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学会喜爱音乐并希望去现场聆听经典演奏的时候,音乐厅就成了心目中的圣地,其中小时候就熟知的上海音乐厅在心中更是一个近乎神圣的殿堂。地处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上海音乐厅可以说是国内唯一保护完整、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古典音乐演奏场所,虽然在旁边不远处有着气势恢弘的上海大剧院,但无疑这个历史建筑才是上海最为重要的音乐中心。略感狭窄的舞台似乎让所有的演奏都带有了历史混响的痕迹,缥缈而又厚重,柔和而又华丽,就像上海这个城市,各种风格、各种韵味、各种感受……都融合在一个时代、一个空间里。今天,这个被横移了几十米的历史建筑包融了所有的音乐:西洋古典的、民族传统的、当代前卫的、乃至通俗流行的。而对于上海民族乐团来说,其最有意义的是乐团近三年来演出季的重要音乐会主要都是在这里演奏的,在这个舞台上,民族音乐的古典与经典、传统与现代、大型与小型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对于民族音乐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发展的思考也从这里展开并向深远处延伸……
记得上海民族乐团的第一个演出季开始的时候,其首场音乐会就是在上海音乐厅奏响的,我们满怀热情地进入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节目单,并希冀能由此迈出乐团新的步伐,开始新的发展进程。但是对于这个演惯了西洋古典音乐的舞台,民族乐团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演出宣传几乎无声无息,演出日期给调到了非周末的时间段。票房效益也不尽如人意。后经过乐团自身的努力,到演出时观众还是近乎满座,这台题为《土地与生命的赞歌》的民乐现代作品音乐会得到了现场观众的认可和赞赏,演出结束时观众起立鼓掌,许多外国观众中还有当时音乐节组委会请来的法国作曲家们,他们起立鼓掌并呼喊着“Brave!brave”!没有人立即离去!我站在指挥台上百感交集,观众热情说明这是一台值得欣赏并为人们所接受的民族音乐现代作品音乐会,而在安排上、宣传上的冷漠却说明这又是不为一些特定人群所关注、重视的音乐会,这之间的反差使我思考了很久……民族音乐,在当今的都市音乐舞台上到底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应该以什么样的声音去被人认识或认知?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音乐从民间进人殿堂。又因为朝代更迭、战乱频仍而流失于民间,近代更是因为外侮内患而越趋弱势。新中国建立伊始,民族音乐又从乡村田间、茶楼酒肆走进了辉煌华丽的音乐殿堂,从丝竹小组、吹鼓班子发展成为编制齐全颇具规模的大乐团,听众也从三五知音品尝把玩发展到成百上千人聚精会神,这期间历经几十年,应该说是一种新的发展,是随着民族的兴盛而获得的新的生命力。这个进程不是简单的再现和重复,而应该是创造、创新和发展。如今,到上海音乐厅来演奏的外国团体络绎不绝,不仅仅是交响乐团,更多的是钢琴、小提琴等独奏音乐会,各类重奏音乐会,还有很多今天被称为跨界音乐的世界乐器组合音乐会,这是一种宽阔的包容——开放的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包容,但同时,对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是否更应该有更多的包容?今天民族乐队的演奏规模是一个时代民族文化发展的标志,是多少人努力奋斗的成果,更是民族音乐继往开来的新进程,我们所需要做的是通过创作积累、理论完善、演奏提高等科学发展理念来推进这个新进程,形成真正属于新时代的多元化民族音乐创作演奏体系,我多希望在这个体系中有更多的像上海音乐厅这样的专业平台,让民族音乐可以成为像——或者更优于西洋音乐——更为自信自如的表演主体。
纵览全国,其实原本就没有一个专属民族音乐演奏或演唱的音乐殿堂,民乐演奏或演唱家们大多是在华丽的西式音乐厅里表演,像上海音乐厅——到处是西洋古典壁画、充满洛可可风格装饰——音乐表现和音响效果虽然都可以做得很好,但欣赏的氛围却总有种不确定感,似乎周边不知何时会产生管风琴式的共鸣……。我在上海音乐厅指挥民乐团演奏的同时也有一种困惑:为什么是维也纳金色大厅而不是上海音乐厅?会成为中国音乐家们趋之若骛的表演圣殿?或许有朝一日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们当以上海音乐厅为表演圣地之时,我们才真正会成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心吧!
