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色彩的洛阳桥景区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实地考察与文化认同度调查,对洛阳桥景区的地域性色彩进行提取,提出多种导视系统的配色方案,然后基于此展开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为景区导视系统的地域性配色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色彩;地域性;导视系统;洛阳桥景区;感性工学
  一、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与
  景区导视系统
  (一)城市色彩与地域性
  城市色彩普遍指城市外部空间中各要素所呈现的色彩构成的总和,可分为以建筑为主的人工色和以自然景观为主的自然色。地域色彩是指不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传统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属于该地区特有的色彩风格。国内由21世纪初逐步采取了对各城市进行色彩规划的措施,尤其是对于传统文化突出的城市,以有效地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
  (二)城市色彩中的景区导视系统
  旅游景区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景区的导视系统在特定场所能为人们提供未知区域的信息和目的地的方位,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作用。对景区的导视系统进行色彩设计是突出地域文化的方法之一。
  二、感性工学方案制定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洛阳桥景区具有丰厚的传统历史文化与良好的自然资源,因此对洛阳桥景区进行导视系统的色彩规划设计,既传承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又满足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本研究首先对洛阳桥景区进行地域色彩的提取,并对色彩进行文化认同度调查,筛选出颜色进行配色,设计出导视系统的配色图,并进行SD法问卷调查。后期通过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二)洛阳桥景区地域性色彩选定
  通过对洛阳桥景区的实地考察,将景区的意象分为传统建筑、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三类色彩进行提取,并进行拍照和后期像素化处理,提取出各自的主色调。
  1.传统建筑色的提取
  提取洛阳桥景区的主要传统建筑景点的色彩,提取出来的颜色分别是图1中的1号色、2号色和3号色。闽南地区特有的红砖建筑有标志性的中低明度、中高艳度红褐色系的“砖红”和中高明度暖灰色系的“石白”的色彩,因此选定此两色。
  2.自然景观色的提取
  洛阳桥景区自然景观色的提取对象为洛阳江和附近植被,提取出来的颜色分别是图1中低艳度、高明度的4号色和高艳度、中明度的5号色。此外,对牡蛎壳进行的色彩提取如图1中低艳度、中明度的6号色。
  3.历史文化色的提取
  洛阳镇是中原人南迁形成的,因此地地貌与古都洛阳相像而得名。五行中的黄指“中央之色”,具有“权力”的观念方位。因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中原文化起源于洛阳一带,所以观念上也能与黄色相对,此次对历史文化色提取出的色调如图1中高艳度、中明度的7号色。
  (三)导视系统配色选定
  通过提取出的7个地域色彩,再对色彩特征进行大众文化认同度的调查,并综合分析提炼出4个地域色彩。分别选取文化认同度较高的洛阳桥的色彩(3号色),代表中原文化的黄色(7号色),传统建筑的昭惠庙中提取出的色彩(2号色),最后进行后期的导视系统配色。
  对选出的四种地域色彩分别进行三色配色,根据色彩的明度、色相、艳度与分布面积来考虑导视系统是否能让人们清楚地观看内容信息,经过分析比较,将24种配色方案范围缩小为12个(图2)。
  (四)形容词对选定
  本研究运用文献查找与大众访谈整理了20对形容词词对,通过筛选排除与选定的颜色差异较大的和意义相近的词对,将范围缩小为7对形容词词对。根据大众观看配色的心理影响选出了喜欢的-讨厌的、传统的-现代的、热情的-冷淡的、厚重的-轻盈的四组词对,根据大众对色彩搭配的视觉体验选出了多样的-单一的、协调的-混乱的、有层次的-模糊的三组词对,用于后续的SD调查问卷。
  (五)调查问卷生成
  针对之前综合提炼出的8个配色方案分别对应7组形容词词对进行SD问卷调查分析,测量评级分为从1到5共5个等级,以3为分界,数字越接近1或5,表示对其代表的形容词感觉越弱或越强。
  三、结果与分析
  问卷调查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回收问卷31份,其中22人为非泉州市市民,9人为泉州市市民。将31份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输入Excel软件进行统计得到表1,由表1可确定前期配色给大众的视觉感,后期对景区进行规划时可进行参考。
  四、结语
  本文在已进行城市色彩规划的泉州市对洛阳桥景区进行导视系统的色彩配色设计,使其配色能够突出地域性特征,在能融入城市色彩的前提下又能体现景区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曉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3]孙旭阳.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
  [4]王丽梅.色彩在导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7.
  [5]刘燕.旅游区导视系统文化性设计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
其他文献
高娜作品——合一園艺空间设计
期刊
傅小彪、趙黎黎、汤举红、白洁作品
期刊
夏強作品
期刊
韓婷,胡辉,袁彩,钟勇作品
期刊
范娜、卓安翼作品
期刊
朱越作品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农村的建设,传统村落进入快速消亡期,村落乡土地域文化特色被腐蚀。传统村落要延续和发展下去,必然要回归产业。结合邵阳市绥宁县天堂村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产业转型發展的三种模式,旨在对湖南省传统村落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指导。  关键词:传统村落;产业发展;产业联动;天堂村  湖南省传统村落集中分布于益阳、长沙、衡阳、郴州、邵阳、怀化、湘西等地区,这些地区山、水、林、田
期刊
王芳燕、張征作品
期刊
摘 要:稳定与和谐是民俗文化的固有属性,民俗文化对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也成为我们急需探索的课题。然而,通过对我国民俗文化发展历程的溯源可知,我国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存在保护力度不足、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俗精神淡化以及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文章以开封为例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民俗文化;开封市;清明上河园  基
期刊
摘 要:日本的自然观频繁地展现在他们的建筑当中,可想而知这样一个民族与自然的联结是如何的紧密。文章结合游日本西芳寺、桂离宫与阅读日本建筑师黑川雅之的《依存与自立——日本建筑的自然之心》的感受,分析日本民族自然观的由来以及其将自然观运用至园林以及建筑的手法。  关键词:日本建筑;自然观;园林布置;建筑环境关系  “料理摆上鲜花装饰,品尝当季美味,室内用品随季节更换换花样图案,将自然引进生活中,享受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