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趣味”导航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t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克服情感障碍 学习趣味 酿造趣味 克服情感障碍
  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初入高中,面对高中力学这个级差最大的台阶,许多学生望而止步,陷入迷茫与彷徨。不要说登堂入室,就是最基础的物理规律与常识也掌握不好,从而导致整个高中物理课学习的失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可接受的程度,降低学习台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坚持循序渐进地学习,此项工作尤显重要。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撑好了“趣味”之舵,与学生乘风破浪,领略学海无限风光。
  要让学生热爱学习物理课,教师应当在“调味”上狠下工夫,使上课变成一顿“食物质,长精神”的艺术快餐,我着重从以下做起:
  首先,重视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
  给予信任感,消除自卑感。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自感不如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就觉得低人一等,前途渺茫,有自卑情绪;看看自己学习成绩,又长期不理想,丧失了信心。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形成新的心理定势呢?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更要“付之以行”,“晓之以理”。说得通俗些,就是别人能掌握的,他们也一定能学会的,至多比别人多化些时间。应该承认,以前在学习方面还不如别人,这并不在于智力,而在于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自控能力差,自抱自弃,叫做“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不尊重自己”;或者是惰性较强,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叫做“自己管不好自己”。还可能是学习法不对头。不重视自学,不重视理解,这叫“自己用不好自己”如果“知疾乐医”,及时克服定能迎头赶上,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
  教师若能在说理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充满信心,充分的信任,必然在他们的自卑心理上引起强烈的共鸣。不仅能有效地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而且也增强了师生感情,对建立和谐、融洽、活泼的学习气氛大有益处。当然也应该充分认识和估计到,这种靠教师用“道理”使学生情感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的,短暂的;要使其在心理上形成“定势”,不仅要多次的反复强化,还要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始终对他们充满热情、信任;更重要的是在其以后的学习中确使其获得成功感,使其通过自我验证,深信以上结论的正确性。
  其次,从自身做起,加强修养,提高授课艺术,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繁忙的工作之余,我阅读大量相关的书籍,博采众长,像一只不知辛苦的小蜜蜂,一点一滴汲取知识的琼浆,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在深入钻研和具体教学过程中,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实例语言,拓宽思维空间,令学生的心志沿着教材的潜思暗构的路径,进入物理的美景之中,知识得到充实,能力得到提高。对他们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恰到好处地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观的教育。同时,将自己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对自己所从事的物理教学的热爱等等,表露在自己的教学仪态、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之中,如此精心设计的课堂,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物理中来。
  再有,让物理课富有趣味,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巧设悬念,激发趣味。巧设悬念,容易造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特别是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教学效果会更佳。比如讲述学中有关凹透镜成像一节,我用一个问题开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佩带近视眼睛的同学每天都‘小看人’…..”。这么一说,学生们非常纳闷,接着便小声议论,不知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注意力立刻吸引到上课上来,激发出浓浓的学习趣味。
  采新猎奇,精酿趣味。中学生具有强烈的采新猎奇的心理倾向,教师平时精心收集的新奇物理资料适时地应用到课堂里,会酿造出诱人的学习趣味。结合杨利伟驾驶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升空这一令全世界震惊的事例,学习“超重与失重”,探究其现象与本质,不仅能使课堂内趣味充盈,还能引起学生有益的发散思维,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火花。
  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高中物理中有许多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如“加速度”的学习我作比方为:假设让学生去企业打工,老板与他约定,基本工资300元(Vo),干够一个月增加10元,第一个月干完时实领310元,以后的每一个月都比前一个月多领10元(加速度a),让学生计算干够12个月时能领多少工资?或者要领成某个数目的工资需要几个月等等。通过这些计算,让学生体会a=(Vt-Vo)/t和Vt=Vo at的物理意义,这样学生既很轻松地掌握了这个抽象的概念,在课堂上也兴趣十足,积极参与讨论,整堂课气氛热烈。其它如“感抗”、“容抗”、电阻定律R=ρ1/s等等,我都摸索出一套实战经验,学生理解轻松,记忆灵活,学习物理的趣味大增。
  最后,以身作则,主动出击,克服困难。面对现有的实验仪器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实际,我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带动学生,通过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或寻找替代性实验的方法,以保持物理课应有的浓厚趣味。自制简单教具,千方百计地开展实验教学,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涵,以“物”揭示“理”的真谛,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的过程,对物理规律解释的更透彻,从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的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名工龄十年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要使学生成才则必使学生先成人。因此,对待这些特殊的群体,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塑造。要用十分的爱心去欣赏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振作起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真正的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做一个有心人,处处提高自己的综合授课能力,不要怨天尤人,埋怨自己的学生笨,用关爱去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因“生”制宜地去培养他们。牢牢把握好“趣味”之舵,才不至于让这些启航的小船过早的搁浅!给他们修复“隐形的翅膀”,让他们高高的飞翔。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