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行为,会削弱阅读的效益。相反,教师要从关键之处、重要之处或典型句子入手,追求一课一得,锻炼与提升学生感悟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悟;概括;拓展;写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发现阅读课堂中,学生最“钟情”的就是《课课通》之类的教辅用书,他们喜欢将段意、问题的答案搬到课本上或讲给老师、同学听,很少能够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是一种与课程标准理念背道而驰的做法。如何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扭转学生错误行为,有效发展语文能力?我在此谨发表下一孔之见。
一、瞄准典型句子,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行为,会削弱阅读的效益。相反,教师要从关键之处、重要之处或典型句子入手,追求一课一得,锻炼与提升学生感悟与表达能力。我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时,就锁定重点段落,即课文的第4、5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来感知樟树的“生命旺盛”和“品质高贵”。其中,在感悟樟树的高贵品质时,我抓住了段落中一个典型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以读促悟,读悟结合。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引读”:我读前半句“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学生接读剩下的句子。接着,我仍然读前半句,只不过把其中的“一天”换成了“一年”,而学生也心领神会,做出了相应的更换。后来,“一年”又換成了“一百年”“一千年”。师生彼此配合默契,读得兴味盎然。最后,我画龙点睛式地启发思考:“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在哪里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它的香气能够永久地保持,能够永远拒绝虫类的侵害。审视上面教学片断,我认为这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创造性的阅读,它体现出反复、递进的特点,将樟树的可贵之处烙在了学生心中,他们对樟树的敬佩之情也伴随着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得以升华。
二、理清叙述脉络,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脉络是贯穿课文的一根红线,是作者行文的思路。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思路,教师研读教材,设计教案,务必要理清这条思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条“学路”,以此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近教材,融入文本之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感知和思考。比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先引导学生从研究题目开始,提出了如下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题目中的“我”是谁?“我”为什么事应该感到自豪?“我”原先感到自豪了吗?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去探求答案。通过初读,学生初步弄清了问题的答案。此时,我再引导学生来理清课文的思路,并尝试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第1、2自然段写小骆驼听了小红马对自己的评价很委屈,很自卑;第3、4两个自然段,写妈妈带小骆驼去沙漠旅行,让小骆驼明白了自己的脚掌等部位的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其思想发生了变化,不再自卑和委屈。这是对课文思路的概括。在讲解课文的重点段落即第3、4两个自然段时,还要引导学生概括出脚掌、睫毛、驼峰的作用,即“陷不进沙子”“贮存养料”“挡住风沙”。关于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还要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红马只凭表面看到的,就随便嘲笑小骆驼是不对的;评价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只注重外表,更应该看到它有用的一面。总之,教师要将概括能力的训练融入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循序渐进,强化指导。
三、借助拓展阅读,促使解读走向深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的是单纯写景状物的,但有一些课文是借物喻人的,如王冕的《墨梅》、于谦的《石灰吟》、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等。同样,《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描写樟树的“蓬蓬勃勃”和“香气拒虫”,也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超群的品质和精神。阅读此类课文,不能停留于肤浅的层面,而要解读得到位、深入。比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我在指导学生理解樟树的两个特点之后,水到渠成地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樟树永远是蓬蓬勃勃的,它香气永存,让虫子害怕,所以宋庆龄跟樟树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宋庆龄这位伟人具有怎样的品质呢?她的人品、精神是否跟樟树有相似之处呢?请大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谈一谈自己这位伟人的认识。在学生进行一番交流之后,我相机运用课件呈现美国记者安娜、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毛泽东等中外人士评价她的句子。通过阅读,学生领悟到了原来宋庆龄有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她跟樟树一样洋溢着生机,她的革命斗志让敌人害怕、恐惧,她的高贵典雅人格魅力让世俗敬仰。至此,借助中外名人对宋庆龄的评价,学生对课文借物喻人写法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学生对“人”与“树”之间相似之处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关注表达形式,学习借鉴写作方法
阅读教学既要培养理解能力,也要提升写作能力,二者应当协调发展,不可偏废。阅读是为写作打基础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需根植于阅读的肥沃土壤中。从时间上来划分,学生阅读不外乎课内和课外两种途径。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要走“两个来回”,既要理解文本内容,又要欣赏表达形式,以借鉴表达方法,汲取构思技巧。小语教材中的课文,从叙述手法上看,有顺叙,有倒叙,有插叙;从语段之间或语段内部的关系上看,有“总—分—总”结构,有并列结构;从写法上看,有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等。如《钱学森》一文运用了倒叙的写法,《灰椋鸟》一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夹竹桃》《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课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5自然段时,先启发他们感知“香气拒虫”的特点,然后适时点拨:这一自然段还提到了石榴等别的树木。作者的用意何在?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共识:这里运用了“比较”的写法,目的是想突出樟树的与众不同,让其可贵的品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最后,我要求大家再次品读这一自然段,感悟樟树的可贵品质,体会写法之精妙。该教学环节,我引导学生认识了“比较”的写法,使其体会到了这一写法的好处。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情与理,同时不要忘记让学生思考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借助点点滴滴的积累与实践,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迅速的提高。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悟;概括;拓展;写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发现阅读课堂中,学生最“钟情”的就是《课课通》之类的教辅用书,他们喜欢将段意、问题的答案搬到课本上或讲给老师、同学听,很少能够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是一种与课程标准理念背道而驰的做法。如何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扭转学生错误行为,有效发展语文能力?我在此谨发表下一孔之见。
