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是原料缺乏的国家,虽然今天它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力量,但家庭教育与职业引导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
德国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因为孩子是一个活泼的完整的人,德国儿童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认为儿童阶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德国宪法明文规定 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利和义务,政府对孩子的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上,真正担当教育责任的是父母。
德国80%以上的孩子对自己的印象颇好,特别是他们感激父母在人格,修养方面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欣赏的共同特征可概括为:勤奋,认真、按计划办事、言而有信并值得信赖。
善良教育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动物
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
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并与它们游戏,有条件的还需作好“饲养记录”;正式入学后,孩子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章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此外,小学生们还热哀于利用自己积累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国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
善待生命
柏林一个13岁的男孩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回大自然。小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这一充满爱心的过程,文章荣获了学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一等奖。
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则会受到各种教育:轻则受到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惩罚,如果仍然不思悔改,就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疗,因为在大人们看来,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已有这样的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有暴力倾向。
怜贫惜弱
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者,比比皆是,法兰克福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赶走,全家人对此事极为重视,并且郑重其事地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认真又耐心细致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但同样享有人的尊严。孩子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宽容待人
波恩一位7岁的小女孩雪丽、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好友梅芙的无端抢白而感到大丢面子,因而试图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她主动和梅芙谈心。才了解到梅芙由于自己喂养的小兔子突然死去,心情十分沮丧,才“出言不逊”。于是,雪丽宽容地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的友谊更深厚了。
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时,德国人还十分重视“反面教材”的作用,对那些中小学校园里出现的恃强欺弱的所谓“小霸王”校方持旗帜鲜明的反对态度。据悉,经两次记过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会立即果断地予以开除,送交“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管教。对于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的暴力镜头,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注意引导孩子以“批评”的眼光来审视。
德国制造的武器之精良举世闻名,但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特别是男孩)与玩具枪炮坦克为伴,因为如幼时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难免会对其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孩子是世界的未来,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理所应当,尤其是在德国这个过度彰显这一教育理念,让人倍感欣慰。
孩子比“第一”更重要
据德国《家庭与教育》杂志的一篇文章介绍,德国人对如何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父母如何言传身教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坚持认为,家庭在孩子的成才中起着巨大作用,而不提倡“你并非要得第一不可”。
德国人比较注重为孩子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他们不希望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他们也会很关心孩于的成绩,但是不会把分数看得比孩子,比实力更重要。“我的爸爸很早就让我知道 我并非 定要得第一不可。”来自德国,现在北京大学读中文的里求(中文名)说,“在我失败时,他总是告诉我,他对此感到很平和,他认为我比成绩重要得多,但是他的确很希望我能够有好成绩”。
从另一方面说,德国人比较注重从情感上渲染孩子,他们很关心孩子,从小就使孩子感到被爱,每次都会鼓励孩子们去做,做得更好,当孩子成绩不好或是有不良行为时,他们会很认真地去和孩子探讨原因,积极从孩子的观点去考虑问题,而不会用给孩子施加压力的方式去处理。
“他们把孩子置于成绩的上面,而不是成绩要比孩子重要。”里求说,就他在德国生活的20多年里,他发现德国人非常善于在家庭中营造一种教育的氛围,“就以我来说,我的爸爸是一个司机,妈妈是一个公司职员,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不再爱我。记忆最深的是,小学的第一次考试我没有及格,回家去的时候妈妈已经知道了,但是她并没有骂我更没有打我,只是问我是不是感到功课太重了。她还去学校找了老师,从此之后她更关心我,我有问题总是和我一起解决而不是责骂,考试就像是我和妈妈一起去考试。”里求说,他的同学里面很少有因为成绩原因而遭到父母的虐待,那些遭到父母殴打的同学都是因为其它原因,而且,事实上,在德国,父母很少打孩子。
“德国人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比如做作业,孩子不会,父母只会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绝对不会轻易说出答案,”在我的家,从我上学的第一天起,家里就有一个书房,专门为我留着,而爸爸即使由于工作原因没有钱而要到慕尼黑去打工,但是他生气也不会对我发脾气,他常常告诉我,我不需要每次都做到最好,并非要得第一下可,但是他们常常要求我自立,不要过于依赖他人。”里求说,他在德国读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考上了柏林大学,之后又来北大留学,父母一直都支持他。”我的今天,完全是父母给我的家教造成的。”里求说。“父母一直都是我的榜样。”
理性教育
在研究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方面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家庭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当今的家庭教育功能却在削弱,一方面是家长把家庭教育的任务放在抓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特长培养,另一方面是更多孩子厌学,逃学,甚至弃学,犯罪。
我应该先做完作业再出去玩
面对雨过天晴窗外的迷人景色,正在读书学习的一位德国少女和一个美国学生的反应会截然不同。典型的美国孩子式的做法是:情不自禁地起身跑到外面玩一会;而德 国孩子很可能就会认为我应该先写完作业再出去玩,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为什么德国的孩子会有如此强烈的意识来约束自己,是与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分不开的。
帮助孩子培养理性的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也像种树一样,需要对其悉心栽培,需要有适宜生长的土壤,在某些时候甚至还需要绑缚和限制。德国的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有较充分的自由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但在生活方面,他们也有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
“是放弃早餐,还是迟到?”
