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眶沟通性肿瘤经颅手术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性肿瘤翼点入路经颅手术方法和技巧改进,总结其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讨论避免手术损伤眶内正常组织的注意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37例颅眶沟通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翼点入路术式开颅,根据需要,用咬骨钳咬除眼眶内侧壁或外侧壁,去除眶顶板,小心分离并保护眶尖部能够显露的各眼外肌,用冷冻头冷冻肿瘤的眶内部分,小心分离其周围组织直至肿瘤摘除.如果肿瘤突破硬脑膜进入脑实质,则由神经外科医师处理其颅内部分.结果 37例患者中,32例一次性完整摘除,5例因肿瘤广泛侵犯海绵窦或是蝶鞍,作姑息性摘除.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良性肿瘤28例,占75.67%(28/37),恶性肿瘤9例,占24.32%(9/37).最常见的肿瘤是脑膜瘤,11例,占29.73%(11/37).最多的并发症是眼外肌损伤,21例,占56.76%(21/37).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视力丧失,4例,占10.81%(4/37).结论 翼点入路经颅手术摘除颅眶沟通性肿瘤,易于暴露,手术视野好,肿瘤易于摘除.术中注意保护眶后部重要组织,可以减少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华眼群杂志,2008,44:696-699)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鼠晶状体与玻璃体切除术后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ACAID)诱导能力的变化及其与术后时间的关系.方法 为实验研究.Wistar大鼠51只,右眼为实验眼,建立晶状体与玻璃体切除模型后单纯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余1只Wistar大鼠用于提供诱导ACAID的所需去上皮角膜片.另有SD大鼠5只,用于提供诱导ACAID所需去上皮角膜片.A组为阴性对照组,在术后1周前房植入Wistar
期刊
眼底检查有多种方法,从早期的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到近十年出现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相干光断层扫描、海德堡共焦激光眼底断层扫描等.由于每种检查方法的特点与功能不同,因此不可相互取代.如果将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机地结合应用,则可显著提高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如果临床医师对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认识不足或缺乏经验,就会出现选择不当的问题,最终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眼
先天性痛觉缺失是一类极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1-2],患者主要表现为痛觉缺失,可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以及智力发育障碍等.由于痛觉感知障碍,所以常导致患者自伤性损害.眼部表现为反复发生、难以愈合的角膜溃疡,严重影响患者视力.2007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了1例先天性痛觉缺失伴角膜溃疡患者,现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促进地区间眼科学术交流,提高眼部疾病诊治水平,活跃各地区眼科学术研究气氛,加强中华眼科杂志与各地区眼科医师之间的学术沟通,为中华眼科杂志征集、组织相关研究论文,本刊于2008年4月3至7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与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中华眼科诊疗进展交流系列活动——缺血性眼病诊疗进展学术交流会暨中华眼科杂志组稿会。
白血病眼部病变发生率可高达90%[1],发病机制可分为白血病直接对眼部的浸润和高黏滞血症、机会感染等继发性病变对眼部的损害两种。
期刊
期刊
2007年第13届国际眼科肿瘤学术会议于2007年6月26至30日在意大利的锡耶纳召开.会议分为眼眶肿瘤、眼睑肿瘤、结膜肿瘤、葡萄膜黑色素瘤及其他葡萄膜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及其他视网膜肿瘤等专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目前眼科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