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名城的特质与成都的名城建设之路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9月召开的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提出,成都将举全市之力,打造世界文创、旅游、赛事名城,国际美食、音乐、会展之都的“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形象,進一步筑牢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力争到2020年,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35年,建成世界新兴的文化名城;到本世纪中叶,天府文化享誉全球,建成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那么,世界文化名城有哪些具有共性的特质,成都又应该如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呢?
  世界文化名城的主要特质
  虽然学术界对世界文化名城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从巴黎、纽约等世界文化名城具有共性的特质来看,所谓世界文化名城,是指因该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吸引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辐射力而在世界上享有相当高知名度的城市。一般来说,世界文化名城往往都有属于自己的“雅号”(文化名片)。例如,被誉为艺术之都、时尚之都、浪漫之都、花都的巴黎。又如,被誉为世界之都、不夜城、大苹果(与爵士乐有关)、哥谭镇(与“美国文学的奠基人”华盛顿·欧文有关)的纽约。总的来看,世界文化名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主要是由于世界文化名城具有三方面的特质。
  一是历时性维度的文化吸引力。不少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定位往往是由该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所决定的。例如,罗马因为有近2800年的悠久建城历史而被誉为永恒之城。作为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和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罗马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占罗马城区面积约40%的罗马古城,星罗棋布着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从目前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罗马帝国时期建筑,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万神殿,到被视为古罗马文明的象征,可同时容纳近9万观众的“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古罗马竞技场,再到被认为是最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可同时容纳超过6万人的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伯多禄大教堂。罗马古城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罗马则以世界文化之都(古罗马文明)和世界天主教中心(梵蒂冈)的地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二是共时性维度的文化创造力。世界文化名城繁荣发展的可持续动力是新的文化创造。例如,洛杉矶因为好莱坞发达的电影业而被公认为世界电影之都。人口仅30余万人的好莱坞却拥有迪士尼、派拉蒙、华纳兄弟、哥伦比亚、环球影业等超过1000家电影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累计达381亿美元的全球电影票房中,好莱坞电影就占到289亿美元(占全球电影票房份额的76%),几乎垄断了全球电影市场。可以说,好莱坞电影业的文化创造力是洛杉矶成为世界电影之都的重要力量源泉。
  三是空间性维度的文化辐射力。世界文化名城能够产生超越地域性,辐射全世界的空间辐射效应。例如,作为高级时装的发源地,世界时尚设计中心和时尚信息发布中心,巴黎被公认为世界时尚之都。从1858年诞生于巴黎的世界上第一家高级定制时装店开始,到始于1910年的世界四大时装周中历史最悠久的巴黎时装周。时至今日,巴黎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时尚中心。巴黎时装周的主办方——法国时装协会的最高宗旨就是打造并维护巴黎作为世界时尚之都的坚如磐石地位。在法国时装协会的不懈努力下,卢浮宫卡鲁塞勒大厅和杜乐丽花园都成为了开放的时尚秀场。法国时装协会尽力向全世界推介巴黎时装周上的每一位设计师,并且全力为“法国造”时尚品牌保驾护航。由于法国人追求优雅、精致和舒适的生活态度,使得时尚在法式生活中从来不曾缺席。这句话或许是对巴黎时装周的最好解读:“纽约展示商业,米兰展示技艺,伦敦展示胆色。只有巴黎展示梦想。”在世界时尚界,“世界时尚看法国,法国时尚看巴黎”早已成为共识。巴黎的时尚文化辐射力,使其成为引领世界流行风尚的时尚前沿城市。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路径
  根据世界文化名城的共同特质来看,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路径有三。
  一是依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建设蜀风雅韵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果从公元前367年,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境)“徙治成都”算起,截至2018年,成都已有2385年的建城历史。而且,从古蜀国杜宇王朝至今,成都的城址虽有拓展而不迁,一直未发生变化。成都的城名从战国以来也未曾变更,这在世界城市史上极为罕见。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地区,因为灿烂夺目的宝墩文明、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秦昭王时代的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就“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被誉为“天府之国”。自汉景帝末年的蜀郡守文翁在成都兴建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以来,成都的文脉和“尚文”之风几乎从未中断:从汉赋四大家中的司马相如和扬雄,到位列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再到新文化运动主将吴虞和当代文坛巨匠巴金。班固在《汉书》中的评价——“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概括。此外,包括金沙遗址、青城山、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在内的众多历史文化遗产,都为成都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蜀风雅韵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丰厚的积淀和坚实的基础。
  二是激发城市文化创造活力,建设开放包容的创新活力之城。如果说,依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走的是搞活“文化存量”之路,那么,激发城市文化创造活力,走的则是做大“文化增量”之路。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一座充满文化创造活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应该具有开放、合作、有序、共生、共享、共赢的特质,能够汇聚大量的不断产生文化创意的艺术家、设计师、传媒人、策划人、经纪人、评论家、文创客等多样性的文化人才。这是城市文化创造活力的源泉。例如,成都之所以被公认为“当代艺术第四城”,主要就是因为成都拥有蓝顶、浓园、中国艺库等十余个艺术聚落,以及周春芽、何多苓、许燎源等诸多当代艺术名家。此外,以谭继和、袁庭栋、项楚、肖平为代表的知名学者,以马识途、流沙河、魏明伦、阿来为代表的知名作家,以彭先诚、戴卫、何应辉、刘云泉为代表的知名书画家,都是成都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根据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排行榜”,成都以90.6793的总分名列榜首。其中,成都还以15.0000的总分名列“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人才活力前十”子榜的榜首。这意味着,创造一个有利于文化人才健康成长、创意迸发的友善环境,让成都充满文化活力,闪耀人文光辉,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大战略选择。   三是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享誉全球的文创产业之城。根据成都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產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成都2017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793亿元,名义增长17%。成都2017年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达56万人,同比增长15%。从重点发展领域来看,成都2017年的音乐演艺票房收入达4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其他各类市场主导的音乐节会实现文化消费收入达10亿元。从文化创意展会来看,2017年举办的第四届成都创意设计周期间达成的意向性交易为35.6余亿元,直接或间接拉动的相关文化消费达3亿元。从公共文化服务来看,截至2017年底,在成都注册登记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已有150座,数量仅次于北京,居全国城市第二位。其中,非国有博物馆为102座,居全国城市第一位。从文化政策创新来看,成都2017年以实施优惠演出票价的方式向市民提供欣赏高雅艺术的机会,“文化惠民”近7万人次,实际拉动消费超过2000万元。《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更是进一步提出,到2022年,成都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占GDP比重约12.0%,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20.0%以上。但对于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而言,这些可量化指标还远远不够。因为世界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并不完全在于对外宣传推广的力度、广度、深度,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这座城市“走出去”了多少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和高水平文化服务。因此,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要跨越式的高速度发展,而且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于成都的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而言,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开展相关的工作。
