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來想賺錢,誰想幾百萬投下去,兩年多就稀裏糊塗打了水漂,還欠了一屁股債,胸悶!」加盟商徐進華抱怨; 「兩年多來,我們按約經營,盡到了管理責任,並沒有拿走他一毛錢,現在法院判下來我還要給他錢,你說這是不是要氣死人?」上海一茶一坐餐飲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林盛智感歎。 看起來很美的一樁生意,怎麼就落得個你怒我怨、對簿公堂的結局? 到底發生了什麼——訴與反訴 一茶一坐和加盟商的對局攻防 一茶一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來想賺錢,誰想幾百萬投下去,兩年多就稀裏糊塗打了水漂,還欠了一屁股債,胸悶!」加盟商徐進華抱怨;
「兩年多來,我們按約經營,盡到了管理責任,並沒有拿走他一毛錢,現在法院判下來我還要給他錢,你說這是不是要氣死人?」上海一茶一坐餐飲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林盛智感歎。
看起來很美的一樁生意,怎麼就落得個你怒我怨、對簿公堂的結局?
到底發生了什麼——訴與反訴 一茶一坐和加盟商的對局攻防
一茶一坐怎樣回應——籬笆紮牢 謹防小疏失釀大錯
解剖麻雀後如何借鑒——糾紛不斷 加盟商與品牌商如何共贏?
其他文献
隨著美國近來唱衰中國在美國上市企業以及做空人民幣因素影響,有越來越多的分析人士及企業家對大陸樓市未來走勢持負面看法。但是,大陸很多地產開發商基於房地產與地方經濟關係,皆不相信大陸樓市會大幅縮水。類似情況也出現在香港,猛漲一輪後的香港樓市,目前也處在市場博弈和人為變奏階段。 房屋是民生政策的重中之重,樓市上升或者下跌,都會直接影響百姓生活。一個地方樓市的上升或者下跌,既取決於市場需求,也取決於市場
「一個蘋果引發的血案」使蘋果公司一以貫之的市場運作技巧 ——「饑餓營銷」再一次引起了公眾的注意。 「哇塞!你能弄到一部白色iPhone4。」在北京的三里屯店門口,排隊來買iPad2的馬克拿著一部白色iPhone4,已經數不清多少次得到這樣的讚揚聲。「很多朋友都特別羡慕我。」馬克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自己擁有一部iPhone4或iPad為榮。 2011年5月6日,蘋果第二代平板電腦iPad
大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集團)於2010年3 月15日與台灣美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灣美齊科技)簽署「資產買賣契約」,通過京東方集團下屬子公司併購台灣美齊科技相關電腦顯示器及電視機業務以及與之相關資產。雙方於2010年8月31日簽署「交割備忘錄」,透過簽署備忘錄雙方確認原先簽署之「資產買賣契約」所約定的交割先決條件業已完全滿足,或經主張該交割先決條件之一方聲明放棄。京
島內的政治環境錯綜複雜,民進黨的無賴和挑逗性格,會使得陸企赴台投資異常謹慎。對大陸投資者來說,赴台投資計畫勢必要做長遠規劃。 台灣方面開放陸資赴台以來,大陸赴台投資的企業雖然沒有大規模、大企業,但也越來越多。從開放陸資的一開始,島內輿論就呼籲當局須務實處理陸資問題,這種呼籲不論是正面的鼓舞或是側面的敲擊,對於台灣執政者來講都會形成無形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放不開手腳,邁不開大步」的政策。
【案例重現】 一個占地超過50畝的大型國道服務區,在修建完工兩年之後,依舊只能孤零零地矗立在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307國道一側的山坳裏,等待著遙遙無期的運營許可。本該盈利豐厚的投資專案卻最終將投資方逼到了危險的懸崖邊。 「當初太過於相信地方政府做出的口頭承諾了,這是一個徹頭徹尾失敗的投資,想說後悔都沒有力氣了。」武漢投資商宋瑞峰言語中夾雜著憤怒與無奈,焦慮地在狹窄的房間裏不停來回走動。他一面憂心
【案例重現】 2011年4月28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正式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對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提起法律訴訟,指控其侵犯了華為的資料卡、LTE專利和商標權。中興又被告了,一個月之內,中興在歐洲先後陷入了兩場知識產權訴訟。4月1日,愛立信在英國、德國、意大利三國起訴中興侵犯其2G和3G手機技術專利。與應對愛立信的訴訟類似,中興選擇在大陸對華為進行反訴。4月29日下
「通路為王」。話雖如此,但與管理工廠比起來,在大陸建立通路,依然讓許多台商望而卻步。「太難了!在大陸做通路,就像是要橫跨歐洲、美洲和非洲,差別實在太大!」 大陸的通路建設有哪些吊詭之處?如何靈活因應,成功佈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通路網路? 2010年年末,來自法國的零售業巨頭家樂福和大陸速食麵市場的「霸主」康師傅結結實實的打了一仗。「家樂福和康師傅『斷供門』事件顯示了現代零售商和通路商之
任何企業的員工,都有幾項工作職責,多者可能達十幾項。管理完善的企業會規範員工的責任範圍,但是,隨著企業發展、組織橫向職能擴大、直線從屬層級增多,就會出現責任漏洞,俗稱為「三不管地帶」現象。 如果您的企業經常聽到員工說「這事不歸他們管」、「不關我們的事」,你的企業就已經出現「三不管地帶」現象了。 請看如下一則真實案例: A公司為體貼員工生活,給各個部門添置了微波爐,結果業務部的微波爐壞
由於勞動成本不斷的增加,以目前每年薪資成長加上四金,平均的增幅大約是 20%,簡單的說,再過4年,工資(勞動成本) 差不都多就要翻一番了。來自外在缺工的衝擊再加上高漲的用工成本,企業必須要開始思考自己的核心價值,傳統勞力密集的產業終將面臨轉型,唯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方能進一步定義出自己的核心業務。 應上海市台商協會的邀請,筆者針對台協的會員做了一個有關於「人力資源」 的專題演講。當天出席
「我的東西真的很有效,我不騙你,你真的可以買。」一位老闆向我推銷他賣的健康食品,我不置可否,只是接著問他:「你證明給我看!」他還是一直「用說的」,根本無法拿出有多好的「具體證據」。 很多商品之所以無法賣得嚇嚇叫,都必有其原因,這個原因若能克服便可以「更上一層樓」,但是,有的原因是「環境所限」,有的則是「努力不夠」。 你賣的產品到底有多少效果?這是產品價值,也決定了產品價格,這也是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