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急性左心衰竭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u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7年3月~2008年4月收治的4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临床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心衰得到控制,心功能明显改善。其中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7%。结论 采取及时有效的临床抢救措施,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治疗措施
  
  急性左心衰竭是内科常见急症,救治不及时病死率较高,是急诊领域研究课题之一[1]。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心肌损害、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及排血量下降,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的临床症候群。如能及时有效的救治,其临床预后良好。现将本院2007年3月~2008年4月收治的4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2007年3月~2008年4月收治的4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为25~89岁,平均(59.42±6.5)岁。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为39例,占84.8%。46例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12例,占26%;冠心病20例,占43%;瓣膜性心脏病6例,13%;肺心病4例,占8%。诱发因素:呼吸道感染21例(占45%),肺部感染的为9例(占19%),情绪紧张或劳累的为8例(占17%),停服药物的为4例(占8%),心房纤颤2例(4%),原因不明3例(占6%)。
  1.2 诊断标准 本组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2]。其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42例(占91%),烦躁不安32例(占69%),伴口唇发绀24例,(占52%),大汗淋漓21例(占45%),端坐呼吸34例(占73%),意识障碍11例(占23%),咳粉红色泡沫痰10例(占21%),咳白色泡沫痰19例(占41%),双肺闻及大量干湿啰音及哮鸣音46例(占100%),血压增高15例(占32%),心率增快38例(占82%),休克3例(占6%),心房纤颤2例(4%),心脏听诊奔马律23例(占50%),叩诊心脏扩大10例(21%)。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取坐位或半坐位,将双腿下垂,上身保持向前弯曲的状态,以减少静脉回流,快速给予患者吸氧,氧流量为4~8 L/min。建立静脉通路,首先给予速尿20~40 mg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80 μg/min静滴,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毛花苷C 0.2~0.4 mg静脉注射。用药同时密观生命体征的变化,每隔10 min监测呼吸、心率、血压1次,注意调整滴注速度,直至心衰缓解。对于血压急剧升高心衰患者,可首选用硝普钠替代硝酸甘油,其作用降压迅速,可同时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
  1.4 临床疗效评定 治愈:心功能纠正至Ⅰ级,体征、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显效: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未达到Ⅰ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Ⅰ级,但未达到Ⅰ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指标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死亡。
  2 结果
  4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临床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44例患者呼吸困难消失,血压和心率恢复至正常范围,心衰得到控制。其中临床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5.7%。2例无效,患者因高龄合并有多种并发症,救治无效死亡。
  3 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可高达23%[3]。本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本研究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39例,占84.8%。由于高龄、心脏结缔组织、胶原成分增加,对钙摄取率下降,顺应性降低,心脏形态结构重塑,当心肌肥厚不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出现心室扩大伴功能减退[4]。引起左心衰中以冠心病为最多见,本文中资料显示为20例占43%。在各种诱发因素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5%;其次为肺部感染,占19%;劳累或情绪紧张,占17%。同一患者中,可同时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诱因并存。本文中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呼气和吸气频率都加快、短促,患者烦躁不安,即使以表现为心性哮喘的患者也不例外,有濒死的恐惧感。患者取坐位,将双腿下垂,上身保持向前弯曲的状态,以减少静脉回流,增加肺活量,以利于患者呼吸。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原则主要以扩血管药物、利尿、强心剂(毛花苷C)、纠正缺氧等治疗心衰。及早增加心脏排血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密观病情的变化,用药从小剂量开始,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药物治疗中,应用利尿剂,速尿剂量为20~40 mg静脉注射。经临床研究证实,利尿剂不仅利尿,而且减少血容量,降低肺动脉阻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降低前负荷的作用,还可减轻大小循环的充血症状。同时对于老年肾功能减退,血容量减少,应避免长期大量的使用,防止发生心梗、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后果。后续期应用生脉注射液对老年人ALHF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因生脉注射液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前负荷,扩张周围血管,改善末梢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缺氧耐受性的作用[6]。对于高血压病情急剧升高心衰患者,可首选用硝普钠替代硝酸甘油,以减少回心血流量,迅速降压,可同时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另外,缺氧的纠正,有效阻止心衰的病情的变化,解决患者最重的呼吸困难症状,维持了生命体征。
  笔者体会,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目的是纠正病理生理过程,缺氧和高度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必须尽快使之缓解[5]。因此,必须尽量缩短临床抢救治疗时间,争取在半小时内,迅速地纠正缺氧,改善病情,使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本文中4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临床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44例患者心衰得到控制。临床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2例无效,患者因高龄合并有多种并发症,救治无效死亡,临床总有效率为95.7%。总之,采取及时有效的临床抢救措施,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成功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585.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
  [3] 曾凡荣,马厚勋,刘永碧,等.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100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1994,15(6):332-333.
  [4] 戴桂柱.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概念的治疗学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2):147.
  [5]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0.
  [6] 郑丽娜.生脉治疗六例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的疗效[J].湖南医学,1996,13(1):151.
  (收稿日期:2011-10-25)
  (本文编辑:车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国产长春瑞滨(盖诺)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96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放组在放疗时及放疗后进行4周期化疗,化疗用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