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肋骨撑开术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索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采用椎弓根-肋骨撑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入选我院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36例,患儿术前脊柱侧弯Cobb角度为55°(30°-94°);采取后路手术,切断骨桥、融合肋骨,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对患儿行椎弓根-肋骨撑开手术(近端肋骨用钩固定,远端椎体固定使用椎弓根钉),术后每6个月至12个月撑开一次。结果 患儿术后脊柱的侧弯Cobb角度为38°(15°-61°),改善了患儿脊柱的畸形,减少了并发症。结论 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采用椎弓根-肋骨撑开术治疗,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和有效,促进了非融合手术的进展,有效的改善了胸廓的畸形。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弯椎弓根-肋骨撑开术儿童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69-01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重度的脊柱侧弯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可以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脊柱侧弯是危害婴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见疾病[1]。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来,先天性脊柱侧弯发病率逐渐上升,威胁到了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生活,故我院对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行椎弓根-肋骨撑开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5.5岁。出生后12个月内即产生脊柱侧弯畸形的患儿20例,术前门诊治疗过程中观察脊柱侧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患儿15例。其中31例的患儿有体力欠佳和各种程度的呼吸系统感染现象。术前X线片检查患儿均有椎体异常{(楔形椎4例、单纯半椎体、单纯骨桥9例,混合型23例;伴明显胸廓畸形或肋骨融合15例;术前患儿的脊柱侧弯Cobb角度均为55°(30°-94°)};其中胸腰段5例,胸段21例,脊柱CT影像重建检查发现患儿脊髓的纵裂6例;脊柱MR检查发现均伴有脊髓栓系、脊髓圆锥低位。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断标准[2];经X线、CT、MR等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情况大体一致(P>0.05)。
  1.2 手术方法
  指导患儿采取俯卧位体味,在侧弯棘突偏凹处切口,切开脊柱凹侧的腰背筋膜,剥离暴露处的胸廓背部,确认骨桥位置和肋骨融合,分开融合的肋骨,咬断骨桥。结合患儿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器械:三岁下的患儿使用Vertex器械,威高的PCF器械。三岁以上患儿使用中华长城的器械和威高的UPass器械;术前改进横联高度和椎弓根钉,减少器械对皮肤的刺激,降低皮肤的感染率。根据患儿畸形的情况设置固定的位置:椎板钩置于患儿脊柱凹侧靠近上端椎体的肋骨旁,在肋骨下缘用椎板咬骨钳来容纳椎板钩,为了加强肋骨固定的稳固性,采用专用的肋骨抱钩;椎弓根钉植入患儿脊柱靠近下端椎体的胸腰段的椎体处,在C形臂下处确认固定的位置,剥离骨膜并显露出肋骨,置入椎板钩和椎弓根。再次确认C形臂的固定稳妥。对患儿脊柱的侧弯弧度大的凹侧处可行短杠(靠近脊柱)、长杠(远离脊柱)双杠撑开来增加疗效和稳定性。手术时间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半小时,术中出血50ml-200ml。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儿卧床一个月,术后四到六个月撑开第一次,以后每半年到一年间撑开一次,最多撑开五次,最少撑开两次。
  2 结果
  36例患儿术后发生皮肤感染2(5.6)例,胸膜破损2(5.6)例,椎弓根破损1(2.8)例,术后椎弓根钉移位2(5.6)例,肋骨钩脱出4(11.1)例,断杠2例(5.6),并发症的总数概率36.1%,
  3 讨论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于脊柱在胚胎时期出现脊椎的分节不完全、一侧有骨桥或者一侧椎体发育不完全,造成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从而引起脊柱侧凸[3-4]。临床上同时合并其他畸形,包括脊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一般在X线上可发现脊椎发育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弯在临床上分为先天性半椎体、先天性楔形椎体、分节不良型和混合型。为了防止脊柱畸形发展严重,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关键所在。如果侧弯是容易进展型或在观察期出现侧弯明显则应该尽早手术治疗,一般3-5岁是较好的手术时机[5-6]。目前,采用三维矫形技术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椎弓根-肋骨撑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畸形的进展,恢复脊柱平衡,尽可能的矫正畸形,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防止神经损伤。
  本院对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行椎弓根-肋骨撑开术,从胸椎椎弓根置入,术中不剥离椎板,不产生脊柱自发融合,保证持续矫正的能力。脊柱侧弯远端使用椎弓根钉固定比椎板钩的稳定性高,对肋骨、胸廓畸形有明确的临床疗效。椎弓根-肋骨撑开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对脊髓损伤的危险性小,保留了脊柱继续生长的能力,达到了非融合手术的目的;伴发的胸廓畸形也能得到控制和改善;适应于先天性胸(腰)段脊柱侧弯(可伴胸廓畸形、肋骨),畸形连累椎体的范围较大。但数次的撑开术和更替换器械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且临床术后存在一定概率的并发症,对脊柱的矫正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对严重的脊柱侧弯不能起到免除第二次矫正和固定融合术的目的,需要进一步评估疗效,为矫正固定融合争取时机。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于凤章,孙琳,等.椎弓根-肋骨撑开术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0,09(5):48-49.
