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选取成都市温江区200户农户作为调研对象,对该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意愿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1)非农收入占比,非农收入占比越高,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越低,则越倾向于转出土地;(2)户主文化水平,户主的文化水平越高,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越强;(3)土地稳定性,土地稳定性越高,农户对地权稳定性的预期越高,则更侧重于转入土地。由此得出对策建议:(1) 加大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提高农户文化水平,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3) 改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
关键词:成都市温江区 农地流转意愿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十二五以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我国各地区如火如荼地进行,部分地区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和地区特色,将农地流转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农户是农地流转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其流转意愿和行为对区域农地使用权流转有着根本性的影响。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而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03亿亩,比2013年增长18.3%,其增长速度极其惊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流转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农户实际承受能力。而即便是对于有意愿进行流转的农户,也由于无法判断土地的发展增值前景,只能以当下最低收益作为参考去流转土地,从而使得农民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同时也妨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1.回归模型选择。鉴于被解释变量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属于0~1变量,因此我们选择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愿意参与农地流转赋值为1,不愿意赋值为0。
2.变量选取。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的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意愿为被解释变量,用字母Y表示,其中Y=1表示农户愿意参与农地流转,Y=0则表示农户不愿意参与;具体变量的选取分析如下:
2.1户主性别(x1)
2.2非农就业比率(x2)
2.3承包地类型(x3)
2.4非农收入占比(x4)
2.5是否有土地承包权证书(x5)
2.6土地是否存在调整(x6)
2.7户主文化水平(x7)
2.8是否有养老保险(x8)
3.变量的预期作用假设。(1)户主文化水平。户主受教育年限越高,其劳动力机会成本越高,具有更大的可能性转出土地;户主受教育时间越少,其对土地的依赖性也越大,则更可能转入土地。(2)非农就业比率。非农就业比率越高,则体现了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较低,从而更倾向于转出土地。(3)承包地类型。通常从事禽畜类生产的家庭,由于牲畜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因而更倾向于转入农地。(4)非农收入比重。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大,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更容易将土地转出。(5)是否有土地承包权证书。土地承包权证书是合法经营土地的凭证,持有土地承包权证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户做出参与农地流转的决策。(6)土地是否存在调整。在存在土地调整的农村,农户对地权稳定性的相应预期较低,做出长期投资的可能性较小,参与农地流转的可能性较大。(7)是否有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可以把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剥离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地的流转。
4.模型运行结果。本文选择使用SPSS17.0软件对调研获取的数据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从而对成都市温江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从计量分析结果我们得到影响成都市温江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按其影响能力大小依次为:非农收入占比(x4),户主文化水平(X7),土地是否存在调整(x11)。
5.模型结果讨论。(1) 非农收入占比对温江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能力最大。非农收入的增加,会使得农户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倾向于非农就业,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会逐渐降低,此时农户则更倾向于选择转出农地。(2)户主文化水平对成都市温江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能力相对较大。农户是农地流转中的主要参与主体。通常情况下,农户的文化程度越高,则非农就业的机会就越多,因而会有较大的农地转出欲望;相反,农户文化程度较低,则较少选择外出就业,而更倾向于在家务农,因而转出意愿较少。(3)土地是否调整与研究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息息相關。一方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常性调整使增加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安全感, 此时农户则愿意转出农地;但是,与此同时 ,在为了满足农户基本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农户又希望有一定规模的土地调整,这时则不会影响农户的流转意愿。
三、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1)该地区由于地处平原,交通便利,且气候宜人,再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早在2010年就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成绩突出,被称为“成都温江模式”。正是由于所选调研地点的典型性,虽然许多农户的文化素质较低,对农地流转的认识较为薄弱,但是该区的土地流转情况还是处于成渝片区领先水平。(2)该区农户具有一定的参与农地流转的愿望。这一方面是由于小规模的农地经营带来的经济收益较低,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温江区大力发展花卉种植,许多大商户都主动提高价码希望租入土地进行花木培育。无心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可以在非农生产上增加家庭收入,而倾向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也能够从更具效益的农地上增加经济收入,这推动了温江区的农地流转。(3)对于该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最大的是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占比,这主要是受到温江区农户思想落后的结果,使得农户更注重从经济收入的角度衡量是否去参与农地流转;其次,影响能力较大的是户主的文化水平,户主文化程度越高,通常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和市场的变化,在农村经济变革中起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参与农村农地流转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最后一个因素是土地是否参与调整,温江区农户对土地稳定性有比较高的依赖,在农地调整频繁的情况下,农户的心理预期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他们做出放弃农地的选择。
2.对策建议。
2.1加大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必须加大力度调整农村生产布局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的问题。要使农民增收,就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围绕“品种优化,规模调大,效益调高”来做文章。学习外县(市)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化成果,以求加快我镇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一是要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品种,提高粮食品种的优质率,提高效益。二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三高”农业。三是引导农民大搞山地开发,将荒山野岭开发种植优质水果,提高山地的利用价值。只有通过这些途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农地流转提升到更加规范化的水平。
2.2提高农户文化水平,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推进农户农地流转的重要动力源泉。具体而言需要做到几下几点:首先,整合各项资源,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各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提高农民工务工就业技能素质;其次,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示范带头能力。最后,面向市场为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以职教中心为基础,大力促进职业技能培训的全面推广,使农民能够很好地掌握致富技术。