对于孩子的奖惩,赛里希先生的建议是,“尽管奖与罚都不宜太频繁;但它们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知道有些家长常用物质奖赏来激励孩子获得好的成绩,或是以此让孩子做些家务事,但是,这样会使孩子前进的动力仅停留在外部奖赏上,而体会不到奋斗与创造的真正喜悦;同时,他们也会产生错觉,以为不论主动干点什么都能得到物质报酬。
孩子必须懂得上学读书,品学优良是为他自己,而家务活本身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当然,孩子相当出色的表现,或是做出了如清理花园,油漆房屋等分外的贡献时,也应当享受奖赏的快乐。可以给他们发奖金,也可以带孩子去一个他很向往的地方。”
“对孩子的惩罚也要讲究原则,否则惩罚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惩罚之前应该对他给以警告,在孩子犯错以后就一定要言出必行,而且一定要对他讲清楚家长的要求和实施惩罚的原因,惩罚的开始和结束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弥漫着怨愤的气息。”
孩子菲力克斯曾有几次起床太晚,但随后母亲赛里希夫人一次巧妙的惩罚便纠正了他的错误,她告诉菲力克斯,自己不能开车送他去学校,“我很遗憾,但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做出选择,是放弃你的早餐。还是想迟到。”
明确适当的奖惩原则和方式是让正直,诚实、尽职尽责等观念深入孩子的心灵,让它们确确实实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很遗憾,你还得继续穿脏衣服”
茨格拉夫人承认,“有时候作父母的内心也会在爱与公平之间摇摆犹豫,但是不能因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迁就他的喜好或让他逃避责任。
于是,如果孩子忘了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中,这只能意味着他还要继续穿脏衣服:而如果没有按规定整理好他的书柜,那么面对他喜爱的电视节目,我们也只能做出很‘遗憾’的决定。”
人人都有自己的记事本
在德国同时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人人都有自己的记事本,甚至连家庭主妇和中小学生也不例外,德国人把近期和远期的大大小小的约会,计划,公事,私事等生活日程都预先记录在其中。所以,有人也把德国称作是“记事本的社会”,人们在做出决定之前多半会参阅一下自己的记事本。
也许有人认为按部就班的生活太过枯燥呆板,可能还有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人手一本,但是德国人却认为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同时更关系到对待生活的严肃态度。通过生活中的小事看德国的家庭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内容上还是教育方式上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一些启示。
德国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因为孩子是一个活泼的完整的人,德国儿童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认为儿童阶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德国宪法明文规定 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利和义务,政府对孩子的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上,真正担当教育责任的是父母。
德国80%以上的孩子对自己的印象颇好,特别是他们感激父母在人格,修养方面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欣赏的共同特征可概括为:勤奋,认真、按计划办事、言而有信并值得信赖。
善良教育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动物
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
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并与它们游戏,有条件的还需作好“饲养记录”;正式入学后,孩子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章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此外,小学生们还热哀于利用自己积累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国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
善待生命
柏林一个13岁的男孩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回大自然。小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这一充满爱心的过程,文章荣获了学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一等奖。
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则会受到各种教育:轻则受到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惩罚,如果仍然不思悔改,就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疗,因为在大人们看来,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已有这样的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有暴力倾向。
怜贫惜弱
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者,比比皆是,法兰克福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赶走,全家人对此事极为重视,并且郑重其事地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认真又耐心细致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但同样享有人的尊严。孩子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宽容待人
波恩一位7岁的小女孩雪丽、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好友梅芙的无端抢白而感到大丢面子,因而试图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她主动和梅芙谈心。才了解到梅芙由于自己喂养的小兔子突然死去,心情十分沮丧,才“出言不逊”。于是,雪丽宽容地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的友谊更深厚了。
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时,德国人还十分重视“反面教材”的作用,对那些中小学校园里出现的恃强欺弱的所谓“小霸王”校方持旗帜鲜明的反对态度。据悉,经两次记过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会立即果断地予以开除,送交“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管教。对于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的暴力镜头,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注意引导孩子以“批评”的眼光来审视。
