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整个行业,都开始在短视下,自作聪明把“收买叫好声”视作正规促销的一种手段时,遭到威胁的,恐怕就不是一两部影视了,那可是一个行业的生存环境!
别让“好话”砸了买卖
进入新世纪的第10个年头,内地影视的竞争开始变得空前激烈。不只是题材、艺人、投资等资源性的比拼,连涉及票房和收视率的外部促销环节的争夺,都已变得赤裸裸了。
就以影视评论为例——过去的影评、剧评,多是在作品播映基本完毕后才在媒体上推出,兼有着行家品评和观众反馈的作用;现在则不然了:电影或剧集才刚播映,网络和平媒上早已铺满了大块小块的评论文字,大多是“上纲上线”的过头表扬,很像是预先准备的枪手稿件;连有些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批评文字,其不近情理、大公无私,也像是枪手的产品——来自竞争对手的。
舆论与影视作品的“共时发表”,甚至也影响到了众多媒体。我注意到现在的媒体约写评论,都是在档期的前半段,甚至开始前。一般说来,一部电影或者剧集,一旦进入到它档期的后三分之一,任你的评论写得再精到,主编和编辑也会觉得过时。今天的影视评论,与其说是要反映媒体、行家的眼光,抒写公众感受,还不如说是在为某部作品吸引更多的观众制造响动,服务于销售者的意味,远远超出了对消费者关切。
今天影视业的企宣战火,很容易让人想起十四五年前的流行乐坛,那时在唱片界,也曾掀起过一波又一波“乐评游戏”,唱片公司不仅雇枪手写评论,而且还花一定价钱在电台、电视台的排行榜上做手脚,为把自己的唱片和歌手推向市场至尊而做着不懈努力……可是怎么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市场一下子就陷入了低迷状态。
有无数的专业人士,把流行乐市场在过去15年间由盛转衰,归结为盗版行为对本土唱片业的伤害,以及网络免费下载对市场的冲击。这些理由都对,但都只说对了一部分——他们显然忘了,当初唱片业那场轰轰烈烈的付费乐评和付费打榜浪潮,给歌迷所带来的伤害。一场舆论攻势的掀起,或许可以让一张平庸的唱片突然间拥有惊人的销量,也可以让唱片公司一度收获到一位演出摇钱树,可一旦所有唱片公司都开始这么玩,行业的标准也就彻底陷落了。当消费者对“媒体推介”和“业内评价”产生怀疑,盗版和免费下载对生产者的杀伤力,才真正开始得到空前提升。我们现在看到的,发生在大片、热剧间的口碑之争,似乎正在重复当年歌坛的轨迹。
文艺产品的质量评判,因涉及到个人审美,历来有一个见仁见智的弹性空间。但弹性再大,也不等于可以肆意指鹿为马,或说白为黑。近十年来,不少大片导演或热剧制片人荣膺媒体焦点,不是因为其产品的高质量,而是因为他们太相信资本的力量,误以为资本不但会帮他们完成经济上滚雪球的游戏,也能通过收买言论,去抹杀和遮蔽消费者的民意。其实他们都忘了一点:买来的叫好声,通常都是有那么几嗓子脱离实际的高音的,而一旦不明真相的观众被枪手和媒体吊起了胃口,事后却发现是上足了一大当,那么欺骗者未来的“圈钱”事业,毫无疑问会受到影响。即便一两年看不出来,也总有惨败的一天。
而当整个行业,都开始在短视下,自作聪明把“收买叫好声”视作正规促销的一种手段时,遭到威胁的,恐怕就不是一两部影视作品了,那可是一个行业的生存环境!
