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要深入贯彻执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各项目标要求,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情感和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14
高中历史是一门有着特殊身份的学科,也是高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历史教学仅仅停留在历史的表面,而没有仔细的研究挖掘,没有触及到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更深层次的东西。教学也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教师教、学生背诵和记忆的模式上,学生没有兴趣、学得累,教师教不出成效、教得累,教学进入停滞不前的困境。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认识到了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教学的最终追求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差距,积极寻求改变,从教学目标和要求、内容和方式设计、考核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改革。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才能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和实践的。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全面认识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重视情感教育
全面的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与能力层次的目标,也包括过程与方法层次的目标,更为深层次的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上的目标。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而言,我们需要重视的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更为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文学科来讲,这既是其基本的目标也是其庄严的使命。
从知识与能力的层次上,高中历史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学习,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在义务教育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还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过程与方法的层面上,高中历史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不断深入学习,从感知历史、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发展,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方法并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基础和载体。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有能力的提高,还要让学生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次的教学目标。比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比如,了解国情,树立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等等。
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情感教育。一方面,如果能够重视和合理采用情感教育,注重学生的兴趣和诉求,会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历史教学更深层的追求和目标,却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我们没有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任务。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情感教育,不仅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要求和重要举措,而且,只要在教材内容和情感材料的选择上注重科学,做到难易适中,合理衔接,是非常可行而且意义重大的。
二、更新教学思维和手段方法,让高中历史教学更科学
第一,合理利用教材。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思维和手段方法,不再把教材作为固定套餐,而要把教材作为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加工,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利用教材,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难度适宜、可读性较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部分的内容就要合理利用起来。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纲目和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这些史料,教师则可以根据这些史料设计一些不同角度、不同难度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纵向、横向的知识进行考查,让学生在联系和比较中,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思考,进一步提升整合分析能力,并开展讨论活动,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更进一步提升学生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水平后,可以逐步提高难度,逐步延伸,加强效果检验,加强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第二,合理利用新媒体等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历史课堂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够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和促进我们的教学,这是新课标对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多媒体教学,集合形象、声音等于一体,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改变传统的教师念、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其生动性和互动性能够促进课堂氛围更活跃,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及时有效,一些在线课程和在线课堂也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更为平等和有效的渠道。所以,高中历史教学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来拓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各项新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手段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要服务于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可走入为形式而形式的误区,要务求实效。
三、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高中历史教学更有效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同时,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研究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被动的学什么的过程,而是一个有选择、有加工的主动建构过程,所以,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最关键的不是教师教什么而是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这两者之间并不能完全的划等号,学生能够学到什么最关键的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高中历史教学要从“以教为主”的理念和实践转变到“以学为主”的思维和实践上来。
教师要把重点教知识改变为重点教方法,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的时间、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
总之,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把握历史教学的目标,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来实现更理想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情感和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14
高中历史是一门有着特殊身份的学科,也是高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历史教学仅仅停留在历史的表面,而没有仔细的研究挖掘,没有触及到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更深层次的东西。教学也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教师教、学生背诵和记忆的模式上,学生没有兴趣、学得累,教师教不出成效、教得累,教学进入停滞不前的困境。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认识到了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教学的最终追求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差距,积极寻求改变,从教学目标和要求、内容和方式设计、考核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改革。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才能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和实践的。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全面认识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重视情感教育
全面的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与能力层次的目标,也包括过程与方法层次的目标,更为深层次的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上的目标。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而言,我们需要重视的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更为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文学科来讲,这既是其基本的目标也是其庄严的使命。
从知识与能力的层次上,高中历史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学习,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在义务教育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还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过程与方法的层面上,高中历史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不断深入学习,从感知历史、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发展,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方法并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基础和载体。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有能力的提高,还要让学生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次的教学目标。比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比如,了解国情,树立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等等。
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情感教育。一方面,如果能够重视和合理采用情感教育,注重学生的兴趣和诉求,会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历史教学更深层的追求和目标,却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我们没有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任务。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情感教育,不仅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要求和重要举措,而且,只要在教材内容和情感材料的选择上注重科学,做到难易适中,合理衔接,是非常可行而且意义重大的。
二、更新教学思维和手段方法,让高中历史教学更科学
第一,合理利用教材。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思维和手段方法,不再把教材作为固定套餐,而要把教材作为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加工,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利用教材,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难度适宜、可读性较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部分的内容就要合理利用起来。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纲目和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这些史料,教师则可以根据这些史料设计一些不同角度、不同难度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纵向、横向的知识进行考查,让学生在联系和比较中,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思考,进一步提升整合分析能力,并开展讨论活动,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更进一步提升学生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水平后,可以逐步提高难度,逐步延伸,加强效果检验,加强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第二,合理利用新媒体等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历史课堂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够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和促进我们的教学,这是新课标对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多媒体教学,集合形象、声音等于一体,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改变传统的教师念、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其生动性和互动性能够促进课堂氛围更活跃,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及时有效,一些在线课程和在线课堂也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更为平等和有效的渠道。所以,高中历史教学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来拓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各项新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手段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要服务于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可走入为形式而形式的误区,要务求实效。
三、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高中历史教学更有效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同时,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研究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被动的学什么的过程,而是一个有选择、有加工的主动建构过程,所以,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最关键的不是教师教什么而是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这两者之间并不能完全的划等号,学生能够学到什么最关键的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高中历史教学要从“以教为主”的理念和实践转变到“以学为主”的思维和实践上来。
教师要把重点教知识改变为重点教方法,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的时间、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
总之,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把握历史教学的目标,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来实现更理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