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炎性细胞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癌是危害中国人群健康的最主要肿瘤之一。研究表明,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炎性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探讨治疗前外周血中NLR和PLR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以期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研究提供线索。方法连续选取2010-12-01-2011-12-30在河南省林州市肿瘤医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食管鳞癌患者271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基本信息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治疗/手术前血常规参数检测值。计算NLR和PLR,并按照中位数分组,NLR<2.53为低NLR组(n=138),NLR≥2.53为高NLR组(n=133);PLR<130.4为低PLR组(n=136),PLR≥130.4为高PLR组(n=135)。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分类资料组间差异性,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定量资料的组间差异性。结果 271例患者中,Ⅰ~Ⅱ期178例(65.7%),Ⅲ~Ⅳ期患者93例(34.3%)。将NLR按照中位数分组发现,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8,P=0.008;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作为定量数据在病理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8,P=0.019。将PLR按照中位数分组后,在各临床病理资料中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NLR对食管鳞癌结局有一定预示作用,可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线索。
其他文献
根据温病学《温病学》病因与发病一章的教学特点,将名家经典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同时结合《黄帝内经》及温病原著相关条文,理论与实践同行并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
目的分析补肾逐瘀汤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9年4月接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于其中选取52例用于本研究。以入院顺序
【正】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汉朝以其高度繁荣、高度文明著称于世,“文景之治”则是汉代盛世的标志。“文景之治”的出现,从根本上说固然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所创造
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抽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的70名医学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进行分组,分
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加强学生吃苦耐劳教育和团结协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