  一是确立文化立市的城市战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明确提出成都的城市战略定位为:四川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提出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既是推动天府文化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事实上,不仅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的“全球城市指数”将“文化体验”作为综合评估全球领先城市的五大维度之一,日本城市战略研究所发布的“全球城市实力指数”也将“文化交流”作为六大评估维度之一。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脉和灵魂,决定着城市的命运和未来。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非物质吸引力”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一座城市活力和魅力的重要因素,更成为未来世界城市价值争夺的主阵地和制高点。因此,如果说,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是战略目标,那么,文化立市的定位则是战略起点。成都只有将文化立市战略上升到城市战略高度,才能真正做到举全市之力,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并实现有效整合,从而达成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
  二是提高历史文化资源转化率。成都拥有世界级的历史文化资源。成都及周边拥有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以及大量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可以说是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但正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教授所言:“我国虽有极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它的商品转化率却极低,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精致程度也很低,很难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竞争。”成都同样存在“文矿富足,开采乏力”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率较低的问题。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高度来看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问题,就要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建构视角出发,将全球都视为目标市场,提炼“成都造”文化产品的全球价值观“最大公约数”,讲好“成都造”文化产品的精彩故事,充分展示以“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为核心的天府文化魅力。
  三是发挥文创经济的乘数效应。作为从个人文创力和企业全创力中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优势,创造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的融合创生型经济发展新模式,文创经济更加强调文创同城市、工业、商贸、旅游、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对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的提升,以及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发挥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只有进行深度融合,将成都的文化创意点、生活美学观、深度体验感有机融入到成都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乃至广大市民和世界游客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等领域,从而实现以创意普遍化、创新常态化、产品美学化为特征的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进而点亮成都的日常生活,提高成都的生活品质,改善成都的人文环境,全面提升成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
  (本文为成都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成都市小微文化企业培育机制与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研究”[2015-RK00-00007-ZF]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一是举旗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
期刊
三年来,成都全市上下聚力创新、合力攻坚,在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科技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和积极成效。  坚持以新理念推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效显著  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  以科技“三权”改革为动力推进创新,大力实施蓉城科技聚变计划  针对科技创新、科技转化的痛点和难点,及时制定出台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  在全国率先探索“早确权
期刊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振兴乡村的主心骨和顶梁柱。为准确把握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探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我们通过问卷调查、集中座谈、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方式,对郫都区129个建制村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党组织书记带头发展、带动发展能力不强,“两委”干部服务意识、服务能
期刊
为什么要改革?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并不简单。中国的改革是从破解一系列问题开始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回顾我国70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可以发现,改革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每次大的理论突破和改革举措出台,都与“问题倒逼”相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就是要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魄力与勇气。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思想观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对于在改革攻坚阶段扎扎实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中国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带有鲜明的问题指向,都是对当前中国在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
期刊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关键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
期刊
數看成都:2018 年1~8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期刊
1日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第二届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活动。谢瑞武、刘旭光、刘玉泉参加。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会见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刘连舸,出席成都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银行“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金融合作行动计划签署仪式。谢瑞武参加。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到市群众接待中心接访。王平江参加。  2日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现场办公。刘旭光参加。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
期刊
9月25日,成都召开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提出以“三城三都”作為一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抓手,即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推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要把“三城三都”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力争到2020年,“三城三都”品牌行业价值凸现,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35年,“三城三都”闻名于世,建成世界新兴的文化名城;到本世纪中叶,天府
期刊
随着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的召开,成都建世界文化名城,展天府文化魅力的“时间表”与“任务图”愈加清晰,那就是:力争到2020年,“三城三都”品牌行业价值凸现,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35年,“三城三都”闻名于世,建成世界新兴的文化名城;到本世纪中叶,天府文化享誉全球,建成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此次大会不仅明确了成都城市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具体路径,更深刻阐明了天府文化与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