一、瞄准典型句子,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行为,会削弱阅读的效益。相反,教师要从关键之处、重要之处或典型句子入手,追求一课一得,锻炼与提升学生感悟与表达能力。我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时,就锁定重点段落,即课文的第4、5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来感知樟树的“生命旺盛”和“品质高贵”。其中,在感悟樟树的高贵品质时,我抓住了段落中一个典型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以读促悟,读悟结合。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引读”:我读前半句“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学生接读剩下的句子。接着,我仍然读前半句,只不过把其中的“一天”换成了“一年”,而学生也心领神会,做出了相应的更换。后来,“一年”又換成了“一百年”“一千年”。师生彼此配合默契,读得兴味盎然。最后,我画龙点睛式地启发思考:“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在哪里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它的香气能够永久地保持,能够永远拒绝虫类的侵害。审视上面教学片断,我认为这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创造性的阅读,它体现出反复、递进的特点,将樟树的可贵之处烙在了学生心中,他们对樟树的敬佩之情也伴随着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得以升华。
二、理清叙述脉络,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脉络是贯穿课文的一根红线,是作者行文的思路。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思路,教师研读教材,设计教案,务必要理清这条思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条“学路”,以此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近教材,融入文本之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感知和思考。比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先引导学生从研究题目开始,提出了如下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题目中的“我”是谁?“我”为什么事应该感到自豪?“我”原先感到自豪了吗?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去探求答案。通过初读,学生初步弄清了问题的答案。此时,我再引导学生来理清课文的思路,并尝试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第1、2自然段写小骆驼听了小红马对自己的评价很委屈,很自卑;第3、4两个自然段,写妈妈带小骆驼去沙漠旅行,让小骆驼明白了自己的脚掌等部位的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其思想发生了变化,不再自卑和委屈。这是对课文思路的概括。在讲解课文的重点段落即第3、4两个自然段时,还要引导学生概括出脚掌、睫毛、驼峰的作用,即“陷不进沙子”“贮存养料”“挡住风沙”。关于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还要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红马只凭表面看到的,就随便嘲笑小骆驼是不对的;评价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只注重外表,更应该看到它有用的一面。总之,教师要将概括能力的训练融入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循序渐进,强化指导。
三、借助拓展阅读,促使解读走向深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的是单纯写景状物的,但有一些课文是借物喻人的,如王冕的《墨梅》、于谦的《石灰吟》、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等。同样,《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描写樟树的“蓬蓬勃勃”和“香气拒虫”,也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超群的品质和精神。阅读此类课文,不能停留于肤浅的层面,而要解读得到位、深入。比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我在指导学生理解樟树的两个特点之后,水到渠成地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樟树永远是蓬蓬勃勃的,它香气永存,让虫子害怕,所以宋庆龄跟樟树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宋庆龄这位伟人具有怎样的品质呢?她的人品、精神是否跟樟树有相似之处呢?请大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谈一谈自己这位伟人的认识。在学生进行一番交流之后,我相机运用课件呈现美国记者安娜、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毛泽东等中外人士评价她的句子。通过阅读,学生领悟到了原来宋庆龄有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她跟樟树一样洋溢着生机,她的革命斗志让敌人害怕、恐惧,她的高贵典雅人格魅力让世俗敬仰。至此,借助中外名人对宋庆龄的评价,学生对课文借物喻人写法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学生对“人”与“树”之间相似之处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关注表达形式,学习借鉴写作方法
阅读教学既要培养理解能力,也要提升写作能力,二者应当协调发展,不可偏废。阅读是为写作打基础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需根植于阅读的肥沃土壤中。从时间上来划分,学生阅读不外乎课内和课外两种途径。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要走“两个来回”,既要理解文本内容,又要欣赏表达形式,以借鉴表达方法,汲取构思技巧。小语教材中的课文,从叙述手法上看,有顺叙,有倒叙,有插叙;从语段之间或语段内部的关系上看,有“总—分—总”结构,有并列结构;从写法上看,有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等。如《钱学森》一文运用了倒叙的写法,《灰椋鸟》一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夹竹桃》《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课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5自然段时,先启发他们感知“香气拒虫”的特点,然后适时点拨:这一自然段还提到了石榴等别的树木。作者的用意何在?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共识:这里运用了“比较”的写法,目的是想突出樟树的与众不同,让其可贵的品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最后,我要求大家再次品读这一自然段,感悟樟树的可贵品质,体会写法之精妙。该教学环节,我引导学生认识了“比较”的写法,使其体会到了这一写法的好处。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情与理,同时不要忘记让学生思考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借助点点滴滴的积累与实践,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迅速的提高。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