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x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米是汉台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是沿江鲜食春玉米和丘陵饲料夏玉米,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玉米种植当中,需要从技术角度做好优化控制,保证种植产量。在本文中,将就玉米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玉米;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1  前言
  玉米是现今我国很多地区重点的粮食作物,为了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提升产量,则需要能够做好栽培技术的应用。对此,则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做好配套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更好的实现生产目标。
  2  机械整地
  要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具有中上肥力且具有较强保水保肥特征的地块应用玉米种植,在播种活动进行前,要做好机械深翻整地处理,做好深度的控制,保证在25~30cm之间,以此为玉米种植创设好的土壤条件。
  3  机械播种
  通过大小垄、机械化播种方式种植。当土壤耕层10cm温度达到8℃时即可以播种,一般来说需要在5月底、6月初播种种植。在此当中,要做好适宜机械设备的选择,按照规定深度、密度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播种,保证具有一致的深浅,不出现重播或者漏播等问题,保证行距准确、均匀。一般来说,深度要控制在3~5cm之间。
  4  配方施肥
  4.1  土壤性质
  第一,砂壤。对于该类土壤来说,具有较大的砂性,土质粗粒较多、较为松散,在毛管性方面存在不足,潜在养分较低,具有较好的通气性。对于该类土壤,可以在施肥时适当增加施肥次数,以此对其不同时期的肥料需求进行满足;第二,壤土。该类土壤在保蓄性、通气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适合不同类型作物的生长。在实际施肥时,需要结合使用速效以及长效肥料,以此对不同时期作物的肥料需求进行满足;第三,黏壤。该类土壤具有较大的黏着力,通气性差、保水性强,需要能够尽早做好肥料的施加,对施肥次数进行适当的减少。
  4.2  施肥方法
  砂壤方面,配方15-23-10,按照30kg/667m2用量施加肥料,追肥肥料方面使用尿素,在拔节期之前进行一次追施,用量20kg/667m2,并在大喇叭口期进行第二次追施,用量16kg/667m2。
  壤土方面,配方15-18-12,按照32kg/667m2用量施加肥料,使用尿素為追肥肥料,在拔节期进行追肥,按照26kg/667m2施加。
  黏壤方面,使用一次性施肥方式,使用长效复合肥为底肥,配方30-12-10,按照40kg/667m2用量施肥,不需要在后续追肥。
  5  田间管理
  5.1  苗期管理
  在该阶段,主要管理目标是保证苗齐、苗壮、根深且根的数量增多。在具体工作开展当中,要及时做好定苗、查苗以及补苗处理,避免发生烧苗情况,保证全秒。在3~5叶时进行定苗,将弱苗去除后留下壮苗,如果在此当中发现存在缺苗情况,则需要及时就近留双株。
  5.2  穗期
  5.2.1  底墒水
  底墒水是影响出苗的关键因素,要在播种前保证具有适宜的水分情况,按照25m3/667m2进行灌溉。在灌溉完成之后,需要能够做好灌水量的严格掌握,避免因数量过多降低土壤温度,进而对出苗效果产生影响。夏玉米多种植在丘陵,以抢墒直播为主,雨后及时播种,以保全苗。
  5.2.2  育苗水
  在苗期,玉米水分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一般来说,需要保证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如果低于该比例即需要进行灌溉。要通过灌水控制蹲苗,保证植株基部发根多、节间短,在对后期抗旱抗倒伏能力有效增加的情况下,为增产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5.2.3  孕穗水
  在出苗35d时,玉米将开始拔节,此时植株具有迅猛的生长特点,具有较高的气温,植株页面具有较强的蒸腾性,需要充分供应水分,避免因植株缺水发生发育不良情况,而因此对幼穗正常分化产生影响导致发生减产。此时,要做好田间持水量控制,当土壤水分65%以下后灌溉发育水,以此保证植株根系具有好的生长特点,利于幼穗分化发育,最终形成大穗。在拔节期灌溉时,需要保证灌水量在20~30m3/667m2之间。
  5.2.4  灌浆水
  在玉米生长当中,抽穗开花期是对于水需求量最大的使其,此时需要做好缺水情况的注意,如果发现存在缺水问题,需要及时做好补充灌溉处理。
  6  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种植当中,要从以下方面做好病虫害防治:第一,深耕细作,在播种之前做好深耕处理,通过机械作用杀伤害虫;第二,撒毒土。可以使用50%浓度的辛硫磷毒土以均匀的方式撒在播种沟当中,也可以使用5kg浓度3%的辛硫磷颗粒,在与细沙土混合之后实现对地下害虫的防治;第三,使用包衣种子是预防玉米黑穗病的简便措施,以此能够获得较好的防病效果。第四,根据病虫信息,百株卵块12块或幼虫50头以上,及时用阿维菌素兑水防治或辛硫磷颗粒剂心叶撒施防治。第五,关注天气预报,做好7月中下旬~8月上旬的玉米大小班病防治。
  7  结语
  玉米种植对于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做好技术应用,将直接影响到产量与经济效益。在上文中,我们对玉米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玉米栽培当中,需要能够充分做好技术要点的把握,进一步提升玉米种植产量。
  参考文献
  [1] 何宏艳.复播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技术总结[J].种子世界,2011(3):25-2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进一步增强玉米种植的水平,加大了杂交玉米的推广力度,而如何做好杂交玉米的种植工作,也成为了人们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就针对高原山区杂交玉米种植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杂交玉米;粮食作物;农业生产  木里县处川西高原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差异大,山区气候多变,寡雨强照,土地瘠薄,耕作方式较
