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国治病
2011年10月,12岁的女儿来到新西兰留学读初中,我放弃了医生的工作,以陪读妈妈的身份一同前往。
原来总听人说,新西兰人的生老病死都被国家包了,可是在新西兰呆久了,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地华人和中国移民都很少生病,但一旦得病,却总是不远万里地回中国看,我觉得他们真是太小题大做。直到有一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新西兰总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但特别潮湿,所以这里的人80%以上都有关节炎或风湿病。
我和女儿来这里一年后,也因为潮湿生了病。我俩的皮肤都变得红肿瘙痒。我多次去医院,还在医生的建议下验了血,可他们始终说不出皮肤过敏的原因。前前后后治疗了大半年,没有一点好转,最后,我们趁着回国探亲的机会到国内的医院来看。
在医院抽血化验时,我才猛然发现国内的医疗设备比新西兰不知要高级多少倍。新西兰验血只能验出几十种指标,而国内医院一下子就能验出几千种。一个普通医院的门诊医生很快就通过验血结果告诉我们病因:你和女儿的皮肤病是因为吃羊肉过敏导致。
事后回想,因为新西兰的羊肉既鲜美又便宜,我们几乎把羊肉当成主食了。戒了一段时间羊肉后,我们的皮肤病果然好了。
茱莉亚·张是我们在新西兰最要好的朋友,2012年圣诞她带一家人去新西兰裴济岛旅行。从裴济回来后,她说她在海边玩的时候,手和腿被虫子咬了。
茱莉亚·张说的话我们当时都没在意,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事情变得相当严重。她发现手指离伤口不远处有黑色凸起,而且那黑色凸起还可以移动。她在一家私人医院开刀取出来一根两厘米长的血红色线,医生也说不清取出来的是什么虫子。
没过几天,茱莉亚·张的脚也出了同样的症状。可医生说目测看不到,就没管她。这之后她可就惨了,因为她的很多血管在变粗,她疼痛不已,饱受折磨。
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医生愿意为茱莉亚·张身体里的虫子深究一下,所有医生都只是照本宣科,遇到不懂的问题,清一色放弃。他们惜时如金,不愿意多谈一句有关疾病的问题。他们说那是耽误别人的时间,浪费纳税人的钱。可是一旦談起高尔夫、划船、旅游,他们一定没完没了。
实在没有办法,茱莉亚·张只能放弃新西兰的免费医疗和保险,回到中国住院治疗。
艰难的B超
因为在国内曾是专业医生,我注意到了越来越多新西兰的医疗隐患。首先,因为是免费医疗,所有的医生都想尽办法为国家节省成本。比如说,在中国医院非常常见的B超,想在新西兰做却比登天还难。
女儿的老师琳达说她有点胸闷气喘,有一次咳嗽还咳出了一点血丝。新西兰的医生说这是小问题,但按我在国内的行医经验看,咳血并非小事。在我的强烈建议下,琳达找医生要求做B超,所有的医生都不给她开B超单,一直到她给医疗管理部门写信才实现了做B超这一简单心愿。B超的结果是琳达得了肺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
来新西兰没多久,我就发现新西兰耳聋的人特别多,当时没多想,可是一个中国留学生斯蒂芬在网站上发的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斯蒂芬有一次用国内带的金属挖耳勺掏耳朵,掏右耳时不小心戳深了,他当时就觉得有点疼,估计是划伤了耳膜。斯蒂芬知道如果耳膜刮伤,过一段时间自己会愈合,所以没想过去医院。
正巧过了两天,斯蒂芬感冒咳嗽,在看医生的时候,他顺便把耳朵的问题跟医生讲了一下。医生只简单看了一下,便给他开了一种滴耳药液。
斯蒂芬按医嘱每天滴药水在耳道里,结果两天之后,右边耳朵开始出现高频率幻响。用药六天后,斯蒂芬耳朵里的幻响就像火车轰鸣。斯蒂芬又去看医生,另一个医生发现他的耳朵里全是黄色的脓,又给他开了些其他药。
几个月后,斯蒂芬的情况恶化到让他想自杀的程度,他的耳朵里始终有锯钢条一样的声音,无休无止,他几乎无法睡眠。
斯蒂芬的网帖引起了我的关注。作为医生,我仔细研究了斯蒂芬提到的“新霉素滴耳液”才发现,这药在中国和国际上都是禁药,它对内耳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可是在新西兰,它没被禁止,而且经常出现在处方上。
后来斯蒂芬写信将此事原委告诉了医疗管理部门,希望能引起重视,让更多的人少受毒害,可是,他的信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我想,斯蒂芬的父母也许像我一样,为了子女的健康和前途送他来到了新西兰,可没想到,他们的儿子却带着巨大的心灵伤痛和身体残障又重新回了中国。
在新西兰,我最大的感慨是:虽然新西兰自然环境对健康有益,并有着相对成熟和严格的医疗体制,但这里绝对不是天堂,甚至论起医疗技术和医生的经验,还远远不如国内。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2011年10月,12岁的女儿来到新西兰留学读初中,我放弃了医生的工作,以陪读妈妈的身份一同前往。