无论如何,我们今天已经是堂而皇之的在上海音乐厅演奏了,八十多人的乐队把舞台摆得满满的,其阵势一点也不亚于西洋管弦乐队。我们在这里演奏传统丝竹音乐、各种乐器的独奏音乐、现代民族管弦乐、多种类型组合的多风格重奏音乐、以及民族声乐和戏曲音乐等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既有传统音乐传承,也有现代创作展示,充分展现了民族音乐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脉络和创作成果。不必担忧这样丰富的展现会让民族音乐走样,走不了的!民族音乐的基本音色、思维方式、旋律习惯和音响特点都已经在久远的年代里和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文化思想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了我们的遗传基因,无论怎样都无法从根本上被改变。和西洋管弦乐相比较,在演奏中国作品的时候,其特点特性是不言而喻的。只要是作品写好了,演奏奏好了,其效果很难说孰高孰低,在很多时候,我听到的对民族乐队演奏中国现代作品的反应,外国专家和听众们要比听西洋管弦乐队演奏时热烈的多,更多的是惊奇和赞叹:中国乐队已经不仅仅只是那种三五成组、七八成群的风月小调了,已经具有了和西洋管弦乐队相似的乐队表现力,能够以丰富的音色变化、复杂的曲式结构、宏大的音响效果去表现更为重大的题材和更为深刻的内容。感谢上海音乐厅,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这份赞叹和尊重。
上海的百年近代史其实也包含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许多在今天看来非常重要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及流派的产生,许多重大文化艺术事件都是在上海这个最具活力的城市中发生发展的。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个世纪早期,上海诞生了现代民族乐队的雏形“大同乐社”,编创了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的《春江花月夜》一批地方小剧种进入上海并迅速成长为除京剧以外的重要剧种,如浙江越剧;曲艺类如苏州评弹;几乎所有著名的京剧演员都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上更红更出名,有的还形成了本地流派如麒派……举不胜举。这充分说明上海历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包容促进多种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这或许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博大包容的精神在上海得到的充分体现。上海音乐厅也是在那个时候建成并逐渐成为重要的古典音乐演奏场所,或者换言之,上海音乐厅应该是见证了上海文化艺术发展的所有历程。那个时代尚且如此,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民族腾飞的前沿,上海没有理由只有西洋音乐而没有民族音乐发展的一席之地,于是,上海民族乐团推出了以此为主题的音乐会《上海回响》,把诸多民族音乐元素重新加以展示,以此来面对新的时代,面对一些“民乐在上海没有市场”的论调,面对民乐界固步自封的现状。今天的上海远比过去的时代更加开放,更加大度,更充满创造活力,民族音乐在今天的上海也一定会得到新的发展,重新成为整个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中心。这不是理想主义的断论,而是民族、祖国和城市发展的必然,正如《上海回响》的终曲曲名那样:“龙跃东方”!
入夜,这座音乐殿堂被灯光装饰包裹着,显得端庄典雅。和周围的车水马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表的平静使得这个建筑显得高雅,还有些许孤傲——总感觉它的正门弄反了。应该向南而不是向北,去对着那条忙乱的高架路。或许,来自世界某地的著名交响乐团正在这里演奏?上海不乏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而且是真正的听众,是自己买票来欣赏的。虽然音乐厅总是要提醒人们一些欣赏交响乐的规矩,比如在乐章之间不要鼓掌等等,其实没关系的,中国人听音乐完全可以按自己的习惯去欣赏,高兴了喊句好也未尝不可,没必要什么都要学西方学得那么像的,今天更是如此!
责任编辑 金兆钧
记得上海民族乐团的第一个演出季开始的时候,其首场音乐会就是在上海音乐厅奏响的,我们满怀热情地进入了“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节目单,并希冀能由此迈出乐团新的步伐,开始新的发展进程。但是对于这个演惯了西洋古典音乐的舞台,民族乐团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演出宣传几乎无声无息,演出日期给调到了非周末的时间段。票房效益也不尽如人意。后经过乐团自身的努力,到演出时观众还是近乎满座,这台题为《土地与生命的赞歌》的民乐现代作品音乐会得到了现场观众的认可和赞赏,演出结束时观众起立鼓掌,许多外国观众中还有当时音乐节组委会请来的法国作曲家们,他们起立鼓掌并呼喊着“Brave!brave”!没有人立即离去!我站在指挥台上百感交集,观众热情说明这是一台值得欣赏并为人们所接受的民族音乐现代作品音乐会,而在安排上、宣传上的冷漠却说明这又是不为一些特定人群所关注、重视的音乐会,这之间的反差使我思考了很久……民族音乐,在当今的都市音乐舞台上到底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应该以什么样的声音去被人认识或认知?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音乐从民间进人殿堂。又因为朝代更迭、战乱频仍而流失于民间,近代更是因为外侮内患而越趋弱势。新中国建立伊始,民族音乐又从乡村田间、茶楼酒肆走进了辉煌华丽的音乐殿堂,从丝竹小组、吹鼓班子发展成为编制齐全颇具规模的大乐团,听众也从三五知音品尝把玩发展到成百上千人聚精会神,这期间历经几十年,应该说是一种新的发展,是随着民族的兴盛而获得的新的生命力。这个进程不是简单的再现和重复,而应该是创造、创新和发展。如今,到上海音乐厅来演奏的外国团体络绎不绝,不仅仅是交响乐团,更多的是钢琴、小提琴等独奏音乐会,各类重奏音乐会,还有很多今天被称为跨界音乐的世界乐器组合音乐会,这是一种宽阔的包容——开放的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包容,但同时,对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是否更应该有更多的包容?今天民族乐队的演奏规模是一个时代民族文化发展的标志,是多少人努力奋斗的成果,更是民族音乐继往开来的新进程,我们所需要做的是通过创作积累、理论完善、演奏提高等科学发展理念来推进这个新进程,形成真正属于新时代的多元化民族音乐创作演奏体系,我多希望在这个体系中有更多的像上海音乐厅这样的专业平台,让民族音乐可以成为像——或者更优于西洋音乐——更为自信自如的表演主体。
纵览全国,其实原本就没有一个专属民族音乐演奏或演唱的音乐殿堂,民乐演奏或演唱家们大多是在华丽的西式音乐厅里表演,像上海音乐厅——到处是西洋古典壁画、充满洛可可风格装饰——音乐表现和音响效果虽然都可以做得很好,但欣赏的氛围却总有种不确定感,似乎周边不知何时会产生管风琴式的共鸣……。我在上海音乐厅指挥民乐团演奏的同时也有一种困惑:为什么是维也纳金色大厅而不是上海音乐厅?会成为中国音乐家们趋之若骛的表演圣殿?或许有朝一日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们当以上海音乐厅为表演圣地之时,我们才真正会成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心吧!
