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来源 :济宁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14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结果14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髓内型11例,髓外硬膜下型2例,硬膜外型1例。血管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9例,无变化3例,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MRI对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特异性高,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插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观察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组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神
根据纤维力学性能建立加捻三角区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13.0软件对加捻三角区纤维变形进行模拟,并结合纺纱实验分析了纤维变形对纱线性能的影响.以精梳纯棉14.6 tex环锭纱和赛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环氧合酶-2(COX-2)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3例HCC组织中的VEGF-C及COX-2进行检测.结
为提高临床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的能力,得到更多的临床锻炼机会,通过外科实习入科前集中培训、模拟练习,使实习同学熟练地掌握外科基本技能,为更好的投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探讨其耐药表型与基因组结构分型的关系。方法对收集的62株大肠埃希菌,用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用双纸片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