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氢叶酸模型化合物咪唑啉盐的基团转移反应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gy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2种四氢叶酸辅酶模型化合物咪唑啉盐7和8.它们与双官能团亲核体作用,分别完全转移了3个和5个碳单元;化合物7与单官能团亲核体作用,部分转移了3个碳单元;以部分转移产物化合物17作为四氢叶酸甲醛态模型,与胺类反应实现了带硝基的4个碳单元的完全转移;并研究了模型化合物7的还原反应.这些反应模拟并扩展了四氢叶酸辅酶在生物体内转移一碳单元的功能,产生了几种新的合成方法和试剂,可以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其他文献
用改良的浸渍法合成了多种不同合金度的碳载PdCu纳米粒子,考察其对氧还原和氢氧化反应的催化行为,并择优应用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中.研究发现,阳极采用Pd80Cu20/C催化剂,阴极
本文基于DouglasBiber(1988)年的MD模型,采集ChinaDaily与三家英国主流报纸《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新闻报道及社论建成语料库,对于Biber(1988)MD模型中涉及的67种语言
在有序介孔 TiO2中原位担载了高分散的 Cu(OH)2,并将其应用于炔烃的氧化偶联(Glaser)多相催化反应,该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 Cu(OH)2为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 TiO2的有序介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DPD)模拟方法研究了三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EO-PPO-PEO)的胶束化和凝胶化行为.通过模拟得到了F127(EO99PO6
本文介绍了变形法计算应力的基本原理,针对周公宅混凝土拱坝中所埋设的振弦式应变计数值进行了应力换算,得出了大坝应力在正常范围之内的结论,为同类工程的观测资料的分析提供参
合成了末端均为羟基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预聚物,再以PBS的端羟基引发D-丙交酯(D—LA)开环聚合,得到聚右旋乳酸(PDLA)与PBS的三嵌段共聚物(PDLA—PBS—PDL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
基于瞬态光电压和瞬态光电流技术研究了锌掺杂的TiO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电子复合及传输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阳极掺杂条件下的电子复合时间常数与电子收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