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gen_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初中学生的厌学问题严重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家庭和社会也产生着一定的消极影响。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调查,探索出了农村初中生厌学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为此应采取多项措施。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厌学;原因;对策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农村教育的飞速发展,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多,但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进取心,丧失信心,其行为规范表现为自控能力差,不良习惯难以改变,从而出现厌学情绪。由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任务,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求解决办法。
  一、学生厌学的几种情况
  1.社会及家庭的影响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客观原因
  (1)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日趋严重。近几年出现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的陈腐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加之社会上“文盲大亨”的出现,致使“读书无用论”大有蔓延的趋势。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健康的影视音像制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营业场所,都对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大,目标过多,关怀过度,仅看重学习而忽视包括心理品质在内的非智力因素良性发展,摧毁孩子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高速滋长。
  2.学校教学及管理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1)落后的教学方法,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的步伐不断迈进,确实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新,教育思想先进,教学手段、方法灵活,但大部分教师仍吃老本,靠题海战术登台,虽然实施新课改,仍然“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出现了教师越敬业,学生负担越重的现象,学生的兴趣日渐殆尽,最终导致厌学。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学生产生厌学的诱因。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被赋予了专业性的特征,部分课程开设脱离实际,学习负担有增无减,从而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目前考试成了中心,分数成为评价的重要标准。学校忽视和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无尽的考试,学生在升学的指挥棒下,长时间处于疲惫和焦虑的状态,形成 “厌学”心理。
  (3)教师因素。有些教师缺乏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的学习。因此不能站在学科的高度把握学科的教学规律,只能完全照本宣科,缺乏语言的生动性,更谈不上课堂艺术,教学方式单调,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3.学生自身的问题是造成厌学的重要原因
  (1)学习缺少理想抱负。农村一些初中生对目前升学乃至就业感到困惑和迷惘,看不到求学的出路,认为上学无用。有的学生本身不愿意上学,是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不来学校混日子,在校不认真学习,回家骗父母。还有的学生上学只是因为学校有伴玩,能满足自己对伙伴友情的需要,同时又可躲避父母的唠叨和家中劳动,把学校看作是避风港,而不是求知的地方。
  (2)付出与收获的落差,引起心理上的自卑。农村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当自己的付出与所想象的收获差距很大,没有预想的成果,就容易对自己丧失信心,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自己很“笨”,甚至无端地自认为是班级的“垃圾”,一有“风吹草动”便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同学也看不起自己,造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学习缺乏动力,厌学情绪加重。
  (3)耐挫能力差,导致丧失信心。农村中学生从小受到父辈、祖辈的过多的关心爱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优越,遇到挫折和经历磨炼的机会越来越少。一旦他们遇到考试成绩差、与同学关系不和、遭到老师批评等,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失去进取心和意志力,学习信心降低,学习成绩下降。
  (4)一定的逆反心理在作祟。初中生比小学生更追求人格上独立与平等,不仅要求学生之间平等,也要求老师对他们平等相待,渴望受到老师的尊重与理解。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点,对学习成绩差或者违反纪律的学生,轻则训之,重则罚之,致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抗训斥他的老师。
  二、初中学生厌学的危害
  厌学导致的直接危害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自身成长和身心发展。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而是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的责任。中学生正值发育成长阶段,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个体成长所需的知识、技能、道德品质、个性品质都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
  三、防治学生厌学的措施及对策
  1.争取家庭和社会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德育工作
  学校应指导老师正确运用沟通的策略和方法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家庭的德育功能。学校、老师要与家长加强沟通,努力争取他们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使家校双方形成合力,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和家长,进行关于如何开展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课题研讨。通过举办主题讲座、研讨等方式,转变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学校要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必须树立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在充分重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注意做人品质的提高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育人要做到全面育人、多渠道育人和多种形式育人。领导要管理育人,教师要教书育人,职工要服务育人,学校的教育要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老师要善于告诉学生对他们的情感
  初中学生年龄尚小,他们自我认识能力较差,往往将教师的评价作为衡量自己能力的标准,需要教师时常坦诚地表达对他们的情感。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在教育过程中将愈来愈发挥它独特的社会功能。多给学生一些鼓励的话语,告诉他们老师是很喜欢他(她)的,或者对他(她)的某些行为很欣赏。这种在学生面前自然流露出来的肯定和赞扬将会成为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
  4.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综合治理
  一是实施“育人”工程,即“全员管理,管理全员”的工程。要求全体教职工都参与学生管理,并本着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开发潜力、发展个性的教育思想,教育好全体学生。二是实施角色转变,关爱后进生。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接纳所有学生,不只做伯乐,更要做园丁。三是实施科研兴校工程,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领悟新课改的精髓,要注意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课堂为主阵地,实行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活动代替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下学习。
  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教育又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其目标是留得住学生并建立“课堂乐园”,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使学生由“苦学”到“会学”。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社会风气的逐渐好转,学生的厌学将不再是学校工作的热点、难点和重点。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初中)
其他文献
对于数学学科的选择、填空题来说,其分值占卷面的52%,其难度又属于容易题或中档题,所以抓住选择、填空题,就相当于掌握了整张卷子的"半壁江山"。本文以特殊位置法、反代特殊值
如何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不断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新课题。茭白田套养泥鳅是利用泥鳅与茭白一生均只需浅水位这一共性,在田块中既种菱白又养泥鳅,种养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修业学校(以下简称“修业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徐特立、黄兴、王首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过。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为
随着中国—东盟农产品零关税的逐步实施和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给我国带来了东盟巨大的市场和出口平台,进一步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规模,也促进了我国农贸市场
期刊
“任务型”教学评价指的是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系统地收集、分析评估数据,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过程。它包括对学生任务完成和学习进展的评价、对学习任务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