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将长期存在,教育关爱工作任重道远,须避免留守儿童个体标签化,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多方资源,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犯罪;个人设想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9-0233-01
作者简介:李善良(1996-),男,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本科生。
留守儿童在中农村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且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童年是悲伤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亲眼所见颇多。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调查,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人的留守儿童。这些人中有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甚至有8.7%的儿童与父母就没有联系。关于留守儿童是否想和父母居住在一起,有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孩子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亲人很少或从不聊天。留守少年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对其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因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从近些年的留守儿童犯罪率不断上升中,不难看出,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现实中关于留守儿童的一些问题
2016年7月5日我们在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主任韩国立的带领下走进了原阳县韩庄小学,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点问题:
(一)父母的委托监护,是对孩子监护的缺失
由于城市的机遇与条件导致了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中的青壮年数量直线下降。监护孩子的重任则落在了他们父母的兄妹或者他们的爷爷奶奶肩上,而农村的经济结构是单一的农业生产,于村中的村民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到农活之中去,根本无暇照顾孩子。在需要看管的年纪无人看管,会在心理上使他们感觉不到温暖,再加上孩子们自身的辨认是非能力也十分有限,极易受到不良印象,一颗“小树”也就难以茁壮成长。
(二)缺乏爱的滋润,身心健康亮起红灯
孩子的童年本应是完整的:暂且不说每次生日都有礼物,也不提每日都是在游乐园当中度过的,最起码应该有家人的陪伴;童年是自己伸一伸手好像就有了全世界。但留守儿童的童年实际上与这相差甚远:考试考了一百分却无法向父母炫耀,遇到了问题无法向父母求助,或许他们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帮助与关心,但就像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再爱我一次》一样,父母的关心与照顾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或许留守儿童的父母会说,我去城市打工是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懂了。结果催生了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大的误会,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不关心自己,而父母觉得孩子真不懂话,这样做明明是为了你们好,这样只会使孩子长大后会更加叛逆,会与家人产生难以化解的隔阂,变得偏执、极端。这样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茁壮成长便亮起了一盏红灯。
三、关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个人设想
首先,我是一名大学生我愿意尽我一份微薄的力量。7月5日我们在原阳县韩庄小学先后组织了“模拟法庭”进校园和“辩论文化”进校园两个活动,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孩子们的问题也是问的很有技术含量而且很有自己的见解。比如,这次模拟法庭选取的是故意伤害案件,判决被告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然后有小朋友说判的好重啊,被告还有家人要照顾,我觉的判十几年就够了,如此年纪如此见解,让我不禁感慨后生可畏。
其次,社会应加大对留守童问题的关注。慈善机构可以凭借其社会影响力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个群体,投资建设“爱心工程”,建设寄宿制小学,为他们能够在学校内更好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接着,开通校车直达,为那些无人接送,独自上学的孩子保驾护航。让留守儿童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可以安全健康的成长,成为追逐繁星的孩子。然后,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使其拥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
最后,我认为留守儿童问题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由城乡差距导致的,即实质是收入差距。众所周知,一个农民工的收入和一个城市工作者的收入相差甚远,收入成为大多数农民工背井离乡的直接原因。为解决这种状况,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经济投入,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好的工资待遇与福利。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建设完善农村教育的相关配套措施,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我认为,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存在差距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解决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一场“持久战”,这场战役不仅需要政府更多的投入与作为,更需要孩子父母对孩子尽到应有的监护义务,留守儿童的父母们,你们欠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参考文献]
[1]常红.中国共产党新闻: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Z].2007-9-27.
[2]田慧生,吴霓主.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犯罪;个人设想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9-0233-01
作者简介:李善良(1996-),男,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本科生。
留守儿童在中农村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且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童年是悲伤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亲眼所见颇多。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调查,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人的留守儿童。这些人中有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甚至有8.7%的儿童与父母就没有联系。关于留守儿童是否想和父母居住在一起,有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孩子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亲人很少或从不聊天。留守少年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对其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因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从近些年的留守儿童犯罪率不断上升中,不难看出,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现实中关于留守儿童的一些问题
2016年7月5日我们在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主任韩国立的带领下走进了原阳县韩庄小学,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点问题:
(一)父母的委托监护,是对孩子监护的缺失
由于城市的机遇与条件导致了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中的青壮年数量直线下降。监护孩子的重任则落在了他们父母的兄妹或者他们的爷爷奶奶肩上,而农村的经济结构是单一的农业生产,于村中的村民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到农活之中去,根本无暇照顾孩子。在需要看管的年纪无人看管,会在心理上使他们感觉不到温暖,再加上孩子们自身的辨认是非能力也十分有限,极易受到不良印象,一颗“小树”也就难以茁壮成长。
(二)缺乏爱的滋润,身心健康亮起红灯
孩子的童年本应是完整的:暂且不说每次生日都有礼物,也不提每日都是在游乐园当中度过的,最起码应该有家人的陪伴;童年是自己伸一伸手好像就有了全世界。但留守儿童的童年实际上与这相差甚远:考试考了一百分却无法向父母炫耀,遇到了问题无法向父母求助,或许他们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帮助与关心,但就像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再爱我一次》一样,父母的关心与照顾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或许留守儿童的父母会说,我去城市打工是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懂了。结果催生了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大的误会,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不关心自己,而父母觉得孩子真不懂话,这样做明明是为了你们好,这样只会使孩子长大后会更加叛逆,会与家人产生难以化解的隔阂,变得偏执、极端。这样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茁壮成长便亮起了一盏红灯。
三、关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个人设想
首先,我是一名大学生我愿意尽我一份微薄的力量。7月5日我们在原阳县韩庄小学先后组织了“模拟法庭”进校园和“辩论文化”进校园两个活动,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孩子们的问题也是问的很有技术含量而且很有自己的见解。比如,这次模拟法庭选取的是故意伤害案件,判决被告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然后有小朋友说判的好重啊,被告还有家人要照顾,我觉的判十几年就够了,如此年纪如此见解,让我不禁感慨后生可畏。
其次,社会应加大对留守童问题的关注。慈善机构可以凭借其社会影响力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个群体,投资建设“爱心工程”,建设寄宿制小学,为他们能够在学校内更好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接着,开通校车直达,为那些无人接送,独自上学的孩子保驾护航。让留守儿童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可以安全健康的成长,成为追逐繁星的孩子。然后,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使其拥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
最后,我认为留守儿童问题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由城乡差距导致的,即实质是收入差距。众所周知,一个农民工的收入和一个城市工作者的收入相差甚远,收入成为大多数农民工背井离乡的直接原因。为解决这种状况,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经济投入,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好的工资待遇与福利。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建设完善农村教育的相关配套措施,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我认为,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存在差距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解决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一场“持久战”,这场战役不仅需要政府更多的投入与作为,更需要孩子父母对孩子尽到应有的监护义务,留守儿童的父母们,你们欠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参考文献]
[1]常红.中国共产党新闻: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Z].2007-9-27.
[2]田慧生,吴霓主.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