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各种思想在电视上碰撞,电视如果能够成为多元的社会思想的容器,成为虽不宜提倡但真实存在的观念的出口,不仅有可能从此摆脱低俗的骂名,并可能会因为“不装”而继续获得大众喜爱。
电视即“真人秀”
此话可能绝对了。
准确点说,除了在电视里播放既成文本——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电视里的其他节目都可以叫做“真人秀”。
戏剧、电影、电视剧一般由职业演员扮演,加上故事情节虚构或至少经过艺术加工,所以是“假人秀”,电视只是其播放载体之一。真正属于电视自己的节目形态,到目前为止,只有“真人秀”。电视实在是非职业演员也即“真人”的大秀场。
宽泛些理解,就连电视新闻亦为“真人秀”。电视新闻,是主播在“秀”(主播是“真人”),所以美国常常以“主播名+Show”命名新闻节目。顺便说一句,“新闻联播”类节目不在这个理解范围内,它另说。
由于我国移植过来的诸多“真人秀”节目自《幸存者》(Survivor)起,至《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止,所以国内对“真人秀”的一般看法局限于普通人或各行当新秀的竞技类节目。
今年一开年,我们大饱眼福。先是看到湖南、江苏,接着又有浙江三家卫视的三个同类节目《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无疑都是“真人秀”(均移植自英国的《Take Me Out》)。
同样题材的节目其实十多年前就有,从引进的《非常男女》到模仿的《玫瑰之约》等等,全国不下几十个。但那时的节目形态还属于“脱口秀”。“脱口秀”至少先是广播的,并不属电视专有,故未能持续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明传媒找到自己独有形态的重要性。
现在这三个“真人秀”节目都不把竞技作为卖点了,但仍然是“秀”,人则更“真”即更普通。上“超女”“快男”或“幸存者”之类的节目,在歌唱、表演等技艺方面还真得有点小本事,至少也得在身体的灵巧性或力度上有胜出别人之处。而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秀”的几乎就是语言——谁不会说话啊——因此门槛极低。据说,《非诚勿扰》报名参加者已经可以排到2015年。
看上去,门槛是低了,但其实难度加大。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出现后,老媒介就成了新媒介的内容。比如有了电视,电影就成了电视的内容;有了文字,语言就成了文字的内容。那么语言的内容是什么呢?
恐怕可以说,语言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思想。
如此而已,也可以说,今年兴起的电视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其重要内容是思想。
还真是如此。看上述三档节目,围绕着婚恋交友这一主旨,多少思想多少观念在那里头“秀”啊,而焦点则相对集中于“郎财女貌”。
由于电视长期以来是个强势媒体,对其所传播信息的控制一向严格,如同“宁肯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说法,过去只有可能在电视剧里由“反面人物”嘴里说出,而今,也可以由“真人”“秀”出了。
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各种思想在电视上碰撞,电视如果能够成为多元的社会思想的容器,成为虽不宜提倡但真实存在的观念的出口,不仅有可能从此摆脱低俗的骂名,并可能会因为“不装”而继续获得大众喜爱。
别让“好话”砸了买卖
进入新世纪的第10个年头,内地影视的竞争开始变得空前激烈。不只是题材、艺人、投资等资源性的比拼,连涉及票房和收视率的外部促销环节的争夺,都已变得赤裸裸了。
就以影视评论为例——过去的影评、剧评,多是在作品播映基本完毕后才在媒体上推出,兼有着行家品评和观众反馈的作用;现在则不然了:电影或剧集才刚播映,网络和平媒上早已铺满了大块小块的评论文字,大多是“上纲上线”的过头表扬,很像是预先准备的枪手稿件;连有些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批评文字,其不近情理、大公无私,也像是枪手的产品——来自竞争对手的。
舆论与影视作品的“共时发表”,甚至也影响到了众多媒体。我注意到现在的媒体约写评论,都是在档期的前半段,甚至开始前。一般说来,一部电影或者剧集,一旦进入到它档期的后三分之一,任你的评论写得再精到,主编和编辑也会觉得过时。今天的影视评论,与其说是要反映媒体、行家的眼光,抒写公众感受,还不如说是在为某部作品吸引更多的观众制造响动,服务于销售者的意味,远远超出了对消费者关切。
今天影视业的企宣战火,很容易让人想起十四五年前的流行乐坛,那时在唱片界,也曾掀起过一波又一波“乐评游戏”,唱片公司不仅雇枪手写评论,而且还花一定价钱在电台、电视台的排行榜上做手脚,为把自己的唱片和歌手推向市场至尊而做着不懈努力……可是怎么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市场一下子就陷入了低迷状态。
