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学视角的乡村旅游与乡村农业发展策略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地理学视角看待乡村旅游与乡村农业的发展,可以为我国乡村发展策略调整提供更多的思路。基于此,从乡村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乡村旅游业与乡村农业的发展思路,指出目前乡村旅游的建设原则,论述未来美丽乡村建设的定位,以提高旅游经济与农业发展的结合性,推动乡村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地理学视角;乡村旅游;乡村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F59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71
  2020年,各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都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人员依照十三五期间的乡村旅游政策以及乡村农业的多样化发展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地理学的视角看待农村经济的发展,强化水农林牧副渔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可以打造多元化乡村经营模式,促进美丽乡村规划战略的实现。
  1 地理学视角下乡村旅游与乡村农业发展概述
  1.1 地理学视角下的乡村规划
  地理学视角就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一项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就是了解事物的位置与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因果关系、地理过程、空间相互关系、人地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关系,论述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以及人与地的协调关系。建设美丽乡村、规划乡村的发展建设,统筹乡村旅游和乡村农业,要在地理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着力于乡村景观资源、人文社会经济资源的协同性构建,了解乡村的地域结构、基本特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开展一种系统性研究。20世纪30年代之后,地理学研究视角在我国的各项事物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农村以及城市地区的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十四五发展背景下,通过乡村地理学视角研究乡村的美丽建设也具有长远性作用[1]。在未来,从地理学的视角切入乡村聚落经济、土地使用、乡村与城镇的二元关系以及建成乡村景观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价值。
  1.2 基本建設原则
  1)在地理学视角之下,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遵循农民基本利益保护的原则,只有满足农民这个利益主体的要求,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进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推进,才能够彰显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拉进乡村旅游与乡村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产业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要保障农民的需求,稳固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适度推进土地流转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构建大农业,创建良好的农村人文环境。
  2)在地理学视角下,美丽乡村政策应该遵循综合性原则,既要考虑到农业的发展协调性,也要考虑到旅游经济对于乡村发展的作用,从实践操作保障的角度出发,构建起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从而提高农村的人均水平,改善农民的综合生活质量。既要构建和强化旅游资源一体化,也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通过有关统筹规划等方法,辅助政府顺利创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避免旅游与农业两张皮的现象,避免行政拖延、工作重合、落实效率低等问题。
  3)在地理学视角之下,建设美丽乡村,还要遵循区域统筹性原则,做好全面的地理结构调查、环境保护调查、农业发展调查以及生态资源旅游调查。更加合理地应用公共产品来配件现代化运转体系,如交通运转体系、物流运转体系、仓储运转体系以及培训技术运转体系等,使得乡村地区的财政收入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投资与建设,提高美丽乡村政策的动态化水平。
  2 乡村旅游与乡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目前的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存在明显的两张皮现象,各地区的政府在规划乡村发展中,并没有统筹规划、战略布局,也没有依照地区的特色发挥出应有的效应。很多地区只是依照其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熟套路来建设自己的发展网络,没有突显当地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展现出了同质化的建设问题,形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农民建设积极性的提升。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对乡村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经济发展本质上不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无法全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一些地区盲目引进市场运作的方式来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但是这种方式也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造成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以及传统资源的破坏,不能够突显美丽乡村建设的综合性效果[2]。
  3 地理学视角下乡村旅游与乡村农业统筹发展的对策
  3.1 坚持优化布局,实现城乡统筹
  3.1.1 扩大美丽乡村建设的覆盖面积
  乡村旅游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本质都是为了美丽乡村建设而服务,在乡村地理学的要求之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与一个地区的公共设施、人口、城乡产业相契合。例如,浙江省的乡村在挖掘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就对标上海、杭州、宁波、无锡、南京等重要城市,分析这些地区城市居民的实际诉求,安排了相应的自驾游线路。这种自驾游线路突破了传统的农家院一体化旅游模式,增添了旅游特色,各个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将资金投入农家院打造、农家菜开发上,而是建设了5个大型的自驾项目、集中营露营基地。依照这些乡村的青山绿水,营造了4条精品旅游线路。这样别具一格的发展方式,可以利用杭州大湾区泛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资源、汽车建设一个特色的发展路径,突显这些农村地区的民族风情、传统文化,从而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该地区在建设上还将千岛湖的野生鱼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产品旅游纪念品,每一个来到这个地区进行自驾游的游客,都可以带回一条鲜活包装的千岛湖野生鱼。这种综合发展的模式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以农业作为基础持续发力,整合了原有的乡村建设,突显了别具一格的地理发展思路。
  3.1.2 挖掘资源创新机制