原来总听人说,新西兰人的生老病死都被国家包了,可是在新西兰呆久了,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地华人和中国移民都很少生病,但一旦得病,却总是不远万里地回中国看,我觉得他们真是太小题大做。直到有一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新西兰总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但特别潮湿,所以这里的人80%以上都有关节炎或风湿病。
我和女儿来这里一年后,也因为潮湿生了病。我俩的皮肤都变得红肿瘙痒。我多次去医院,还在医生的建议下验了血,可他们始终说不出皮肤过敏的原因。前前后后治疗了大半年,没有一点好转,最后,我们趁着回国探亲的机会到国内的医院来看。
在医院抽血化验时,我才猛然发现国内的医疗设备比新西兰不知要高级多少倍。新西兰验血只能验出几十种指标,而国内医院一下子就能验出几千种。一个普通医院的门诊医生很快就通过验血结果告诉我们病因:你和女儿的皮肤病是因为吃羊肉过敏导致。
事后回想,因为新西兰的羊肉既鲜美又便宜,我们几乎把羊肉当成主食了。戒了一段时间羊肉后,我们的皮肤病果然好了。
茱莉亚·张是我们在新西兰最要好的朋友,2012年圣诞她带一家人去新西兰裴济岛旅行。从裴济回来后,她说她在海边玩的时候,手和腿被虫子咬了。
茱莉亚·张说的话我们当时都没在意,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事情变得相当严重。她发现手指离伤口不远处有黑色凸起,而且那黑色凸起还可以移动。她在一家私人医院开刀取出来一根两厘米长的血红色线,医生也说不清取出来的是什么虫子。
没过几天,茱莉亚·张的脚也出了同样的症状。可医生说目测看不到,就没管她。这之后她可就惨了,因为她的很多血管在变粗,她疼痛不已,饱受折磨。
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医生愿意为茱莉亚·张身体里的虫子深究一下,所有医生都只是照本宣科,遇到不懂的问题,清一色放弃。他们惜时如金,不愿意多谈一句有关疾病的问题。他们说那是耽误别人的时间,浪费纳税人的钱。可是一旦談起高尔夫、划船、旅游,他们一定没完没了。
实在没有办法,茱莉亚·张只能放弃新西兰的免费医疗和保险,回到中国住院治疗。
艰难的B超
因为在国内曾是专业医生,我注意到了越来越多新西兰的医疗隐患。首先,因为是免费医疗,所有的医生都想尽办法为国家节省成本。比如说,在中国医院非常常见的B超,想在新西兰做却比登天还难。
女儿的老师琳达说她有点胸闷气喘,有一次咳嗽还咳出了一点血丝。新西兰的医生说这是小问题,但按我在国内的行医经验看,咳血并非小事。在我的强烈建议下,琳达找医生要求做B超,所有的医生都不给她开B超单,一直到她给医疗管理部门写信才实现了做B超这一简单心愿。B超的结果是琳达得了肺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
来新西兰没多久,我就发现新西兰耳聋的人特别多,当时没多想,可是一个中国留学生斯蒂芬在网站上发的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斯蒂芬有一次用国内带的金属挖耳勺掏耳朵,掏右耳时不小心戳深了,他当时就觉得有点疼,估计是划伤了耳膜。斯蒂芬知道如果耳膜刮伤,过一段时间自己会愈合,所以没想过去医院。
正巧过了两天,斯蒂芬感冒咳嗽,在看医生的时候,他顺便把耳朵的问题跟医生讲了一下。医生只简单看了一下,便给他开了一种滴耳药液。
斯蒂芬按医嘱每天滴药水在耳道里,结果两天之后,右边耳朵开始出现高频率幻响。用药六天后,斯蒂芬耳朵里的幻响就像火车轰鸣。斯蒂芬又去看医生,另一个医生发现他的耳朵里全是黄色的脓,又给他开了些其他药。
几个月后,斯蒂芬的情况恶化到让他想自杀的程度,他的耳朵里始终有锯钢条一样的声音,无休无止,他几乎无法睡眠。
斯蒂芬的网帖引起了我的关注。作为医生,我仔细研究了斯蒂芬提到的“新霉素滴耳液”才发现,这药在中国和国际上都是禁药,它对内耳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可是在新西兰,它没被禁止,而且经常出现在处方上。
后来斯蒂芬写信将此事原委告诉了医疗管理部门,希望能引起重视,让更多的人少受毒害,可是,他的信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我想,斯蒂芬的父母也许像我一样,为了子女的健康和前途送他来到了新西兰,可没想到,他们的儿子却带着巨大的心灵伤痛和身体残障又重新回了中国。
在新西兰,我最大的感慨是:虽然新西兰自然环境对健康有益,并有着相对成熟和严格的医疗体制,但这里绝对不是天堂,甚至论起医疗技术和医生的经验,还远远不如国内。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