无论如何,我们今天已经是堂而皇之的在上海音乐厅演奏了,八十多人的乐队把舞台摆得满满的,其阵势一点也不亚于西洋管弦乐队。我们在这里演奏传统丝竹音乐、各种乐器的独奏音乐、现代民族管弦乐、多种类型组合的多风格重奏音乐、以及民族声乐和戏曲音乐等等,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既有传统音乐传承,也有现代创作展示,充分展现了民族音乐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脉络和创作成果。不必担忧这样丰富的展现会让民族音乐走样,走不了的!民族音乐的基本音色、思维方式、旋律习惯和音响特点都已经在久远的年代里和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文化思想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了我们的遗传基因,无论怎样都无法从根本上被改变。和西洋管弦乐相比较,在演奏中国作品的时候,其特点特性是不言而喻的。只要是作品写好了,演奏奏好了,其效果很难说孰高孰低,在很多时候,我听到的对民族乐队演奏中国现代作品的反应,外国专家和听众们要比听西洋管弦乐队演奏时热烈的多,更多的是惊奇和赞叹:中国乐队已经不仅仅只是那种三五成组、七八成群的风月小调了,已经具有了和西洋管弦乐队相似的乐队表现力,能够以丰富的音色变化、复杂的曲式结构、宏大的音响效果去表现更为重大的题材和更为深刻的内容。感谢上海音乐厅,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这份赞叹和尊重。
上海的百年近代史其实也包含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许多在今天看来非常重要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及流派的产生,许多重大文化艺术事件都是在上海这个最具活力的城市中发生发展的。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个世纪早期,上海诞生了现代民族乐队的雏形“大同乐社”,编创了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的《春江花月夜》一批地方小剧种进入上海并迅速成长为除京剧以外的重要剧种,如浙江越剧;曲艺类如苏州评弹;几乎所有著名的京剧演员都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上更红更出名,有的还形成了本地流派如麒派……举不胜举。这充分说明上海历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包容促进多种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这或许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博大包容的精神在上海得到的充分体现。上海音乐厅也是在那个时候建成并逐渐成为重要的古典音乐演奏场所,或者换言之,上海音乐厅应该是见证了上海文化艺术发展的所有历程。那个时代尚且如此,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民族腾飞的前沿,上海没有理由只有西洋音乐而没有民族音乐发展的一席之地,于是,上海民族乐团推出了以此为主题的音乐会《上海回响》,把诸多民族音乐元素重新加以展示,以此来面对新的时代,面对一些“民乐在上海没有市场”的论调,面对民乐界固步自封的现状。今天的上海远比过去的时代更加开放,更加大度,更充满创造活力,民族音乐在今天的上海也一定会得到新的发展,重新成为整个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中心。这不是理想主义的断论,而是民族、祖国和城市发展的必然,正如《上海回响》的终曲曲名那样:“龙跃东方”!
入夜,这座音乐殿堂被灯光装饰包裹着,显得端庄典雅。和周围的车水马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表的平静使得这个建筑显得高雅,还有些许孤傲——总感觉它的正门弄反了。应该向南而不是向北,去对着那条忙乱的高架路。或许,来自世界某地的著名交响乐团正在这里演奏?上海不乏西方古典音乐爱好者,而且是真正的听众,是自己买票来欣赏的。虽然音乐厅总是要提醒人们一些欣赏交响乐的规矩,比如在乐章之间不要鼓掌等等,其实没关系的,中国人听音乐完全可以按自己的习惯去欣赏,高兴了喊句好也未尝不可,没必要什么都要学西方学得那么像的,今天更是如此!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