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不断提高,传统媒体的运行模式备受挑战,而以传统媒体为主要生存条件的县级广播电视平台也备受冲击,如何在数字化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适应时代变化,如何将自身优势与新媒体资源完美结合是每一个县级广播电视平台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建设;广播电视;发展与突破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就“媒体融合”问题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指南。另一方面,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媒体虽然依旧保持主体地位,但是在传播的形式和载体方面都需要与时代接轨,而作为以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各县级广播电视平台,更应及时获取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立足自身、寻求突破。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的论断:“推进媒体融合的工作重点已经从省级以上媒体延伸到了基层媒体,从主干媒体拓展到了支系媒体,支系媒体的改革将促进国家媒体体系的全盘激活。”
一、县级广播电视平台的走向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重要指示的提出,给县级广播电视平台提供了新的指引与方向。县级广播电视台由于自身体制、运行机制,人员数量,平台资源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传统媒体中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平台为主要宣传手段,这样的宣传模式已经远远不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加上各省市级媒体平台对各县级广播电视平台的依托,使县级广播电视业务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时效性。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加上媒体云的大数据储备,县级媒体完全可以利用优势整合资源,进而创新创优节目的内容,丰富节目形式,使县级广播电视业务由被动依托于省市级媒体带动发展,向主动创新优化为省市级媒体发展增添色彩转变。
其次,在自身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县级广播电视台也可以做出大胆的尝试,正如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林所言:信息传播的核心,是在分发端上的话语权与决定权。在一点上,各县级台的融媒体实践中,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便打破屏障和体制限制,由正科级事业单位转变为充分放权,不仅增加了事业编制,广泛吸收各专业人才,还增加了自主招聘的权利。与此同时,浙江安吉新闻集团的“爱安吉”APP也是该新闻集团的一大突出亮点。据数据统计,从2015年至今已累计有超过20万用户使用该集团所属的APP,与此同时,“爱安吉”APP在全国40多个县进行复制推广,一个集全方位,多媒介的新闻发布平台、整合各方受众积极参与的舆论引导平台、社会治理体系的综合信息平台、贴近用户的便民服务平台、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平台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性APP,迈出了通过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产品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一大步。因为各信息数据及时有效的通过APP显示,一方面有效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另一方面,也拉动了人民群众与政府和融媒体新闻中心的距离,让政府办公不再神秘,让老百姓获取信息也更加便捷。
二、大数据时代,县级广播电视工作者应顺势而为
由于受到县级广播电视平台客观条件的制约,县级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基本以广播、电视、报刊这三大主流媒介为主,在信息的传播上,也多以固定的文稿和新闻内容进行播报。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加上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资源优势,使微博、微信、APP、公众号等便捷的传播途径变成了大众常态化的信息共享手段。面对这样的局势,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整合自身资源优势的条件下,更应该对所属的新闻工作者提出变革要求。因而,县级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在日常熟练掌握premiere、photo shop、corelDRAW等一系列固有的媒體技术,更应该对融媒体的新闻从业者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例如VR、 AI 等新兴虚拟技术有所涉猎,以此推动县级媒体广播电视节目向立体化和层次感发展完善的同时,也可以使县级广播电视工作者对节目内容和节目架构的把控更加得心应手。
三、立足服务主体,使融媒体在县级平台推广更加便利有效。
关注主体是走好县级融媒体之路的重要环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2011年就曾提出:本地网络互动平台是听取民意最短路径。融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因此,熟悉受众对节目的喜好尤为重要。在这一问题上,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精准把握受众群体则是重中之重。例如,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在实现群众融合的改革举措中,项城融媒体中心利用省级APP发起“晒晒天空的云”随手拍征集活动,这一贴近民生的活动使许多爱护环境、注重生态发展以及摄影爱好者们纷纷踊跃参与,这一活动更是引起了很多热爱家乡的市民朋友的欢迎,据统计,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这一活动的举办引发10万人参与,话题阅读量也高达了25万,真正实现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融合。因而,各县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改革时在节目整合方面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资源做线上传播,及时发现节目短板并调整节目形式,极大可能的满足听众对优质节目的期待。
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任何一种传播媒介手段的变化会带来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算法推荐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正在悄然的改变着媒体运转的生产制作流程。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县级融媒体在建设中也应充分意识到这个变化,及时调整自身节目的传播方法,紧抓互联网以及移动端用户,了解这一人群对新闻节目的需求点,在固有的节目形式上推陈出新。其次,要想制作的内容被用户接受必须紧抓移动端使用,利用大数据资源建立并完善地区资源数据库,使县级广播电视的传播更加精准、生动便民,内容更加具体、富有层次。 当前,各县级广播电视台积极搭建区域“云平台”,如云南广播电视台的云视新闻“七彩云”、浙江报业集团的“天目云”、“新湖南云”、“雨花云”、广西“广电云”等等纷纷以“云端”的方式吸纳各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进而完善自身的融媒体初步系统整合。
