTU)、开闭所、小区远程终端(RTU)、配网地理信息系统(GIS)、负荷监视系统与网络管理信息的计算机网络、智能仪表和远程抄表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种数据传输设备(DCE)等。从技术上讲,实现配电自动化有没有问题,但仍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供电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多种功能,寻求一种“成本”是更好的,符合现代系统技术的发展;另一种是电网自动化技术,许多成熟的可以学习,但配电自动化功能具有本身的特点,如大容量、故障记录信息、定值远传、远程抄表等等,传统的通信规约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所以要求尽量做到标准化通信协议,以避免出现不同厂商自行设置这种混乱的局面。
二、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特点
1、业务种类多样
配网主站层包括配网SCADA、GIS、负荷控制管理、远程抄表系统等众多子功能。不同的业务,数据通信量和实时性要求不一样,不同的业务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不一样。
2、网络规模广且覆盖面大
配电网处于电网网络的末端,直接面对广大电力用户。网络具有巨大的规模,装置的数量和种类都是非常可观的。为了解决网络通信问题,较高的通信网络规模和覆盖范围的要求,这样一个庞大的覆盖面,对数据采集系统来讲,其前端服务器负载是巨大的。
3、成本方面因素
这主要包含建设投资、运营、维护和运营成本。因为配网通信网络的规模巨大,网络建设投资、运营、维护和使用成本都是很大的,规模是非常可观的。目前,对制约与发展网络通信来看,成本实际上是关键问题,而且是选择各种配网通信方案时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4、实时性的问题
配网通信系统因为业务种类多,并且每种针对信息传送的实时性和要求性都不同。比如,实时调度的要求,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水平,要求实时地反映变化状态,快速配送网络对配网自动化的服务要求高,应根据变化立即采取措施;配备监测对实时性要求较低,采集的实时和定点定时的配变数据;远程抄表具有较低的实时性要求,只需要固定时间和地点的数据采集;下行通信实时要求相对较高,主要是由负荷控制决定的,而目前的负荷控制业务有与其它业务融合或者集成的趋势和变化。
三、配网通信平台设计
1、通信服务器设计
根据通信服务器接口与外部通信服务器功能的定义,通过分析系统组件结构,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外部通信服务器功能,设计通信服务器内部功能模块,见右图:
2、前置机设计
根据功能,前端系统分为八个主要模块,即通信和服务器间的通信模块(命令接收模块),完成端口模块(数据终端和配网终端之间接收模块),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块、下行命令处理模块(编码模块)、上行数据处理模块(解码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定时器模块和总调度模块。
3、系统扩展性分析
(1)多规约的扩展性
通信平台规约扩展性,主要是考虑到配网业务更多类型,而且终端变化各异,不确定的通信协议。在前置机的设计中,以确保规约的扩展,将规约解释模块封装入DLL的动态链接库中,这样,一种规约的增加,就会增加一种规约DLL。在数据和命令处理模块中,只需要在获取到命令数据包以及上行数据包后,根据这个设备信息表中配置的规约类型,从而调用到相应规约DLL 的功能函数就可以了。
(2)多种通信模式的扩展
通信方式可扩展性,需要在系统整体设计以及模块划分的时候加以重点考虑。在前置机设计过程中,目前,TCP完成端口服务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高内聚的模块来工资的,通过数据队列,将数据包送给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处理模块来讲,这就是“所见即所得”的模式,即看到的只是数据包,至于是通过串口,TCP或者UDP是不相关的。所以,这种设计使得很容易增加一种功能独立的通信方式,比如UDP。
与TCP的通信方式相比,UDP的通信方式在数据传输速度方面显得更加快速,由于它是面向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没有拥塞控制等额外的开销,在网络状况好的情况下,其效率要比UDP的通信方式、以及比TCP 的通信方式,在数据传输速度上都要更迅速,由于它是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没有拥塞控制等额外开销,在网络状况好的情况下效率要比TCP高;但是UDP也有个明显的缺点,对于连续的数据报传输可能出现丢包、包错位等不良现象,这就需要上层提供恢复处理机制。对于UDP,这个缺陷不会影响到UDP系统的扩展支持。系统已被认为是在为UDP的早期支持体的设计中,根据用于数据采集任务的全面分析的配电网络,完全使用UDP而不改变系统的当前设计的架构。
四、结论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3G无线网络的实施,将带来更高的带宽和电网的可靠性,必然推动电网低压用户侧的配网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桂龙,刘海燕,李勇.GPRS网络通信与配变远程监控系统.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5):52-54.
[2]黄鲁新.配电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广西电业,2002,(3):69-71.
