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统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m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计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一种边缘学科,常作为经管类专业解构经济社会的工具,是本科生必修的重要课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统计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经管类专业的本科生更好地应用统计学课程知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鉴于此,针对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课程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可操作的、科学的经管类本科生统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本科生;统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10-0014-03
  統计学是一门搜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是一门逻辑连续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科交叉的边缘学科[1]。统计学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被广泛使用,常作为经管类专业解构经济社会的工具,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传统统计学主要是通过采用统计模型,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基本以结构数据为主要处理对象。在大数据背景下,处理对象不再是样本数据,而是总体数据,这就要求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具备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和专业统计软件的应用,更应当掌握数据真伪判断和甄别的能力,即数据挖掘能力。对于经管类专业本科生来说,学习统计学还应突出经管类专业的特点,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依据,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创新人才”[2]。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培养具有扎实经济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并善于创造性地解决经济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鉴于大数据时代的冲击及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课堂中汲取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经济与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单纯地把统计学当成一门理论学科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3],也就是说对于掌握统计学知识而言,统计学知识的应用更为重要。
  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基础,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桥梁[4]。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向,这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是采用期末一次性闭卷笔试,加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的百分制考核方式。这种考核评价方法对于统计学这类课程而言,重理论轻应用[4],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平时成绩在考核中主观评定占主要部分,与学生所需掌握的能力有所脱节,不具有考核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结旨在构建可操作性强的、科学的经管类本科生统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本科生能力培养,使其成为经管类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统计学课程学生评价体系。AHP是一种决策分析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萨泰(T.L.Saaty)提出,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问题。AHP是一种简单、灵活、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5],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层次和若干个因素,对于同一层次的各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最后得到各层次相对于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6-7]。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传统统计活动主要程序包括统计设计以及数据搜集与分析。统计设计指的是把实际的研究问题抽象成一个统计问题;数据搜集是根据目的收集符合要求的数据并做简单处理;而数据分析是指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寻找数量关系与规律,并以有效的方式呈现。传统统计学主要以概率论、非全面调查、抽样推断等方法处理体量小的结构化数据,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弱化了这部分能力,却强化了数据真伪判断和甄别的能力,即数据挖掘能力。针对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结合对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统计学课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将统计活动要求能力表现在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平时表现考核三个维度,构建可操作性强、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考核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1.理论考核。统计学是经管类专业解构经济现象的工具,而统计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数理推导能力、数据处理与展示、软件结果分析解读是抓手。虽然经济学专业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更偏向于应用,但切莫走入“唯操作”的误区。尽管其不需要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掌握大量复杂的统计学知识,但仍然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学习统计学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有利于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存在的优缺点,有利于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解读,更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所以我们将理论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2.实践考核。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对统计学的学习更应该注重知识的应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当然,实践能力的考核应当突出经管类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完整的统计活动实践是考核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按照统计活动程序,我们将实践能力拆分为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统计问题的能力、搜寻相关资料、软件应用、综合表达的能力。
  3.平时表现考核。在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中理论与实践都很重要,但是单纯通过一次理论与实践的考核依然不足以考核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鉴于学生的异质性,我们设置平时表现考核维度作为补充,对学生学习进行督促。平时表现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努力程度,侧面反映了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筛选
  以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课程特点以及现有学术研究与个人认知基础为依据,得到以上评价指标体系。为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本文采取专家法请相关专家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筛选。共发放问卷6份,调查对象是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统计学课程的专家,表2中每个指标都有非常重要(5分)、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较不重要(2分)、很不重要(1分)五个选项,要求专家对每个指标评分。评分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重要程度均值为4.16分,标准差为0.57分。以均值减去标准差为基准(4.16-0.57=3.58),将重要程度平均得分低于此基准的评价指标删除。数理推导能力(A3)和参与讨论情况(C2)两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平均得分低于所定基准,予以删除。经管类本科学生文理兼收,部分学生数学功底薄弱,本科阶段对数理推导能力要求并不高,所以剔除这一指标;对于本科生而言,参与讨论相对不重要,加之很难对讨论质量进行衡量,故予以删除。   二、实证分析
  调查对象为山西师范大学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统计学高级职称教师5名。计算出所有被调查者给出的相对重要性得分均值,参考取值表选定近似值,并依此构造出4个判断矩阵,各判断矩阵的CR值均小于0.1,各单层次权重有效,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本科生统计学课程的成绩由理论、实践及平时表现三部分组成,比重分别为54%,30%,16%。二级指标指标权重排序后发现,软件结果分析、数据处理、基本原理、综合设计排前四位,对应以统计学知识解决经济与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较科学的体现了统计学课程的特点。
  层次分析法算得理论维度占比54%,这表明对于经管类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对统计学课程理论的学习依然最重要。理论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统计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数据处理与展示能力、对软件结果显示分析能力,结果表明理论部分中“软件显示结果分析能力”相对最重要,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建议理论部分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教师应将经济类专业所需掌握的统计学知识点进行分类,可以将知识点归为以下类别:统计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数据处理与展示、软件结果的分析,每一份考题要求所属类别占考题的比例为15%、20%、28%、37%。
