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性;持续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11)03-0050-0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主动发表意见,说明自己的看法,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靠后天的培养和引导才能获得。
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在情感教育中,教师更具主导地位,他对学生良好的情感表现、积极的情感品质的开发具有示范、感染和促进作用。教师把自己对学生热爱的感情,准确地、及时地传递给他们,他们就会将老师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不断内化,从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内驱力,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学生在感受到老师诚挚的爱时,便会心情舒畅,产生一种安全感、理智感和道德感。进而对老师由衷的信赖。再者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漠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也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兴趣的形成和巩固,要建筑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要利用各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意义,进而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把语文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国家建设、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为自己学不好语文而内疚、自责,从而激发学好语文的动机,使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以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如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善于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主动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情感和美感作用,并辅之以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和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于启发性的提问、清晰美观的板书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你上的语文课,喜爱语文课,学语文的兴趣也将会日益形成和加深。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机会,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兴趣。如组织学生出小组墙报、班级黑板报、办手抄报、讲民间故事、成语接龙、答记者问竞赛等。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长和优势,有的字写得清楚工整,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要让他们尽情发挥语文的点滴特长。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并与其他同学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当学生要完成一项任务之前,教师要估计到他们会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热忱的启发式的指点和帮助。
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时的语言美。语言美除普遍使用谦语、敬语外,还应在教育学生时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说话的语气。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如果你的口气强硬,他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跟你对着干,那就达不到教育和提醒的效果,也可能导致学生讨厌老师,讨厌这门课。同样的话,因语气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用诚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样,课外也应该注意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
鼓励质疑,强化独立阅读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从心理学上讲,就是刺激、反应的联系过程。这是启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的好方法。但学生的认知过程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要设法为学生的生疑搭桥铺路,创设情境,从而使教师的问逐步过渡到学生的问上去。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方法很多,除了教师提问的示范引路,以及现身说法由浅入深的不断指导外,紧扣教材的训练重点、难点和篇章结构进行导疑、激趣,指导学生寻求事物的因果关系,注意发现课文中表现的矛盾,抓住课文中主要的或关键性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都是一些较好的方法。在备课时,要尽量预测到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思维活动,做到有备无患。对预先没想到的问题要冷静分析判断,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有价值的问题要加以分析讨论,以发展学生思维;对没有价值的问题,更进行适当解释指导,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课外解决。
课内外联系,促进学习兴趣的延续。教学过程中很注意使用巧妙的结尾来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激发出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内作业的继续,它的作用在于巩固和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好的课外作业,不仅能促进学习兴趣的保持和延续,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外作业的设计既要同学生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又要有利于学生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同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差异性、层次性的课后作业,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之中完成学习任务,在实事求是的纠谬匡正中调动学习兴趣,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不仅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成果,而且能使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日常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运用知识,训练技能。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学生及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起再学习的兴趣来。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以激发并长期培养与巩固的。让学生自己喜欢这门功课,自己去琢磨、去钻研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高中语文教学更要重视这一点,充分发掘各类教学因素的兴趣点,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的兴趣力,采取有效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度,达到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性;持续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11)03-0050-0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主动发表意见,说明自己的看法,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靠后天的培养和引导才能获得。
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在情感教育中,教师更具主导地位,他对学生良好的情感表现、积极的情感品质的开发具有示范、感染和促进作用。教师把自己对学生热爱的感情,准确地、及时地传递给他们,他们就会将老师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不断内化,从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内驱力,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学生在感受到老师诚挚的爱时,便会心情舒畅,产生一种安全感、理智感和道德感。进而对老师由衷的信赖。再者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漠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也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兴趣的形成和巩固,要建筑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要利用各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意义,进而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把语文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国家建设、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为自己学不好语文而内疚、自责,从而激发学好语文的动机,使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以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如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善于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主动创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情感和美感作用,并辅之以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和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于启发性的提问、清晰美观的板书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你上的语文课,喜爱语文课,学语文的兴趣也将会日益形成和加深。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机会,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兴趣。如组织学生出小组墙报、班级黑板报、办手抄报、讲民间故事、成语接龙、答记者问竞赛等。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长和优势,有的字写得清楚工整,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要让他们尽情发挥语文的点滴特长。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并与其他同学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当学生要完成一项任务之前,教师要估计到他们会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热忱的启发式的指点和帮助。
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时的语言美。语言美除普遍使用谦语、敬语外,还应在教育学生时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说话的语气。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如果你的口气强硬,他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跟你对着干,那就达不到教育和提醒的效果,也可能导致学生讨厌老师,讨厌这门课。同样的话,因语气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用诚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样,课外也应该注意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
鼓励质疑,强化独立阅读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从心理学上讲,就是刺激、反应的联系过程。这是启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的好方法。但学生的认知过程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要设法为学生的生疑搭桥铺路,创设情境,从而使教师的问逐步过渡到学生的问上去。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方法很多,除了教师提问的示范引路,以及现身说法由浅入深的不断指导外,紧扣教材的训练重点、难点和篇章结构进行导疑、激趣,指导学生寻求事物的因果关系,注意发现课文中表现的矛盾,抓住课文中主要的或关键性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都是一些较好的方法。在备课时,要尽量预测到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思维活动,做到有备无患。对预先没想到的问题要冷静分析判断,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有价值的问题要加以分析讨论,以发展学生思维;对没有价值的问题,更进行适当解释指导,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课外解决。
课内外联系,促进学习兴趣的延续。教学过程中很注意使用巧妙的结尾来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激发出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内作业的继续,它的作用在于巩固和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好的课外作业,不仅能促进学习兴趣的保持和延续,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外作业的设计既要同学生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又要有利于学生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同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差异性、层次性的课后作业,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之中完成学习任务,在实事求是的纠谬匡正中调动学习兴趣,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不仅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成果,而且能使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日常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运用知识,训练技能。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学生及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起再学习的兴趣来。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以激发并长期培养与巩固的。让学生自己喜欢这门功课,自己去琢磨、去钻研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高中语文教学更要重视这一点,充分发掘各类教学因素的兴趣点,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的兴趣力,采取有效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度,达到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