四、瓶颈与突破、制约与成就
以往县级广播电视台依托于省市级广播电视台的现象比较突出。无论在资源整合上还是节目内容形式上,县级广播电视业务总体缺乏一定的创新力。虽然伴随着融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县级融媒体新闻中心不断成立,但是县级融媒体自身也会有相应的制约性。县级媒体自身平台小、资源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县级广播电视业务的创新发展。正因为如此,县级广播电视台更应该注重自身的短板,及时依托省市级融媒体资源打造自己的文化产品。但在补短板的同时,也要注意“度”的考量,不能一味的照搬同类型文化产品,也不能对省市级融媒体平台过度依赖。应该立足自身,分析各县级广播电视平台的地理、人文、环境、资金、技术等多方位因素,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服务类文化产品,从而为省市级融媒体的创新建设助力。
无论是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的成功转型还是浙江安吉新闻集团的“爱安吉”APP的成功推广,面对一系列县级广播电视融媒体的不断发展,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越是走在前列的县级平台越会将自己的定位更加细化。不仅重视新闻内容的传播与推广,更会将注重对用户的切实服务。同时,县级平台优秀的节目内容也会更加注重受众群里的接受度,例如年轻人会更加喜欢时尚、美妆等互动性比较强的元素,而老年人则会更加关注养老,住房等政策讯息……因此,在优质节目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区分受众层次,使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富有价值。
其次,县级平台在优质节目的整合上可以尝试打破分散经营的模式,例如云南广播电视台的云视新闻“七彩云”APP,将政务、服务和产业等充分融合,通过APP的形式将政府重大项目的举措、便民的服务讯息等有价值的新闻得以最及时、最有效的传播。同时,该APP也给受众留下互动评论的空间,极大的推动了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传播可分享,实现了“移动化傳播效果”、“互动性直播理念”、“精准的便民服务”三位一体,有机融合。
总而言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该具备自身价值和地区优势,而不是单纯的依托省市级融媒体平台再打造一个新的县级小新闻平台,而是要借助省市级融媒体中心的优质资源,打破制约因素与瓶颈,建立自身品牌价值。其次,要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收集并凝聚受众群体的兴趣,利用移动端、客户端、新媒体资源、自媒体技术等新媒体资源与受众搭建互联互动桥梁,给受众群体留足意见与建议、获取与反馈的空间,在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也可使惠民政策与便民服务得到有效传达。县级融媒体平台建设不仅仅要围绕内容和服务形成显著优势,更要着重自身“承上启下”的角色定位,有责任有义务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使上传讯息务实可靠、使下达政策精准及时。
参考文献:
[1]选自:东方网《从2019全国两会看H5媒体报道发展趋势》(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90404/u7ai8483566.html)
[1]选自:《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建设;广播电视;发展与突破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就“媒体融合”问题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指南。另一方面,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媒体虽然依旧保持主体地位,但是在传播的形式和载体方面都需要与时代接轨,而作为以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各县级广播电视平台,更应及时获取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立足自身、寻求突破。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的论断:“推进媒体融合的工作重点已经从省级以上媒体延伸到了基层媒体,从主干媒体拓展到了支系媒体,支系媒体的改革将促进国家媒体体系的全盘激活。”
一、县级广播电视平台的走向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重要指示的提出,给县级广播电视平台提供了新的指引与方向。县级广播电视台由于自身体制、运行机制,人员数量,平台资源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传统媒体中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平台为主要宣传手段,这样的宣传模式已经远远不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加上各省市级媒体平台对各县级广播电视平台的依托,使县级广播电视业务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时效性。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加上媒体云的大数据储备,县级媒体完全可以利用优势整合资源,进而创新创优节目的内容,丰富节目形式,使县级广播电视业务由被动依托于省市级媒体带动发展,向主动创新优化为省市级媒体发展增添色彩转变。
其次,在自身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县级广播电视台也可以做出大胆的尝试,正如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林所言:信息传播的核心,是在分发端上的话语权与决定权。在一点上,各县级台的融媒体实践中,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便打破屏障和体制限制,由正科级事业单位转变为充分放权,不仅增加了事业编制,广泛吸收各专业人才,还增加了自主招聘的权利。与此同时,浙江安吉新闻集团的“爱安吉”APP也是该新闻集团的一大突出亮点。据数据统计,从2015年至今已累计有超过20万用户使用该集团所属的APP,与此同时,“爱安吉”APP在全国40多个县进行复制推广,一个集全方位,多媒介的新闻发布平台、整合各方受众积极参与的舆论引导平台、社会治理体系的综合信息平台、贴近用户的便民服务平台、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平台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性APP,迈出了通过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产品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一大步。因为各信息数据及时有效的通过APP显示,一方面有效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另一方面,也拉动了人民群众与政府和融媒体新闻中心的距离,让政府办公不再神秘,让老百姓获取信息也更加便捷。
