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改实施中的难点及对策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方针一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主线,并围绕这一主线进行了重视探究性学习、设立选修课、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等课程改革措施,笔者就这些措施在实施当中的几个突出难点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
  
  高中语文课改之后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从必修课方面讲,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阅读鉴赏能够使学生在精神层面充实思想、提高认识、完善人格,能够加深他们对周围社会、自然的思考和认识。文本作为现代人主要沟通交流的载体,要求阅读者有独立理解和解读它的能力,必修课程中着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锻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建立起清晰的思路,敏锐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最重要的是根据语境建立自己对于文章的评价标准,并主动进行合理的阐发与质疑。表述交流则侧重在对汉语言文学的实际应用方面,在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获得使用语言的能力之后,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和思考结论准确且合情合理地形成文字是课改更深入的目标。
  从选修课方面讲,陶冶性情与联系生活的目标具体落实在课改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当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其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和文化论著研读是属于扩展高中学生文学视野,培养他们细腻感知能力和高尚道德情操的,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较强;新闻与传记和语言文字应用由鼓励学生了解相应的语言使用规范,不仅帮助他们获取大量的信息,更有益的在于使其了解相关文体的写作知识并进行写作实践。
  
  二、课改实施中的难点及对策
  
  1 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课改当中是有难点存在的,最突出的应该是高中语文教育希望达到的目标和当前高考应试选拔人才的矛盾。作为语文教育,课改的目标是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这里提到的整体是指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地自己或与人交流来探究学习知识的习惯。换言之就是除了一定范围的知识积累之外,应当重视对学习习惯的培养。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绝大部分的高中学生是必然要进行学业的进一步深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高考。在高考必须掌握的几门知识当中,语文属于较易掌握并相对容易达到考试要求的一门,这就使学生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较少重视对这门学科的投入。从教师方面来说,考虑到学生所面临的升学前景,也会按照高考对语文知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进而无法达到课改所预期的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习惯与审美能力的目标。
  解决这一突出难点,教师需要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尤其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分别进行语文素质的培养,程度较好的学生可适当介绍其阅读文学艺性较强的作品,程度较差的学生则要在保证完成高考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以教师为主导的解释性阅读,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进一步向课改所提出的目标迈进。当然,这一方法要求高中语文教师不仅对新的语文课程十分熟悉,更要对每位学生的语文程度有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
  2 课改的一大特点,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实际情况在学校所开设的各种可选修课程中自主选择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无疑是有助于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在与高中学生的交流当中不难发现,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无法做出正确的估计,而要求他们在目前的学习环境与学习压力下对所有选修课程有所了解是不太现实的。这就有可能产生一些矛盾: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興趣、能力和课程情况,学生在选修之后发现对所选课程缺乏兴趣或没有能力学习。
  对于这一难点,除了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熟悉新的语文课程,了解把握每位学生的语文程度之外,还要注意对选修课程进行归纳与解释。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整体上去分析选修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将不同难度和深度的内容归纳成类,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分类教学,并在学生对选修课进行选择之前,把每类课程的内容导向与学习目标做一个深入浅出、清楚明白的介绍,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因为对自己的兴趣与能力估计不足,或因为对所面对的选修课程不了解而影响选修课的学习,造成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双重浪费。这样,课改提出的构建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才能有保障地真正落到实处。
  3 评价新体系的建立是这里要谈的又一个难点。为适应新的时代与社会状况,教育需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这是适应教育自身的发展趋势,也是符合学生切身利益的。传统教育,分数的高低是教学优劣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清楚明了,十分利于将学生划分成类。然而清楚明了的标准未必是正确的标准,仅仅依靠分数来选拔人才的机制早已引起了社会对教育评价体系的广泛质疑。新的评价体系如建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成长记录袋”,或自评加外评方式都是十分可取的。而这些理论上可取的新评价体系在目前建立起来却面临许多实际困难。我们在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方面并不缺乏好的设想与已经成型的方案,然而在目前的教育机制下要用一种全面、耗时、有弹性的评价标准来取代原来清楚明了的评价标准,是有相当难度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高中教育之后继续深造渠道的形成,使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了很大改变。此外,用人单位对选用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视,恰恰是与新的教育评价体系一脉相承的。在考生人数众多的地区,也许形势仍然不令人满意,或接受新评价体系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作为考试之外的更科学评价学生的标准应当被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当然,这是以教育工作者的首先认同与积极传播为前提的。
其他文献
痔是一种最常见、多发的肛肠疾病,约占肛肠疾病的90%,男女皆得。我科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优,治愈率98%以上。为使手术获得更好的疗效,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和术后痛苦,早日恢复健康,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摘要 目的:分析目前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方法:输液前实行编号、姓名双核对机制;输液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结果:使安全隐患渐渐减少,从而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开展儿科门诊输液专业化管理能提高服务质量,消除输液存在的隐患。  关键词 婴儿 输注 静脉内 门诊医疗    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8.152  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湿邪有内、外之别,外湿为外感之湿邪,内湿为脾虚失运、肾虚不固所致。笔者主要从脾虚、肾虚、湿邪三方面入手治疗,自2005年以来治疗91例,总有效率96.7%。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91例治疗对象,临床以妇女阴道内流出的带下量多,绵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