  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学习重在应用,实践部分主要考核对现实问题转化为统计问题的能力、搜寻相关资料的能力、综合设计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各部分考核占比为19%、19%、32%、19%、11%。由于一次完整的实践活动工作量较大,故这一维度采用完整实践活动进行小组考核。一次完整的实践活动贯穿统计学教学始终,为顺利推进实践活动的进行,建议教师根据课程进度,为实践活动的每一阶段设置相应的时间节点,并在节点时间处理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由于要求表达与结论一致,建议采用汇报展示,这样一是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二是有利于教师指导与评价。
  平时表现作为补充主要考核资料阅读情况、网络平台使用情况、签到情况。网络平台板块包括课程内容、教学大纲、重点难点解析、教学案例、配套习题库以及大数据专题等。这能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利用全课程教学录像自主预习、复习,利用配套习题库自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學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平台上和教师进行讨论,网络平台为教师与学生沟通搭建了桥梁。这一部分考核更加便捷且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平台系统中按53%、33%、14%设定资料阅读情况、网络平台使用情况、签到情况的权重,平台自动将每一个学生的平时表现量化为分数。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结合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课程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可操作的、科学的经管类本科生统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体系一级指标由理论、实践、平时表现三部分构成,分别占比为54%、30%、16%。二级指标指标权重排序后发现,软件结果分析、数据处理、基本原理、综合设计排前四位,对应以统计学知识解决经济与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较科学地体现了统计学课程的特点。本文还给出关于理论、实践与平时表现三个考核维度的具体考核方式以及操作办法,旨在让学生学习统计学知识,更好地培养具有扎实经济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科学可行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组织、协调、总结等能力,有利于教师通过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设计及实施手段,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学生考核指标体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范本,本文所构建的经管类本科生统计学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一般院校人才培养视角所构建,对于考核指标的构建,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认识,并且都处于持续完善和发展中。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因果.经管类专业学生《统计学》教学认知研究[J].才智,2013(30):109-110.
  [2] 陈支武,张德容.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思考——以湖南工业大学经管类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70-73.
  [3] 周洁.经管类专业基于应用实践的《统计学》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294.
  [4] 顾铁凤,贾月梅,武瑛,韩志军.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以工科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4):9-11.
  [5] 霍海峰,温鲜.层次分析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2(28):48-49.
  [6] 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7] 廉立军.层次分析法在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7(9):87-91.
  [责任编辑:陈 明]
其他文献
[摘 要]实行学分制后,课程设置和学习形式更加灵活,但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的影响,物理学专业的考试制度形式单一、规范性低、区别度差,不能满足学分制的需求,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将考试方式多样化,建设全面、合理、综合的考试评价体系;建立题库,让考试内容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完善考后管理制度,加强考试现代化管理的应对措施,以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期刊
[摘 要]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宣扬其合理性合法性而诞生并不断被完善的经济理论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国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有了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认识,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借鉴。然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照本宣科,将对在校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影响。课题组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价值偏差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了矫正偏差
期刊
[摘 要]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研究主体是国民经济整个过程的活动,通过对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的考察,对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一门基本学科,其部分内容与经济学其他专业课程具有相关性。课题组的主要研究角度为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设计与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相关联课程间相关模块分析与协作式的教学方案。课题组以
期刊
[摘 要]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课题组通过研究上海某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现状,对新形势下国际商务专业做出合理的前瞻性定位,进一步分析了目前该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提升,提出相关培养对策,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商务;跨文化商务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国学认知的实证调查,研究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国学基本情况认知现状,他们学习国学的原因和目标,以及考查性别变量和专业变量对他们国学认知和学习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阶段,专业设置的窄口径、国学内容式微导致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对国学范畴认知出现偏差;理工科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崇尚科技,认为科学、艺术无国界,对国学学习态度消极;“公地悲剧”使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学习国学的原
期刊
[摘 要]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也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利用多方资源,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下,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进行了许多尝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多方协同;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期刊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直指工程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教育理念、标准、模式、评价等核心问题,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学生中心、成果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这三大理念是工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方向,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自 2015 年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引领专业建设,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
期刊
[摘 要]项目组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国际化期刊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了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的知识图谱发现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创业教育中性别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创业教育对职业竞争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的影响、创业教育中的体验式学习研究和大学技术转化对大学创业企业发展的促进这几个方面。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
期刊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优化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透过教师发展视角,通过剖析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可知,要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肯定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主体地位,积极调动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自主性。同时,必须以现代化教育观念作为方向指引,不断完善作为顶层设计的高校教师培养制度,不断改革作为发展手段的现有高校教师培训模式。  [关键词]高校
期刊
[摘 要]在新工科视域下,对地方高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课题组通过分析目前地方高校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通过重构“基础-实践-创新-社会”能力培养体系,打造“平台-模块-专业实践”实验实践平台,搭建开放性、多元性实践活动载体,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习-实践-研究-创新创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