  [2] 陆明,马华松,周建伟,等.植骨及内固定治疗半椎体和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三维矫形的有效及安全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 14(48): 73-74.
  [3] 陈小丹.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17-18.
  [4] 李伟.椎弓根钉后路固定技术在治疗胸腰椎结核中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3(2):26-27.
  [5] 薛明,姜永宏,余建国.螺旋CT在先天性脊柱侧弯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10): 74-75.
  [6] 夏冰,刘福云,李剑峰,等.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内神经畸形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9): 24-2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制霉菌素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388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制霉菌素片剂治疗。结果:观察组在停药2周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5%;对照组停药2周后总有效率84.02%,观察组疗效明显较高,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达克宁栓(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每晚
期刊
【摘要】 目的:对急性脑梗塞的病情程度、预后、病灶面积与血糖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发病后78h内的脑梗塞患者120例,对其进行血糖测量及相关的对症治疗。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与病情程度、预后、病灶面积三者的关系。结果:血糖水平会随着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轻型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比中型患者和重型患者低,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属于胃黏膜的慢性黏性病变,它的范围局限于胃小凹和年末固有层的表层,主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沁润为主,这一病变的发生主要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治疗这一病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都各有其优势与劣势。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诊断标准  【中图分类号】R5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62-011慢性浅表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酸碱平衡法在治疗妇科阴道炎中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到我院门诊接受诊断、确诊的阴道炎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再采用酸碱平衡法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0.48%,明显的要高于用药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痰培养结果与标本采集时间、方法的相关性。方法:将200例肺炎病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不同的方法、时间,采取痰培养标本进行阳性率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肺炎病儿的痰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炎病儿清晨未进食、进水时采集的痰培养标本阳性率高,为临床诊断、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缩短了疗程,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小儿肺炎痰培养标本疗效  【中图分类号】R7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方式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患者1:1随机分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组36例(实验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治疗组36例(对比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期间住院部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5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入院行剖宫产术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后的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缩宫素剂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恶露时间、产褥发病率、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压迫症状,可引起继发不孕、习惯性流产和早产等。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本文就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作一介绍,为子宫肌瘤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56-011前言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治疗结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患者对象是我院在 2011 年~2012 年之间治疗的80例高龄患者,年龄 66~94 岁,把他们分别分成了A、B两组。其中A组是用麻醉全身的治疗方式,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分别对AB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比较了用药情况。结果:接受治疗患者的麻醉效果都非常理想,进行麻醉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比较稳定,其中,出现血压上升或下降的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口腔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近四年来收治的146例随访资料齐全的口腔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发生复发的时间集中在术后一年内,平均复发时间为6.2个月。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口腔癌复发与年龄、TNM分类、术前是否化疗及手术切缘性质有关,与发生部位、组织分级无关。≥61岁组、T4组、 N+组、术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