德国制造的武器之精良举世闻名,但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特别是男孩)与玩具枪炮坦克为伴,因为如幼时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难免会对其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孩子是世界的未来,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理所应当,尤其是在德国这个过度彰显这一教育理念,让人倍感欣慰。
孩子比“第一”更重要
据德国《家庭与教育》杂志的一篇文章介绍,德国人对如何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父母如何言传身教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坚持认为,家庭在孩子的成才中起着巨大作用,而不提倡“你并非要得第一不可”。
德国人比较注重为孩子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他们不希望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他们也会很关心孩于的成绩,但是不会把分数看得比孩子,比实力更重要。“我的爸爸很早就让我知道 我并非 定要得第一不可。”来自德国,现在北京大学读中文的里求(中文名)说,“在我失败时,他总是告诉我,他对此感到很平和,他认为我比成绩重要得多,但是他的确很希望我能够有好成绩”。
从另一方面说,德国人比较注重从情感上渲染孩子,他们很关心孩子,从小就使孩子感到被爱,每次都会鼓励孩子们去做,做得更好,当孩子成绩不好或是有不良行为时,他们会很认真地去和孩子探讨原因,积极从孩子的观点去考虑问题,而不会用给孩子施加压力的方式去处理。
“他们把孩子置于成绩的上面,而不是成绩要比孩子重要。”里求说,就他在德国生活的20多年里,他发现德国人非常善于在家庭中营造一种教育的氛围,“就以我来说,我的爸爸是一个司机,妈妈是一个公司职员,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不再爱我。记忆最深的是,小学的第一次考试我没有及格,回家去的时候妈妈已经知道了,但是她并没有骂我更没有打我,只是问我是不是感到功课太重了。她还去学校找了老师,从此之后她更关心我,我有问题总是和我一起解决而不是责骂,考试就像是我和妈妈一起去考试。”里求说,他的同学里面很少有因为成绩原因而遭到父母的虐待,那些遭到父母殴打的同学都是因为其它原因,而且,事实上,在德国,父母很少打孩子。
“德国人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比如做作业,孩子不会,父母只会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绝对不会轻易说出答案,”在我的家,从我上学的第一天起,家里就有一个书房,专门为我留着,而爸爸即使由于工作原因没有钱而要到慕尼黑去打工,但是他生气也不会对我发脾气,他常常告诉我,我不需要每次都做到最好,并非要得第一下可,但是他们常常要求我自立,不要过于依赖他人。”里求说,他在德国读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考上了柏林大学,之后又来北大留学,父母一直都支持他。”我的今天,完全是父母给我的家教造成的。”里求说。“父母一直都是我的榜样。”
理性教育
在研究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方面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家庭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当今的家庭教育功能却在削弱,一方面是家长把家庭教育的任务放在抓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特长培养,另一方面是更多孩子厌学,逃学,甚至弃学,犯罪。
我应该先做完作业再出去玩
面对雨过天晴窗外的迷人景色,正在读书学习的一位德国少女和一个美国学生的反应会截然不同。典型的美国孩子式的做法是:情不自禁地起身跑到外面玩一会;而德 国孩子很可能就会认为我应该先写完作业再出去玩,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为什么德国的孩子会有如此强烈的意识来约束自己,是与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分不开的。
帮助孩子培养理性的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也像种树一样,需要对其悉心栽培,需要有适宜生长的土壤,在某些时候甚至还需要绑缚和限制。德国的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有较充分的自由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但在生活方面,他们也有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
“是放弃早餐,还是迟到?”
对于孩子的奖惩,赛里希先生的建议是,“尽管奖与罚都不宜太频繁;但它们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知道有些家长常用物质奖赏来激励孩子获得好的成绩,或是以此让孩子做些家务事,但是,这样会使孩子前进的动力仅停留在外部奖赏上,而体会不到奋斗与创造的真正喜悦;同时,他们也会产生错觉,以为不论主动干点什么都能得到物质报酬。
孩子必须懂得上学读书,品学优良是为他自己,而家务活本身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当然,孩子相当出色的表现,或是做出了如清理花园,油漆房屋等分外的贡献时,也应当享受奖赏的快乐。可以给他们发奖金,也可以带孩子去一个他很向往的地方。”
“对孩子的惩罚也要讲究原则,否则惩罚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惩罚之前应该对他给以警告,在孩子犯错以后就一定要言出必行,而且一定要对他讲清楚家长的要求和实施惩罚的原因,惩罚的开始和结束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弥漫着怨愤的气息。”
孩子菲力克斯曾有几次起床太晚,但随后母亲赛里希夫人一次巧妙的惩罚便纠正了他的错误,她告诉菲力克斯,自己不能开车送他去学校,“我很遗憾,但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做出选择,是放弃你的早餐。还是想迟到。”
明确适当的奖惩原则和方式是让正直,诚实、尽职尽责等观念深入孩子的心灵,让它们确确实实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很遗憾,你还得继续穿脏衣服”
茨格拉夫人承认,“有时候作父母的内心也会在爱与公平之间摇摆犹豫,但是不能因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迁就他的喜好或让他逃避责任。
于是,如果孩子忘了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中,这只能意味着他还要继续穿脏衣服:而如果没有按规定整理好他的书柜,那么面对他喜爱的电视节目,我们也只能做出很‘遗憾’的决定。”
人人都有自己的记事本
在德国同时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人人都有自己的记事本,甚至连家庭主妇和中小学生也不例外,德国人把近期和远期的大大小小的约会,计划,公事,私事等生活日程都预先记录在其中。所以,有人也把德国称作是“记事本的社会”,人们在做出决定之前多半会参阅一下自己的记事本。
也许有人认为按部就班的生活太过枯燥呆板,可能还有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人手一本,但是德国人却认为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同时更关系到对待生活的严肃态度。通过生活中的小事看德国的家庭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内容上还是教育方式上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