有无数的专业人士,把流行乐市场在过去15年间由盛转衰,归结为盗版行为对本土唱片业的伤害,以及网络免费下载对市场的冲击。这些理由都对,但都只说对了一部分——他们显然忘了,当初唱片业那场轰轰烈烈的付费乐评和付费打榜浪潮,给歌迷所带来的伤害。一场舆论攻势的掀起,或许可以让一张平庸的唱片突然间拥有惊人的销量,也可以让唱片公司一度收获到一位演出摇钱树,可一旦所有唱片公司都开始这么玩,行业的标准也就彻底陷落了。当消费者对“媒体推介”和“业内评价”产生怀疑,盗版和免费下载对生产者的杀伤力,才真正开始得到空前提升。我们现在看到的,发生在大片、热剧间的口碑之争,似乎正在重复当年歌坛的轨迹。
文艺产品的质量评判,因涉及到个人审美,历来有一个见仁见智的弹性空间。但弹性再大,也不等于可以肆意指鹿为马,或说白为黑。近十年来,不少大片导演或热剧制片人荣膺媒体焦点,不是因为其产品的高质量,而是因为他们太相信资本的力量,误以为资本不但会帮他们完成经济上滚雪球的游戏,也能通过收买言论,去抹杀和遮蔽消费者的民意。其实他们都忘了一点:买来的叫好声,通常都是有那么几嗓子脱离实际的高音的,而一旦不明真相的观众被枪手和媒体吊起了胃口,事后却发现是上足了一大当,那么欺骗者未来的“圈钱”事业,毫无疑问会受到影响。即便一两年看不出来,也总有惨败的一天。
而当整个行业,都开始在短视下,自作聪明把“收买叫好声”视作正规促销的一种手段时,遭到威胁的,恐怕就不是一两部影视作品了,那可是一个行业的生存环境!
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各种思想在电视上碰撞,电视如果能够成为多元的社会思想的容器,成为虽不宜提倡但真实存在的观念的出口,不仅有可能从此摆脱低俗的骂名,并可能会因为“不装”而继续获得大众喜爱。
电视即“真人秀”
此话可能绝对了。
准确点说,除了在电视里播放既成文本——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电视里的其他节目都可以叫做“真人秀”。
戏剧、电影、电视剧一般由职业演员扮演,加上故事情节虚构或至少经过艺术加工,所以是“假人秀”,电视只是其播放载体之一。真正属于电视自己的节目形态,到目前为止,只有“真人秀”。电视实在是非职业演员也即“真人”的大秀场。
宽泛些理解,就连电视新闻亦为“真人秀”。电视新闻,是主播在“秀”(主播是“真人”),所以美国常常以“主播名+Show”命名新闻节目。顺便说一句,“新闻联播”类节目不在这个理解范围内,它另说。
由于我国移植过来的诸多“真人秀”节目自《幸存者》(Survivor)起,至《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止,所以国内对“真人秀”的一般看法局限于普通人或各行当新秀的竞技类节目。
今年一开年,我们大饱眼福。先是看到湖南、江苏,接着又有浙江三家卫视的三个同类节目《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无疑都是“真人秀”(均移植自英国的《Take Me Out》)。
同样题材的节目其实十多年前就有,从引进的《非常男女》到模仿的《玫瑰之约》等等,全国不下几十个。但那时的节目形态还属于“脱口秀”。“脱口秀”至少先是广播的,并不属电视专有,故未能持续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明传媒找到自己独有形态的重要性。
现在这三个“真人秀”节目都不把竞技作为卖点了,但仍然是“秀”,人则更“真”即更普通。上“超女”“快男”或“幸存者”之类的节目,在歌唱、表演等技艺方面还真得有点小本事,至少也得在身体的灵巧性或力度上有胜出别人之处。而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秀”的几乎就是语言——谁不会说话啊——因此门槛极低。据说,《非诚勿扰》报名参加者已经可以排到2015年。
看上去,门槛是低了,但其实难度加大。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出现后,老媒介就成了新媒介的内容。比如有了电视,电影就成了电视的内容;有了文字,语言就成了文字的内容。那么语言的内容是什么呢?
恐怕可以说,语言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思想。
如此而已,也可以说,今年兴起的电视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其重要内容是思想。
还真是如此。看上述三档节目,围绕着婚恋交友这一主旨,多少思想多少观念在那里头“秀”啊,而焦点则相对集中于“郎财女貌”。
由于电视长期以来是个强势媒体,对其所传播信息的控制一向严格,如同“宁肯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说法,过去只有可能在电视剧里由“反面人物”嘴里说出,而今,也可以由“真人”“秀”出了。
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各种思想在电视上碰撞,电视如果能够成为多元的社会思想的容器,成为虽不宜提倡但真实存在的观念的出口,不仅有可能从此摆脱低俗的骂名,并可能会因为“不装”而继续获得大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