2.3改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首先,改善农地产权制度,不仅要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权的长期性,还要承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性质,提高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谈判地位和博弈能力;其次,改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鼓励农户在服务中心公开交易,实现依靠有序的市场调节不断改善流转机制,不断加强市场交易规则的规范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最后,积极调解农村土地流转纠纷,主管部门要及时调解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
关键词:成都市温江区 农地流转意愿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十二五以来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我国各地区如火如荼地进行,部分地区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和地区特色,将农地流转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农户是农地流转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其流转意愿和行为对区域农地使用权流转有着根本性的影响。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而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03亿亩,比2013年增长18.3%,其增长速度极其惊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流转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农户实际承受能力。而即便是对于有意愿进行流转的农户,也由于无法判断土地的发展增值前景,只能以当下最低收益作为参考去流转土地,从而使得农民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同时也妨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1.回归模型选择。鉴于被解释变量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属于0~1变量,因此我们选择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愿意参与农地流转赋值为1,不愿意赋值为0。
2.变量选取。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的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意愿为被解释变量,用字母Y表示,其中Y=1表示农户愿意参与农地流转,Y=0则表示农户不愿意参与;具体变量的选取分析如下:
2.1户主性别(x1)
2.2非农就业比率(x2)
2.3承包地类型(x3)
2.4非农收入占比(x4)
2.5是否有土地承包权证书(x5)
2.6土地是否存在调整(x6)
2.7户主文化水平(x7)
2.8是否有养老保险(x8)
3.变量的预期作用假设。(1)户主文化水平。户主受教育年限越高,其劳动力机会成本越高,具有更大的可能性转出土地;户主受教育时间越少,其对土地的依赖性也越大,则更可能转入土地。(2)非农就业比率。非农就业比率越高,则体现了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较低,从而更倾向于转出土地。(3)承包地类型。通常从事禽畜类生产的家庭,由于牲畜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因而更倾向于转入农地。(4)非农收入比重。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大,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更容易将土地转出。(5)是否有土地承包权证书。土地承包权证书是合法经营土地的凭证,持有土地承包权证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户做出参与农地流转的决策。(6)土地是否存在调整。在存在土地调整的农村,农户对地权稳定性的相应预期较低,做出长期投资的可能性较小,参与农地流转的可能性较大。(7)是否有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可以把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剥离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地的流转。
4.模型运行结果。本文选择使用SPSS17.0软件对调研获取的数据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从而对成都市温江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从计量分析结果我们得到影响成都市温江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按其影响能力大小依次为:非农收入占比(x4),户主文化水平(X7),土地是否存在调整(x11)。
5.模型结果讨论。(1) 非农收入占比对温江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能力最大。非农收入的增加,会使得农户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倾向于非农就业,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会逐渐降低,此时农户则更倾向于选择转出农地。(2)户主文化水平对成都市温江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能力相对较大。农户是农地流转中的主要参与主体。通常情况下,农户的文化程度越高,则非农就业的机会就越多,因而会有较大的农地转出欲望;相反,农户文化程度较低,则较少选择外出就业,而更倾向于在家务农,因而转出意愿较少。(3)土地是否调整与研究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息息相關。一方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常性调整使增加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安全感, 此时农户则愿意转出农地;但是,与此同时 ,在为了满足农户基本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农户又希望有一定规模的土地调整,这时则不会影响农户的流转意愿。
三、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1)该地区由于地处平原,交通便利,且气候宜人,再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早在2010年就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成绩突出,被称为“成都温江模式”。正是由于所选调研地点的典型性,虽然许多农户的文化素质较低,对农地流转的认识较为薄弱,但是该区的土地流转情况还是处于成渝片区领先水平。(2)该区农户具有一定的参与农地流转的愿望。这一方面是由于小规模的农地经营带来的经济收益较低,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温江区大力发展花卉种植,许多大商户都主动提高价码希望租入土地进行花木培育。无心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可以在非农生产上增加家庭收入,而倾向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也能够从更具效益的农地上增加经济收入,这推动了温江区的农地流转。(3)对于该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最大的是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占比,这主要是受到温江区农户思想落后的结果,使得农户更注重从经济收入的角度衡量是否去参与农地流转;其次,影响能力较大的是户主的文化水平,户主文化程度越高,通常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和市场的变化,在农村经济变革中起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参与农村农地流转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最后一个因素是土地是否参与调整,温江区农户对土地稳定性有比较高的依赖,在农地调整频繁的情况下,农户的心理预期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他们做出放弃农地的选择。
2.对策建议。
2.1加大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必须加大力度调整农村生产布局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的问题。要使农民增收,就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围绕“品种优化,规模调大,效益调高”来做文章。学习外县(市)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化成果,以求加快我镇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一是要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品种,提高粮食品种的优质率,提高效益。二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三高”农业。三是引导农民大搞山地开发,将荒山野岭开发种植优质水果,提高山地的利用价值。只有通过这些途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农地流转提升到更加规范化的水平。
2.2提高农户文化水平,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推进农户农地流转的重要动力源泉。具体而言需要做到几下几点:首先,整合各项资源,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各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提高农民工务工就业技能素质;其次,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示范带头能力。最后,面向市场为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以职教中心为基础,大力促进职业技能培训的全面推广,使农民能够很好地掌握致富技术。
2.3改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首先,改善农地产权制度,不仅要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权的长期性,还要承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性质,提高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谈判地位和博弈能力;其次,改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鼓励农户在服务中心公开交易,实现依靠有序的市场调节不断改善流转机制,不断加强市场交易规则的规范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最后,积极调解农村土地流转纠纷,主管部门要及时调解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