  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农业资源整合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人本位的思想,而是以资源或资本作为本位。这种思想夸大了政府投入的价值,而忽视了社会参与的力量。1)在未来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引导民众在整个过程中全情投入,发挥政府、企业、民众三驾马车的协调带动作用,改变单一的资金筹措渠道,让更多农民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例如,吸纳村民的力量,让村民以技术入股、土地入股、房屋入股以及产业入股的方式,加入当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每一个居民都可以成为当地旅游山庄的一份子,贡献自己的劳动力、智力或是其他产业的资源优势,统筹资金规划,推动农业和旅游业的两相结合。通过这种建设方式,每一个居民都可以安居乐业,充分就业,对于乡村的优雅环境以及打造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2)在发展过程中,各地方政府还要注重统筹布局,因地制宜发挥出示范效应,重视设计、重视规划、重视建设,突出设计思维和应用模式,强调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例如,沈阳市造化乡在建设过程中,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整合搭建作为该地区旅游经济的协同带动推手,介绍了多个旅游资源数据库,利用国家给出的利好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化科技旅游小镇,承办了多次相关的数据展销会议,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3]。   3.2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层层推进
  3.2.1 突出节点村、精品村景观带的打造
  在现代旅游发展中,要注重农村的绿色生态管理,突出美丽乡村这个理念。发展经济并不是以破坏资源为前提的,发展经济的目的恰恰是保护资源,促进资源的有利开发。1)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得所有的农民都可以意识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互为推手,可以互相促进。立足于各村现有的资源和文化优势,打造一个宜游、宜业、宜居的综合文明生态小镇。这样层层推进的战略计划,可以保护农村地区现有的资源,又不会损害未来的经济发展。形成一个具有内驱性的动力网络,吸纳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2)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于特色化定位,以村组织和村民为主要的开发集体,邀请更多的专家和科学家进入战略开发过程中献言献策。
  3.2.2 拓展旅游发展思路
  从地理视角来看,要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挖掘相关的特色才是未来发展的思路。1)在发展建设上,要从农村的人居环境入手,结合当地的农业资源和技术环境,大力开展整洁乡村、现代乡村和宜居乡村的建设,使农民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序推进重点项目落地[4]。以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在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下,推进重点项目的转型和升级,挖掘农业的特色文化,如孝文化、耕读文化以及传统的音乐文化、美术文化、艺术文化。2)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要创新思路,拓展资源,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规划,而要更加广泛地听取意见和建议,推动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的创新。
  4 结语
  从地理学视角下看待乡村旅游与乡村农业的建设,需要整合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强化责任意识,重视生态保护,始終深入挖掘农村旅游的特色资源,并以旅游资源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以及产业的升级。
  参考文献:
  [1] 谭雪兰,蒋凌霄,王振凯,等.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国乡村贫困:源起、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06):913-923.
  [2] 陶伟,蔡浩辉,廖健豪.粮食地理学视角下乡村本土农业的社会建构:元阳哈尼梯田稻作系统案例[J].地理科学,2020,40(04):637-645.
  [3] 曾艾依然,张茵.乡村旅游艺术介入:基于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视角的模式探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4):25-33.
  [4] 周思悦,申明锐,罗震东.路径依赖与多重锁定: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乡村建设解析[J].经济地理,2019,39(06):183-190.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电导仪作为一次检测元件,在整个生产控制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阐述了电导仪的检测原理、在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一些改进措施。电导仪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摘 要:实践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最基本的技能。教学要从重视理论向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为农村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大胆尝试、自主创业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发展的一个方向,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创业提供技术支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果树园艺专业的教学模式要进行彻底改变,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管理技术,切实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服务。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果树园艺 理论实践相结合 
近日,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正式公布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以下简称“大学生公益奖”)获奖名单。作为大学生公益界的年度盛事,本届大学生公益奖共吸引了来自55座城市、130
为了降低某品牌蒸发器型腔的成型压力和成本,并防止飞边,该文利用塑料成型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软件Moldflow对其进行6种方案的可行性分析,通过计算机的数值模拟,经过分析比较6种工
当前全球经济交织着需求疲软、全球一体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种因素。在此变幻的经济格局中,橡塑行业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在华丽开启的“CHINAPLAS2017国际橡塑展”上,领
运用文献学分析技术,对毛竹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学统计分析,总结当前毛竹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毛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了促进毛竹产业化发展
结合工程实例,基于S3C4510B微处理器,构建以DM9161为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低功耗、高速硬件电路;在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上实现网络通信的程序编写,对于网络通信在嵌入式设备
介绍现今最流行的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24E1与具有相关运算功能的特殊芯片TMC2023的性能特点;阐述信号处理当中的相关运算理论,并将该理论与以上述两个芯片为核心的电路结合,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