二、大数据时代,县级广播电视工作者应顺势而为
由于受到县级广播电视平台客观条件的制约,县级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基本以广播、电视、报刊这三大主流媒介为主,在信息的传播上,也多以固定的文稿和新闻内容进行播报。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加上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资源优势,使微博、微信、APP、公众号等便捷的传播途径变成了大众常态化的信息共享手段。面对这样的局势,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整合自身资源优势的条件下,更应该对所属的新闻工作者提出变革要求。因而,县级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在日常熟练掌握premiere、photo shop、corelDRAW等一系列固有的媒體技术,更应该对融媒体的新闻从业者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例如VR、 AI 等新兴虚拟技术有所涉猎,以此推动县级媒体广播电视节目向立体化和层次感发展完善的同时,也可以使县级广播电视工作者对节目内容和节目架构的把控更加得心应手。
三、立足服务主体,使融媒体在县级平台推广更加便利有效。
关注主体是走好县级融媒体之路的重要环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2011年就曾提出:本地网络互动平台是听取民意最短路径。融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因此,熟悉受众对节目的喜好尤为重要。在这一问题上,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精准把握受众群体则是重中之重。例如,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在实现群众融合的改革举措中,项城融媒体中心利用省级APP发起“晒晒天空的云”随手拍征集活动,这一贴近民生的活动使许多爱护环境、注重生态发展以及摄影爱好者们纷纷踊跃参与,这一活动更是引起了很多热爱家乡的市民朋友的欢迎,据统计,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这一活动的举办引发10万人参与,话题阅读量也高达了25万,真正实现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融合。因而,各县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改革时在节目整合方面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资源做线上传播,及时发现节目短板并调整节目形式,极大可能的满足听众对优质节目的期待。
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任何一种传播媒介手段的变化会带来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算法推荐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正在悄然的改变着媒体运转的生产制作流程。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已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县级融媒体在建设中也应充分意识到这个变化,及时调整自身节目的传播方法,紧抓互联网以及移动端用户,了解这一人群对新闻节目的需求点,在固有的节目形式上推陈出新。其次,要想制作的内容被用户接受必须紧抓移动端使用,利用大数据资源建立并完善地区资源数据库,使县级广播电视的传播更加精准、生动便民,内容更加具体、富有层次。 当前,各县级广播电视台积极搭建区域“云平台”,如云南广播电视台的云视新闻“七彩云”、浙江报业集团的“天目云”、“新湖南云”、“雨花云”、广西“广电云”等等纷纷以“云端”的方式吸纳各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进而完善自身的融媒体初步系统整合。
四、瓶颈与突破、制约与成就
以往县级广播电视台依托于省市级广播电视台的现象比较突出。无论在资源整合上还是节目内容形式上,县级广播电视业务总体缺乏一定的创新力。虽然伴随着融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县级融媒体新闻中心不断成立,但是县级融媒体自身也会有相应的制约性。县级媒体自身平台小、资源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县级广播电视业务的创新发展。正因为如此,县级广播电视台更应该注重自身的短板,及时依托省市级融媒体资源打造自己的文化产品。但在补短板的同时,也要注意“度”的考量,不能一味的照搬同类型文化产品,也不能对省市级融媒体平台过度依赖。应该立足自身,分析各县级广播电视平台的地理、人文、环境、资金、技术等多方位因素,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服务类文化产品,从而为省市级融媒体的创新建设助力。
无论是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的成功转型还是浙江安吉新闻集团的“爱安吉”APP的成功推广,面对一系列县级广播电视融媒体的不断发展,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越是走在前列的县级平台越会将自己的定位更加细化。不仅重视新闻内容的传播与推广,更会将注重对用户的切实服务。同时,县级平台优秀的节目内容也会更加注重受众群里的接受度,例如年轻人会更加喜欢时尚、美妆等互动性比较强的元素,而老年人则会更加关注养老,住房等政策讯息……因此,在优质节目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区分受众层次,使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富有价值。
其次,县级平台在优质节目的整合上可以尝试打破分散经营的模式,例如云南广播电视台的云视新闻“七彩云”APP,将政务、服务和产业等充分融合,通过APP的形式将政府重大项目的举措、便民的服务讯息等有价值的新闻得以最及时、最有效的传播。同时,该APP也给受众留下互动评论的空间,极大的推动了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传播可分享,实现了“移动化傳播效果”、“互动性直播理念”、“精准的便民服务”三位一体,有机融合。
总而言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该具备自身价值和地区优势,而不是单纯的依托省市级融媒体平台再打造一个新的县级小新闻平台,而是要借助省市级融媒体中心的优质资源,打破制约因素与瓶颈,建立自身品牌价值。其次,要重视人民群众的需求,收集并凝聚受众群体的兴趣,利用移动端、客户端、新媒体资源、自媒体技术等新媒体资源与受众搭建互联互动桥梁,给受众群体留足意见与建议、获取与反馈的空间,在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也可使惠民政策与便民服务得到有效传达。县级融媒体平台建设不仅仅要围绕内容和服务形成显著优势,更要着重自身“承上启下”的角色定位,有责任有义务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使上传讯息务实可靠、使下达政策精准及时。
参考文献:
[1]选自:东方网《从2019全国两会看H5媒体报道发展趋势》(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90404/u7ai8483566.html)
[1]选自:《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