摘要:通过引进7个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与对照品种两优688进行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合霍邱种植的高产优质(二级米)水稻新品种 Y两优1928、荃优华占、荃两优2118、晶两优534、荃两优851。  关键词:杂交水稻;优质新品种;试验  霍邱县位于淮河南岸,大别山北麓,北部地区以淮河水灌溉为主,南部地区以淠史杭罐区水灌溉为主,水资源丰富,发展一季稻具有得体独厚的优势,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6.7万hm
摘要:农业产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保障农业中果树的健康栽培与种植,才能实现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保证。基于此,相关的果树栽培部门,应积极探究我国现今果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有效的改进技术,以保障果树栽培的实际经济效益。  关键词:果树栽培;问题;改进技术  0 引言  果树栽培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一旦果树无法得到健康地栽培,就会使果树栽培的质量出现严重的
摘要: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管理工作与小麦产量、品质息息相关,影响当地粮食安全。基于此,文章以春季小麦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春季小麦的生育特点,然后结合春季小麦生产特点,分析春季小麦管理技术,总结如何科学管理春季小麦,提高春季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推动粮作物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春季小麦;生育特点;病虫害  0 引言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其生长发育周期较长,涉及多个生育环节,在冬季前完成
摘要:我国草原面积比较广,排世界第二,草原面积占全世界草原面积的13%、而青海地区的畜牧业是支柱型产业,之前,牧民的生活较为艰苦,畜牧业发展速度比较慢,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有诸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青海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案,希望能够为青海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1 前言  草原具备生态和经济功能,是我国绿色生态重要的屏障。青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冬小麦的种植技术也在全面的提升,进行冬小麦新疆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研究,实现我国冬小麦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有效提升,可以全面保障我国的冬小麦种植水平,为我国农业工作开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发展推动力。  关键词:冬小麦;新疆高产栽培技术;实践  0 引言  冬小麦新疆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实施,是实现冬小麦种植工作全面良好开展的关键性环节,进行冬小麦新疆高
摘要:不同授粉品种对于南果梨果实的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从外观、果实品质和性状上都有不同的表现。本文结合过往研究理论和对10个南果梨授粉品种的实验的基础上,对于南果梨适宜授粉品种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南果梨授粉技术的实践提供一定的规律。  关键词:不同授粉品种;南果梨;果实品质;生长性状  南果梨被称为梨中之王,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因此近年来种植范围大面积扩大,从鞍山地区逐渐扩植到辽西、吉林、河北、内
摘要:引进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武山县山区种植的抗病、丰产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關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种植;  0 引言  引进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观察马铃薯的生物特性和适应性、抗晚疫病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性状,筛选出抗晚疫病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应用,替代部分高感晚疫病及差的品种,提高马铃薯品质,减轻晚疫病危害,为我县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1 参试品种  8个,品种依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中农业经济影响着各区域发展,由此可知,在世界发展中我国仍以农业大国地位出现,同时农产品销售量也在不断提高。澳洲坚果是农产品中获得经济效益较高的一种,但种植区域、品种存在不同,因此种植技术和方法也有差异。本文主要阐述澳洲坚果栽培技术相关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澳洲坚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澳洲坚果俗称为澳洲胡桃,源于澳大利亚,营养丰富、口味俱佳、销售量骤增,因此也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