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年前,中国的贸易市场被外国洋枪火炮敲开;200年后,中国成为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在刚刚开放的中国银行业市场,我们似乎又看到了类似的“轮回”。这回,外国投资者不再是手拿洋枪火炮来抢市场,而是收益率可能高达50%的金融产品。
或许这种影响在外资银行QDII和中资银行QDII的产品竞争上,我们可以一窥端倪。在多家内资银行推出第一款QDII产品后便无下文的情况下,东亚银行的QDII产品却已经推至第4期。在人民币强烈的升值预期的大环境下,国内银行迟迟难以打开QDII产品的销路,但东亚银行在仅获批3亿美元购汇额度的情形下,首期QDII产品就取得1.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业绩。随后,东亚银行的第2款、第3款产品相继面市,第4款QDII产品目前正在发售当中。
据东亚银行深圳分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行首次投资境外的股票型基金的第3款QDII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了30%,仅深圳地区销售额就达到200万美元左右。目前东亚银行正在销售的第4款QDII产品预期收益率再创新高,高达50%。该行的理财经理表示,50%的预期收益率是根据这款产品投资的股票型基金过往几年的表现推测而来,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预期收益率,与国际大行摩根士丹利、美林突出的投资和资产管理能力有关,这款产品所投资的股票组别包括摩根士丹利亚洲房地产基金、美林世界金融基金等。
在相当一部分外资银行都有各类与国际金融市场挂钩的衍生金融产品,其收益率大多在10%以上,如汇丰银行推出的一种“连动式债券”产品,该产品的回报与一篮子货币相对于美元的表现相挂钩,从而在一个投资期内为中国投资者提供高达18%的回报。试问一下,当前哪家中国的银行机构可以给它的客户提供如此高的投资回报?
在当前的中国,每年持续以千亿美元计算的顺差,持续两位数增长的货币供应量(M2),不断上涨的房价、股价,还有艺术品价格,以致外国投资者喊出了购买包括垃圾在内的一切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金融业已经走上了一列快速前进的开放号列车,难以回头。这对中国既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样也是巨大的风险。最起码,金融产品的“大爆炸”时代,储蓄分流的影响,就近在咫尺。
1985年,美国拥有百年垄断地位的银行,开始遭遇其他大企业的挑战,银行资金分流严重,短短20年时间,银行从垄断金融资产的90%以上,迅速下滑到今天只占有私人银行业个人金融资产的27%,38%的股票资产和35%的保险资产。银行从一个持续了一百年的对所有现金金融的垄断者,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承担支付功能的、只占整个金融资产1/4左右的经营者。中国银行面临的同样挑战,正在眼前。
为应对这种变化,中国银行业必须反击。走向国际化、开拓产品、财务咨询、企业重组、企业融资、银行贷款、杠杆和高收益融资等等,并购保险和证券业的资产,同时提供高增值的中间业务、结构性、跨境性、批发性的新产品,将是中国银行业不得不走的道路。
或许这种影响在外资银行QDII和中资银行QDII的产品竞争上,我们可以一窥端倪。在多家内资银行推出第一款QDII产品后便无下文的情况下,东亚银行的QDII产品却已经推至第4期。在人民币强烈的升值预期的大环境下,国内银行迟迟难以打开QDII产品的销路,但东亚银行在仅获批3亿美元购汇额度的情形下,首期QDII产品就取得1.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业绩。随后,东亚银行的第2款、第3款产品相继面市,第4款QDII产品目前正在发售当中。
据东亚银行深圳分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行首次投资境外的股票型基金的第3款QDII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了30%,仅深圳地区销售额就达到200万美元左右。目前东亚银行正在销售的第4款QDII产品预期收益率再创新高,高达50%。该行的理财经理表示,50%的预期收益率是根据这款产品投资的股票型基金过往几年的表现推测而来,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预期收益率,与国际大行摩根士丹利、美林突出的投资和资产管理能力有关,这款产品所投资的股票组别包括摩根士丹利亚洲房地产基金、美林世界金融基金等。
在相当一部分外资银行都有各类与国际金融市场挂钩的衍生金融产品,其收益率大多在10%以上,如汇丰银行推出的一种“连动式债券”产品,该产品的回报与一篮子货币相对于美元的表现相挂钩,从而在一个投资期内为中国投资者提供高达18%的回报。试问一下,当前哪家中国的银行机构可以给它的客户提供如此高的投资回报?
在当前的中国,每年持续以千亿美元计算的顺差,持续两位数增长的货币供应量(M2),不断上涨的房价、股价,还有艺术品价格,以致外国投资者喊出了购买包括垃圾在内的一切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金融业已经走上了一列快速前进的开放号列车,难以回头。这对中国既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样也是巨大的风险。最起码,金融产品的“大爆炸”时代,储蓄分流的影响,就近在咫尺。
1985年,美国拥有百年垄断地位的银行,开始遭遇其他大企业的挑战,银行资金分流严重,短短20年时间,银行从垄断金融资产的90%以上,迅速下滑到今天只占有私人银行业个人金融资产的27%,38%的股票资产和35%的保险资产。银行从一个持续了一百年的对所有现金金融的垄断者,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承担支付功能的、只占整个金融资产1/4左右的经营者。中国银行面临的同样挑战,正在眼前。
为应对这种变化,中国银行业必须反击。走向国际化、开拓产品、财务咨询、企业重组、企业融资、银行贷款、杠杆和高收益融资等等,并购保险和证券业的资产,同时提供高增值的中间业务、结构性、跨境性、批发性的新产品,将是中国银行业不得不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