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中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图技巧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组合体是其中具有特殊性和重要地位的立体,其画法是机械制图课程从画法几何部分向机械零件表达部分过渡的重要环节,也是传统的教学难点。本文以轴承座模型为例,讲解如何利用形体分析法和分步画图法来解决叠加型组合体的画图难点。
  Abstract: Mechanical drawing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 course of master degree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students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the combination is one has the particularity and importance of stereo, its illustration is the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from the descriptive geometry transition sections to show mechanical parts of important link, also i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difficulty. Taking the bearing seat mode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to solve the drawing difficulties of superposition type assembly by using the form analysis method  and step-by-step drawing method.
  关键词:机械制图;形体分析法;分步画图法;叠加型组合体
  Key words: mechanical drawing;form analysis;step-by-step drawing method;superposition type assembly
   中图分类号:TH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0-0253-02
  1  学情分析及策略
  1.1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阶段已经学习了基本体的三视图、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对于简单的叠加型组合体能够绘制出三视图,对于复杂的组合体在绘制时则感觉困难。这些现象产生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学过的知识不能举一反三,才导致学生在绘制复杂的叠加型组合体三视图时,头脑发蒙,思路混乱,无法正确的绘制正确的三视图,总是出现漏线或多线的问题,对于表面连接关系中相切和相交的处理也容易出错。
  1.2 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分析学生特点后:高职学生在学习时很善于模仿,所以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形体分析法和分步画图法把叠加型组合体的绘制办法形成一定的模式,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来强化他们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维持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够举一反三,推广到其它类型组合体的画法。
  2  教学实施
  2.1 利用形体分析法认清组合体结构
  形体分析法是将复杂立体简单化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组合体结构时,可以将组合体拆分成若干个小基本体,然后逐一分析这些小基本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搞清它们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达到最终认清组合体结构这一目的。
  图1所示为轴承座的三维模型。绘图前,我们要先对其结构进行形体分析,该轴承座由底板、支承板、肋板、空心圆筒和空心小凸台共五小块构成,是一个典型的叠加型组合体。其中支承板是叠加在底板上表面,其后表面和底板的后表面平齐,支承板的左、右侧面和圆筒的外表面相切;肋板也叠加在底板上表面,和圆筒外表面相交、和支承板前表面平齐;空心小凸台和圆筒轴线垂直相交,内外表面均相交,有相贯线产生,如图2所示。
  2.2 根据形状特征确定主视图方向
  绘制三视图前,我们要先来确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根据主视图的确定原则,选择最能反映轴承座形状和位置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我们确定为A向,如图1所示。其它两个视图的方向也随之确定。
  2.3 按照分步画图法正确绘制三视图
  无论多么复杂的组合体都是由若干个基本体按照切割、叠加、开槽、打孔等一系列的工序,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加工完成的。因此,在绘制组合体三视图时,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完成三视图。这就是分步画图法,学生掌握了这个顺序,绘图过程就会变得简单有趣,绘图时出现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少。绘图时,我们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分的画法,按照主次结构依次画出每一块组成部分的三视图,而不是集中力量把整个组合体的一个视图画完后再画另一个视图。
  对于轴承座来说,底板、圆筒和支承板是主要结构,肋板和凸台顺序可以不分先后。对于三个主要结构,我们在绘制时也要考虑其位置关系,再确定绘制顺序,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最终我们确定出轴承座的绘制顺序为:圆筒→底板→支承板→肋板→凸台。
  以下是轴承座三视图的详细分步画图过程。
  第一步:绘制圆筒三视图,圆筒考虑其结构,其三视图的绘图次序分别为:圆筒主视图→圆筒俯视图→圆筒左视图,如图3所示。
  第二步:绘制底板的三视图,根据底板特征,其三视图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如图4所示。此时,要注意底板在俯视图中线型的变化。
  第三步:绘制支撑板的三视图,根据支撑板特征,其三视图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如图5所示。此时,要注意支撑板和圆筒表面相切的处理办法。
  第四步:绘制肋板的三视图,根据肋板特征,其三视图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如图6所示。此时,要注意肋板和圆筒表面相交的处理办法。
  第五步:绘制凸台的三视图,根据凸台和圆筒相交的特征,其三视图的绘图次序确定为: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如图7所示。
  3  教学反思
  形体分析法和分步画图法的使用,让学生在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时,把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同时按照一定的模式去画图,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绘图的正确性也得到了提高,三视图绘制变得更加简单了,课堂也变得有趣了,學生也更加爱学习了。
  参考文献:
  [1]阎汉生,刘林,熊巍.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以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为例[J].科技视界,2018(27):120-122.
  [2]余诚英.“组合体形体分析法”一课的教学设计[J].网友世界,2012(22):78-79.
  [3]刘力.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31-132.
  [4]喻全雄.机械制图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步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随着疫情的蔓延,在疫情期间,教育已经全面从线下转为线上,《机械制图》课程也同样在线上进行课程教学。在学校,老师已经成为教学平台的主播,对于《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线下转
摘要:为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卓越计划”及“新工科”建设要求,本次教学改革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完成了《汽车构造》SPOC平台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实践表明这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此次课程改革体现了工程教育与现代信息科技的紧密融合,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极为广泛的零件之一,涉及的制造业包括轿车齿轮业、摩托车齿轮业、机器人传动轴齿轮以及机床齿轮业,齿轮制造业从业人员约200万,齿轮总成产品年产值超过
摘要:社会的不断变革促使汽车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伴随人们汽车使用量的增加,汽车故障问题也频繁出现。汽车的电路教学是汽车故障维修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浅析汽车电路教学中的线路虚接故障,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汽车电路教学的有效性,并帮助维修学员解决好汽车的线路虚接故障。  关键词:汽车电路教学;线路虚接故障;浅析;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U462.
本文主要介绍了Simufact仿真软件的作用和特点,并将Simufact仿真软件应用在技工院校弧焊机器人教学中,运用该软件加强学生对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送丝速度、焊接速度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