【关键词】配电网;通信;平台;设计
前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不断发展,电网改革进一步深化,电网监控的范围逐步从变电站、高中压配电线路延长到低压配电线路用户,传统的配电网络数据采集和控制的管理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配电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就是直接来源于通信系统。因此,通信系统的整体性的不断提高,对于提升配网自动化系统整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配电网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电力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投资规模逐步向市场需求转变,电力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90年代以来,在国内电力系统中,35kV变电站逐步实现四遥功能,但规模覆盖变电站自动化、馈线故障定位和隔离、自动恢复放电、负荷控制、远程自动抄表、最低网络的净亏损、电压无功优化,配网投资系统、变电配网和用电管理信息系统的配网管理系统,这是近几年才开始运用的。从设备层面来看,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发出可基本满足自动化要求的产品,如可靠的柱上真空开关、重合器、馈线开关远程终端(FTU)、变压器监控终端(TTU)、开闭所、小区远程终端(RTU)、配网地理信息系统(GIS)、负荷监视系统与网络管理信息的计算机网络、智能仪表和远程抄表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种数据传输设备(DCE)等。从技术上讲,实现配电自动化有没有问题,但仍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供电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多种功能,寻求一种“成本”是更好的,符合现代系统技术的发展;另一种是电网自动化技术,许多成熟的可以学习,但配电自动化功能具有本身的特点,如大容量、故障记录信息、定值远传、远程抄表等等,传统的通信规约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所以要求尽量做到标准化通信协议,以避免出现不同厂商自行设置这种混乱的局面。
二、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特点
1、业务种类多样
配网主站层包括配网SCADA、GIS、负荷控制管理、远程抄表系统等众多子功能。不同的业务,数据通信量和实时性要求不一样,不同的业务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不一样。
2、网络规模广且覆盖面大
配电网处于电网网络的末端,直接面对广大电力用户。网络具有巨大的规模,装置的数量和种类都是非常可观的。为了解决网络通信问题,较高的通信网络规模和覆盖范围的要求,这样一个庞大的覆盖面,对数据采集系统来讲,其前端服务器负载是巨大的。
3、成本方面因素
这主要包含建设投资、运营、维护和运营成本。因为配网通信网络的规模巨大,网络建设投资、运营、维护和使用成本都是很大的,规模是非常可观的。目前,对制约与发展网络通信来看,成本实际上是关键问题,而且是选择各种配网通信方案时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4、实时性的问题
配网通信系统因为业务种类多,并且每种针对信息传送的实时性和要求性都不同。比如,实时调度的要求,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水平,要求实时地反映变化状态,快速配送网络对配网自动化的服务要求高,应根据变化立即采取措施;配备监测对实时性要求较低,采集的实时和定点定时的配变数据;远程抄表具有较低的实时性要求,只需要固定时间和地点的数据采集;下行通信实时要求相对较高,主要是由负荷控制决定的,而目前的负荷控制业务有与其它业务融合或者集成的趋势和变化。
三、配网通信平台设计
1、通信服务器设计
根据通信服务器接口与外部通信服务器功能的定义,通过分析系统组件结构,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外部通信服务器功能,设计通信服务器内部功能模块,见右图:
2、前置机设计
根据功能,前端系统分为八个主要模块,即通信和服务器间的通信模块(命令接收模块),完成端口模块(数据终端和配网终端之间接收模块),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块、下行命令处理模块(编码模块)、上行数据处理模块(解码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定时器模块和总调度模块。
3、系统扩展性分析
(1)多规约的扩展性
通信平台规约扩展性,主要是考虑到配网业务更多类型,而且终端变化各异,不确定的通信协议。在前置机的设计中,以确保规约的扩展,将规约解释模块封装入DLL的动态链接库中,这样,一种规约的增加,就会增加一种规约DLL。在数据和命令处理模块中,只需要在获取到命令数据包以及上行数据包后,根据这个设备信息表中配置的规约类型,从而调用到相应规约DLL 的功能函数就可以了。
(2)多种通信模式的扩展
通信方式可扩展性,需要在系统整体设计以及模块划分的时候加以重点考虑。在前置机设计过程中,目前,TCP完成端口服务器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高内聚的模块来工资的,通过数据队列,将数据包送给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处理模块来讲,这就是“所见即所得”的模式,即看到的只是数据包,至于是通过串口,TCP或者UDP是不相关的。所以,这种设计使得很容易增加一种功能独立的通信方式,比如UDP。
与TCP的通信方式相比,UDP的通信方式在数据传输速度方面显得更加快速,由于它是面向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没有拥塞控制等额外的开销,在网络状况好的情况下,其效率要比UDP的通信方式、以及比TCP 的通信方式,在数据传输速度上都要更迅速,由于它是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没有拥塞控制等额外开销,在网络状况好的情况下效率要比TCP高;但是UDP也有个明显的缺点,对于连续的数据报传输可能出现丢包、包错位等不良现象,这就需要上层提供恢复处理机制。对于UDP,这个缺陷不会影响到UDP系统的扩展支持。系统已被认为是在为UDP的早期支持体的设计中,根据用于数据采集任务的全面分析的配电网络,完全使用UDP而不改变系统的当前设计的架构。
四、结论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3G无线网络的实施,将带来更高的带宽和电网的可靠性,必然推动电网低压用户侧的配网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桂龙,刘海燕,李勇.GPRS网络通信与配变远程监控系统.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5):52-54.
[2]黄鲁新.配电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广西电业,2002,(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