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主旋律和推动力,是时代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人才来源于教育。我国新时期倡导的素质教育,其本质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今天在基础教育时期的各门学科中,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于时代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地理学科描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趣,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提出创新观点积累素材。其次,地理学科讲述了人口、环境、资源、能源、粮食五大问题,这些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又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状、展望未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强烈责任感。第三,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地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为此,本人在教学中逐步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的课题探讨。
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逐步意识到: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的,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知识的“量”与“质”的关系。
哲学理论中,质是存在、属性及规定性,量是存在的形式和规定性的表现形式,质和量是相对的概念,是处在相互关系中的。质是决定性的作用,而量对质的转化起到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质,就不能谈量,没有量,质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世界历史长河中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在相关知识的累积达到了一定的“量”的基础上而出现的创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知识积累的过程,也就是知识“量”的累积的过程。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及图片内涵,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不断在大脑中储存累积,以“积碎石能成高山,积滴水可成江河”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步使知识的“量”积累得越来越多。当学生大脑中有了一定量的某方面的知识累积,遇到有关这一方面的问题时,学生才能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就有可能摩擦出创新的火花,当创新的火花被学生及时不住地展现给我们时,也就真正地达到了“质”的转变,创新的能力即得以培养。
3.“接受”与“质疑”的关系。
在上面我已提到了要引导学生多学知识,进行知识的“量”的积累过程,大家也许会说:“我们的教育部不是一直在教学生学习,进行知识的积累的吗?你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嘛!”我承认这不是什么新观点,但是新的教学改革是要我们变革我们的教学方式,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一顺序的变化却反映出学习的态度和教学方式的问题。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接受性学习,学生是被迫的;我们现在是要努力引导学生去探究性学习,即去主动思考、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接受”书本上前人的经验知识,虽然这样的“接受”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总得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因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惟书、惟师、惟生”,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有“疑”才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着对原有事物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
4.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两种形式。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以固定、惰性的思路为特征的习惯性思维而提出来的。习惯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固定性,而创造性思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它们都有各自的作用,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放宽学生思维、大胆质疑。
因为对同一件事情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差别。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英国鞋厂推销员与一日本鞋厂推销员同时到太平洋一岛上推销产品,他们抵达后不久都向上司发回电报。英国人的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产品无前途,本人即回。”日本人的电文是:“此地人均光脚,亦无穿鞋历史,产品潜力极大,常驻此地。”相同的情况得出不同的结论,何也?认识问题思维方式不同也。英国人循规蹈矩,是正向思维,而日本人则一反常规,逆向思维,闪烁着开拓创新的思维火花,这就是逆向思考法。由于逆向思考法抛弃人云亦云,打破了思维常规,反弹琵琶,它对事物常常能提出一些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听到老师的声音,因为只有老师的声音的课堂是很可悲的——学生没有思维,只能师云亦云,是简单的知识容器。我们应该打破以老师思维独尊的习惯性思维,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探讨交流各自的创造思维。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造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创新特征教育,也是一种要从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断地诱导出一些提供最佳创意人格特征的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创新教育。我们每位地理教师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地理学科描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趣,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提出创新观点积累素材。其次,地理学科讲述了人口、环境、资源、能源、粮食五大问题,这些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又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状、展望未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强烈责任感。第三,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地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为此,本人在教学中逐步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的课题探讨。
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逐步意识到: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的,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知识的“量”与“质”的关系。
哲学理论中,质是存在、属性及规定性,量是存在的形式和规定性的表现形式,质和量是相对的概念,是处在相互关系中的。质是决定性的作用,而量对质的转化起到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质,就不能谈量,没有量,质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世界历史长河中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在相关知识的累积达到了一定的“量”的基础上而出现的创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知识积累的过程,也就是知识“量”的累积的过程。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及图片内涵,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不断在大脑中储存累积,以“积碎石能成高山,积滴水可成江河”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步使知识的“量”积累得越来越多。当学生大脑中有了一定量的某方面的知识累积,遇到有关这一方面的问题时,学生才能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就有可能摩擦出创新的火花,当创新的火花被学生及时不住地展现给我们时,也就真正地达到了“质”的转变,创新的能力即得以培养。
3.“接受”与“质疑”的关系。
在上面我已提到了要引导学生多学知识,进行知识的“量”的积累过程,大家也许会说:“我们的教育部不是一直在教学生学习,进行知识的积累的吗?你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嘛!”我承认这不是什么新观点,但是新的教学改革是要我们变革我们的教学方式,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一顺序的变化却反映出学习的态度和教学方式的问题。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接受性学习,学生是被迫的;我们现在是要努力引导学生去探究性学习,即去主动思考、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接受”书本上前人的经验知识,虽然这样的“接受”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总得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因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惟书、惟师、惟生”,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有“疑”才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着对原有事物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
4.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两种形式。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以固定、惰性的思路为特征的习惯性思维而提出来的。习惯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固定性,而创造性思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它们都有各自的作用,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放宽学生思维、大胆质疑。
因为对同一件事情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差别。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英国鞋厂推销员与一日本鞋厂推销员同时到太平洋一岛上推销产品,他们抵达后不久都向上司发回电报。英国人的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产品无前途,本人即回。”日本人的电文是:“此地人均光脚,亦无穿鞋历史,产品潜力极大,常驻此地。”相同的情况得出不同的结论,何也?认识问题思维方式不同也。英国人循规蹈矩,是正向思维,而日本人则一反常规,逆向思维,闪烁着开拓创新的思维火花,这就是逆向思考法。由于逆向思考法抛弃人云亦云,打破了思维常规,反弹琵琶,它对事物常常能提出一些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听到老师的声音,因为只有老师的声音的课堂是很可悲的——学生没有思维,只能师云亦云,是简单的知识容器。我们应该打破以老师思维独尊的习惯性思维,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探讨交流各自的创造思维。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造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创新特征教育,也是一种要从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断地诱导出一些提供最佳创意人格特征的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创新教育。我们每位地理教师责无旁贷,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