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优化师生的共同行为,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在自主的空间内获取新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地理教学;课堂行为;构建新知
4月,有幸去格致中学观摩了吴照老师的《人口增长》一课。听课之后,我觉得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信息,而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那么在课堂上,学生活动方式有哪些?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我想,并不是活动方式越多,课堂越热闹就是成功的课。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更应关注这些活动方式的有效性。思考、读图、小组活动等,都是地理课堂中常见的学生活动方式。但无论哪一种,只要教师能始终调动学生的“胃口”,启发其思考、探讨,这些都是有效的。以下,我就结合《人口增长》一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维走向纵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当教师能驾轻就熟地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便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思维。同时,也应注重本班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与课堂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吴照老师任教的是上海格致中学,而且还是理科班,以男生居多。因此,书本上可以找到的答案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呢?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时,才能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之中,吴照老师以漫画“苦难的母亲”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母亲愁眉苦脸?”;而后,又不断地利用计算、质疑等方式,使学生能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之中。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必要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深化。
2 情系学生,建立自信,让探究成为学习的沃土
课堂上有意地淡化知识应用方面的讲授,而辅之于更多的自主探究实践和体验活动。要鼓励学生有好学好问,敢于质疑、敢于“犯错”。错的教训和对的经验同样宝贵,都是经验,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教师都应给予同等的关爱,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建立信心,也就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吴照老师的这整堂课中,他充分体现了对于学生的肯定和鼓励。他不再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讲授知识,而是始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这些问题、错误内化为一种理性的认知。比如,他区别于以往的教学常规,而是同时展示了“世界人口增长历程”折线图和“人口发展模式”示意图。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产生质疑——“为什么世界人口并不像人口发展模式中一样增长缓慢?”从而使学生认知到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等原因,还处于工业化初期,而中国则处于工业化中期。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一堂课中的表现并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平时的探求过程中,教师便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唤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学习求知的内驱力,推动学生主动地探究获取新知。
3 关注生活,引起共鸣,让地理课堂更贴近学生
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老师在教学中就要首先从生活入手,多采集生活中的热点现象让学生们对地理课更感兴趣。因此,如何去研究教学内容并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挖掘其中的实用价值,指导生活实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很多地理课堂的难题,也是很多地理教师的困惑。在本堂课中,吴照老师非常灵活地找到了专题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通过小组统计家庭三代人口数据,并以Excel的图表方式显示祖辈、父辈、我辈的人口比例,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上海目前的人口问题。同时,又以父辈出现“下岗潮”的现象,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起原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集思广益,探讨上海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让地理走进生活,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我们的生活环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服务于实际的生活。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优化师生的共同行为,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在自主的空间内获取新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08-01-20
【关键词】 地理教学;课堂行为;构建新知
4月,有幸去格致中学观摩了吴照老师的《人口增长》一课。听课之后,我觉得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信息,而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那么在课堂上,学生活动方式有哪些?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我想,并不是活动方式越多,课堂越热闹就是成功的课。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更应关注这些活动方式的有效性。思考、读图、小组活动等,都是地理课堂中常见的学生活动方式。但无论哪一种,只要教师能始终调动学生的“胃口”,启发其思考、探讨,这些都是有效的。以下,我就结合《人口增长》一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维走向纵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当教师能驾轻就熟地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便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思维。同时,也应注重本班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与课堂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吴照老师任教的是上海格致中学,而且还是理科班,以男生居多。因此,书本上可以找到的答案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呢?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时,才能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之中,吴照老师以漫画“苦难的母亲”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母亲愁眉苦脸?”;而后,又不断地利用计算、质疑等方式,使学生能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之中。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必要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深化。
2 情系学生,建立自信,让探究成为学习的沃土
课堂上有意地淡化知识应用方面的讲授,而辅之于更多的自主探究实践和体验活动。要鼓励学生有好学好问,敢于质疑、敢于“犯错”。错的教训和对的经验同样宝贵,都是经验,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教师都应给予同等的关爱,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建立信心,也就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吴照老师的这整堂课中,他充分体现了对于学生的肯定和鼓励。他不再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讲授知识,而是始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这些问题、错误内化为一种理性的认知。比如,他区别于以往的教学常规,而是同时展示了“世界人口增长历程”折线图和“人口发展模式”示意图。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产生质疑——“为什么世界人口并不像人口发展模式中一样增长缓慢?”从而使学生认知到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等原因,还处于工业化初期,而中国则处于工业化中期。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一堂课中的表现并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平时的探求过程中,教师便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唤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学习求知的内驱力,推动学生主动地探究获取新知。
3 关注生活,引起共鸣,让地理课堂更贴近学生
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老师在教学中就要首先从生活入手,多采集生活中的热点现象让学生们对地理课更感兴趣。因此,如何去研究教学内容并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挖掘其中的实用价值,指导生活实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很多地理课堂的难题,也是很多地理教师的困惑。在本堂课中,吴照老师非常灵活地找到了专题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通过小组统计家庭三代人口数据,并以Excel的图表方式显示祖辈、父辈、我辈的人口比例,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上海目前的人口问题。同时,又以父辈出现“下岗潮”的现象,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起原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集思广益,探讨上海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让地理走进生活,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我们的生活环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服务于实际的生活。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优化师生的共同行为,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在自主的空间内获取新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0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