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恢复是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现巳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目前,恢复已被用作一个概括性的术语,包括重建、改建、改造、再植等含义,一般泛指改良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使其重新有益于利用,并恢复其生物学潜力。生态恢复的原则包括自然法则、社会经济技术原则和美学原则。我国的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是通过工程的手段进行生态恢复的典范。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应以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作指导,正确处理好人口再生产、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的方法是系统工程方
其他文献
苜蓿虫害的发生,近年来已经严重影响到苜蓿的产量和质量.苜蓿虫害众多,主要介绍几种危害最严重的害虫的种类、为害特征、发生规律,及根据这些依据制定出环保、高效、低成本的
试验采用对春玉米单项农艺节水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的技术路线,通过分析各技术模式的水分利用率、产量效益等指标,集成推荐渭北旱塬春玉米的主要农艺节水技术模式为;“地膜覆盖+抗旱
对大荔西瓜产销和全国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西瓜的周年生产及品种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外源补光状态下温室黄瓜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净光合速率随外源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同一光照强度下,早晨补光时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比晚上大,光合
利用1977年的MSS,1997年和2006年的TM影像,获取3期多沙粗沙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数据,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动态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多度和重要度指数,研究多沙粗沙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林地面积均保持持续上升态势,耕地和未利用地呈下降趋势,草地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水域则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与1977—1997年间相比,1997—2006
分析适用于模糊区与近似清晰区的白噪声模糊函数中心主峰附近的指数衰减模型,推导了模型参数的数值计算公式。在模糊函数表达式的基础上,导出了高斯白噪声的多普勒补偿公式。仿
2002~2003年对国内外2 868份小麦品种资源,进行抗条锈性混合小种接种和自然诱发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观察.结果表明,对目前流行的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表现出成株期抗病的有1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