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果期应用氯吡苯脲(KT-30)+芸苔素内酯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5551309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破解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油茶单位面积产量的瓶颈问题,本试验旨在探索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的技术措施。试验表明,在同样的施肥与抚育管理条件下,施用芸苔素内酯1000~1200倍液加5~10ppm氯吡苯脲,有明显促进提高油茶产量的作用。
  关键词:油荼;单位面积产量;芸苔素内酯;氯吡苯脲;研究
  中图分类号:$79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9.15.021
  近年来,我国各地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产业发展较快,但是普遍存在效益不高问题,制约着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制约油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油茶单位面积产量问题。本试验旨在探索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技术方法,以破解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
  1试验方法
  1.1试验小班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安徽省潜山市官庄镇水贵村、杨庄村、西岭村和孔士村油茶园内,试验小班概况,如表1所示。
  1.2试验药剂选择
  试验药剂选择氯吡苯脲(KT-30)和芸苔素内酯。其中,氯吡苯脲(KT-30)选择杭州木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装的,美国生产的氯吡苯脲(Forchlorfenuron),中央认证服务号(CAS,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为68157-60-8,纯度为生物试剂(BR:Biological reagent)。氯吡苯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促进细胞分裂和促进细胞扩大伸长作用,能够促进果实肥大,提高果实产量。芸苔素内酯选择东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TUOTA(土优塔),登记证号为农肥准字(2008)1280。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
  1.3药剂的复配
  将0-15ppm氯吡苯脲(KT-30)分别与芸苔素内酯1000—1500倍液复配后进行喷施试验,如表2所示。每种浓度重复4次,每块样地400m2,共设置试验样地96块38400Mz,如表1所示。
  1.4药剂的喷施试验
  试验于2015年-2018年进行,连续4年进行喷施试验,每年两次,第一次于4~5月进行,第二次在第一次后30天左右进行。喷施时,尽量将药液喷施在油茶幼果上。
  除了药液喷施之外,所有试验小班均采取相同的抚育管理措施,每年夏初、秋初抚育除草各一次,夏初抚育时每株施用1:1的菜籽饼肥+复合肥6kg/株,施肥方法为穴施。
  2试验数据采集与试验结果
  为了避免大小年的影响,以及油茶干果含水率不同对称重的影响,试验连续进行4年,于秋季油茶果成熟时采摘,并立即称量鲜果重量,计算出4年平均年单位面积鲜果产量,如表3、图1和图2所示。
  3试验结果分析
  从表3、图1与图2可以看出,施用氯吡苯脲和芸苔素内酯,有提高油茶产量的作用。其中,氯吡苯脲浓度大于5ppm时,油茶的产量提高不多。此外,在实际施用氯吡苯脲过程中,在15ppm浓度试验样地中,出现个别油茶果畸形,这与浓度使用偏大有关。
  对表3数据进行进一步数量化统计分析,如表4、表5、表6。
  表4数据表明,在a=0.05水平下,F=6.219359,大于Fcrit=4.964603,P-value=0.007751,小于0.05,差异性显著,即添加氯吡苯脲对油茶年均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显著。
  表5数据表明,在a=0.05水平下,F=0.00387,小于Fcrit=3.68232,P-value=0.996138,大于0.05,差异性不显著,即氯吡苯脲不同复配浓度对油茶年均单位面积产量影响不显著。
  表6数据表明,在a=0.05水平下,F=4022.355,大于Fcrit=3.105875,P-value=6.59E-19,小于0.05,差异性显著,即芸苔素内酯不同复配浓度对油茶年均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显著。
  4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表明,在同样的施肥与抚育管理的条件下,施用芸苔素内酯1000-1200倍液加5~1Oppm氯吡苯脲,有明显促进提高油茶产量的作用。
  鉴于目前油茶产业效益普遍不高的现状,要提高油茶产业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一是要提高油茶籽的单位面积产量,因为油茶籽产量直接關系着油茶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油茶籽产量途径之一是通过选育良种来实现,但对现有油茶林进行品种改良,不是立即实现的,因此,通过施肥、抚育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等措施提高油茶籽单产,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二是研发应用新技术以降低各个环节生产成本,特别是要在油茶林抚育、施肥、修枝、采摘等环节引入机械化技术,以降低产业基础成本;三是引入减商化理念,运用现有大互联网、物联网,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多的商业环节,以降低从油茶籽到茶油上餐桌的商业运营成本。四是由于油茶籽产量短期内很难有大幅提高,且油茶产业整体运营成本短期内也难以大幅降低,因此,要改变目前茶油中低端市场定位,将其定位为高端食用油市场,采用高端食用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商业运营。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苦参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索检查法。方法 采用凝胶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对苦参素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学研究。结果 本品经80倍稀释对细菌内毒
目的 总结烧伤后上肢瘢痕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整形手术分两步进行。一期先行瘢痕切除松解术,术中暂不行皮片移植术。先行持续关节牵引。使之回复至伸直位。二期
手术治疗痔瘘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由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以及对疾病愈后缺乏信心,存在着很重的心理负担。我们通过178例患者的临床对照分析所见,个性特征、情绪反应、麻痹、羞
摘要:试验使用均衡型45%复合肥,按照1kg/株、2kg/株、3kg/株施肥量进行试验,观测湿地松生长量?试验表明,施肥量越多,生长量越大.结合经济效益来看,以2kg/株施肥量较为合适  关键词:湿地松;施肥;生长量;分析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安庆市大龙山林场。大龙山林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 5。 C,降水量为1389mm,年平均无霜期247d。  试验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血清标记HBeAg、HBV—DNA的相互关系,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双抗体夹心EHSA法测定血清前S1抗原.ELISA法测定乙肝病
摘要:冬小麦是很多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干旱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冬小麦的产量大大降低。随着大量农技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形成了集留膜免耕、膜面播种穴集雨、覆盖面于一体的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其是一种旱作农业技术在小麦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能够使冬小麦增产大约30%。因此,本文对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冬小麦  中图分类号: S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