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倒在石榴裙下”,相信大家早已熟知这句俗语,多比喻男子对女子崇拜倾倒之意。那么这“石榴裙”是一条什么样的裙子,居然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这其间又有什么故事呢?
“石榴裙”自然与石榴有关。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公元前二世纪传入我国。石榴有许多美丽的名字:丹若、沃丹、金罂等。石榴花有“红、黄、白”三色,尤以火红色居多,农历五月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因此又被雅称“榴月”。火红的石榴花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女子穿裙多喜红色,而红裙的染料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来,因此人们就把红裙称为“石榴裙”。“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是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诗,其中的“血色罗裙”就是我们所说的“石榴裙”。
历代诗文中写到“石榴裙”的不胜枚举。最早提到“石榴裙”的是南朝梁代何思澄的《南苑逢美人》:“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诗中的“石榴裙”指的就是美人穿的大红裙。可见“石榴裙”一词早在1500多年前的梁代就已经出现在诗歌中了。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的填词,这也是“石榴裙”的早期文字记载。到了唐代,石榴裙成为一种流行的服饰,深受广大女子的青睐。唐人小说中的李娃、霍小玉等,都特别喜欢穿这种裙子。武则天的《如意娘》一诗也写到了“石榴裙”:“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面对和情郎约会时穿的石榴裙,即使是强硬跋扈的武则天,也难以掩饰情意绵绵、柔情似水的一面。
石榴裙的本意是朱红色的裙子,后来成为美女的代称。直接以“石榴裙”代指美人的是苏轼,他的《会饮有美堂,答周开祖湖上见寄》中有这样两句诗:“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诗人以杜牧自比,抒发了疏狂不羁之情。
而今天所说的“石榴裙”,一般见于“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语中,是说一些有姿色的女子凭借自身的优势,使男人拜倒在其裙下。
“拜倒在石榴裙下”成为崇拜女性的俗语,传说与杨贵妃有关。杨贵妃很喜爱石榴花,平日也总穿着石榴裙,唐明皇就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供贵妃观赏。每当石榴花竞放之际,唐明皇便与杨贵妃设酒宴饮,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于是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绝施礼。杨贵妃向唐明皇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唐明皇立即降旨,见了贵妃不跪拜的,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施礼。后来,“石榴裙下”或“石榴裙底”一语便被用来指某一美女脚下。元曲作家张可久有一首《水仙子》,写的是作者游湖,傍晚在归来的路上偶遇佳人的风流韵事,曲中并把此事和杨贵妃的逸事联系了起来。“桃花马上石榴裙,竹叶樽前玉树春,荔枝香里江梅韵。风流比太真,索新词缠住诗人。醉眼中银汉,歌声度锦云,凉月黄昏。”其中的“太真”,指的就是杨贵妃。
“石榴裙”自然与石榴有关。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公元前二世纪传入我国。石榴有许多美丽的名字:丹若、沃丹、金罂等。石榴花有“红、黄、白”三色,尤以火红色居多,农历五月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因此又被雅称“榴月”。火红的石榴花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女子穿裙多喜红色,而红裙的染料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来,因此人们就把红裙称为“石榴裙”。“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是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诗,其中的“血色罗裙”就是我们所说的“石榴裙”。
历代诗文中写到“石榴裙”的不胜枚举。最早提到“石榴裙”的是南朝梁代何思澄的《南苑逢美人》:“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诗中的“石榴裙”指的就是美人穿的大红裙。可见“石榴裙”一词早在1500多年前的梁代就已经出现在诗歌中了。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的填词,这也是“石榴裙”的早期文字记载。到了唐代,石榴裙成为一种流行的服饰,深受广大女子的青睐。唐人小说中的李娃、霍小玉等,都特别喜欢穿这种裙子。武则天的《如意娘》一诗也写到了“石榴裙”:“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面对和情郎约会时穿的石榴裙,即使是强硬跋扈的武则天,也难以掩饰情意绵绵、柔情似水的一面。
石榴裙的本意是朱红色的裙子,后来成为美女的代称。直接以“石榴裙”代指美人的是苏轼,他的《会饮有美堂,答周开祖湖上见寄》中有这样两句诗:“杜牧端来觅紫云,狂言惊倒石榴裙。”诗人以杜牧自比,抒发了疏狂不羁之情。
而今天所说的“石榴裙”,一般见于“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语中,是说一些有姿色的女子凭借自身的优势,使男人拜倒在其裙下。
“拜倒在石榴裙下”成为崇拜女性的俗语,传说与杨贵妃有关。杨贵妃很喜爱石榴花,平日也总穿着石榴裙,唐明皇就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供贵妃观赏。每当石榴花竞放之际,唐明皇便与杨贵妃设酒宴饮,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于是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绝施礼。杨贵妃向唐明皇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唐明皇立即降旨,见了贵妃不跪拜的,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施礼。后来,“石榴裙下”或“石榴裙底”一语便被用来指某一美女脚下。元曲作家张可久有一首《水仙子》,写的是作者游湖,傍晚在归来的路上偶遇佳人的风流韵事,曲中并把此事和杨贵妃的逸事联系了起来。“桃花马上石榴裙,竹叶樽前玉树春,荔枝香里江梅韵。风流比太真,索新词缠住诗人。醉眼中银汉,歌声度锦云,凉月黄昏。”其中的“太真”,指的就是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