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小店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嘭”的一声,睡眼惺忪的詹纳一早起床就被胶囊咖啡机发出的声音吓了一跳。她赶快跑进厨房一看,可能是咖啡机的水管爆了,水漏了一桌子。冬天早上本就起床困难的她看到那一团糟的情形,又无奈地钻回被子里。
  “天气这么阴冷,早上喝不上一杯好咖啡真惨啊……”詹纳伸手从床头柜摸来手机,“叫个外卖喽!”她心中暗想,买这么贵的进口咖啡机真不值,尤其是在中国外卖这么发达的地方。
  在外卖平台上搜了一下附近的咖啡店,一看还真不少。各种风味的咖啡都有,还有几家居然是24小时接单营业。本来想订国际连锁大牌咖啡的詹纳,突然来了兴致,准备尝试一下附近小店的咖啡。
  各种争奇斗艳的图片看得眼睛都花了,詹纳就随意找了家店面设计风格小清新的店,下单了一大杯焦糖玛奇朵,又付了一次跑腿费,加了一份火腿芝士三明治、一份土豆沙拉。
  预计配送时间是30分钟,等待中,詹纳硬着头皮爬起来收拾厨房里溢满水的桌子。拆开咖啡机检查一下,果然是上个月就发现有点儿漏的水管彻底崩了。这么贵的咖啡机修一次不知道要多少钱呢,估计进口配件还得等上几十天。詹纳心想,这修好了,算下来还不如叫外卖性价比高。
  听到门铃响,詹纳像弹簧一样冲到门口。当她打开门,却呆住了——门外来的这个外卖小哥怎么有点儿不对劲儿?过了几秒钟她才反应过来,这是个脑瘫儿啊。快递小哥本來就有点儿慢,看到詹纳盯着他看的惊讶表情,本已扭曲的脸显得更紧张了,他结结巴巴地说:“姐……您的订单……到了……”
  詹纳赶快接住:“好的,谢谢你!”
  “如果……满意,请……请……您好评。”快递小哥把手提袋交给詹纳,转身摇摇晃晃地走向电梯。
  詹纳望着他的背影,愣了几秒后才想起来回答说:“好评,你放心吧,一定好评。”她看到电梯门开了,走出来的是住在隔壁的阿姨。快递小哥还和那位阿姨打了个招呼。
  由于作息时间不一致,詹纳和邻居并不很熟,但这次已经面对面了,她不得不尴尬地打了个招呼。
  “你也喜欢这家咖啡店啊?”阿姨走过来,指指詹纳的手提袋,满面笑容地说。
  “啊……”詹纳回答得不太自然,“今天咖啡机坏了,我随便试了一家,还没喝过。”
  “噢,我还以为你也是听说这家店的特殊情况,去光顾的。”阿姨回答。
  “特殊情况?”詹纳反问。
  “我还以为你知道。”阿姨也有点儿尴尬,说,“这是一家全是残障人士工作的咖啡店,有些志愿者隔三岔五会在小区门口发放传单和优惠券什么的。”
  “这样啊。”詹纳急着喝咖啡,就退到门里,和阿姨摆摆手以示再见。
  缩进沙发,詹纳捧起咖啡杯,喝了一大口,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中规中矩的玛奇朵味道。三明治的味道却出乎意料地好,夹的生菜远比超市里卖的新鲜、清脆。
  元气满满的一天过去了。傍晚时分,詹纳拖着一身疲倦走在从地铁站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装修简洁的门店,突然想起早上听说的那家全是残障人士工作的咖啡店。
  看一下营业时间告示牌,这居然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咖啡店。和其他店比较嘈杂的气氛不一样,这家店格外地安静,加上小清新的装修风格,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书咖。顾客既可以用柜台提供的平板电脑下单,也可以扫二维码下载注册APP下单,然后在小窗口等待叫号领取。全程都巧妙地避开了语言交流,自助的模式又提高了沟通效率。
  晚上詹纳不想再喝咖啡了,就想着再买份早上同款的三明治明天吃。于是她走向柜台,准备在平板电脑上下单。她看到一个穿着围裙的女孩拿着两份外卖订单出来给一个快递小哥。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场景,不寻常的是她看到两个人用手语静悄悄地交流。
  快递小哥取走订单之后,女孩发现詹纳注视着自己,就指着柜台上贴的一张告示示意她。詹纳看到告示上面写着:本店免费为到店的残障人士提供一杯咖啡。文字下边还有一行凸出的星星点点的盲文。
  “难道她以为我是来领免费咖啡的?”詹纳被自己这个想法震惊了,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有口难言。她连忙摆手。怎么办呢?詹纳急中生智,掏出手机,输入一行字,递给对方看:“我在等订单。”穿围裙的女孩看着手机屏幕读了几秒,不好意思地笑了。詹纳也笑了,朝她竖起了大拇指。
  詹纳坐在窗边无意识地四处张望。到店来消费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大部分人都在刷手机,偶尔也有一两个人在拍照或者自拍。和其他咖啡店里大家都是携伴而来不同,这里的人好像都是一个人来的,在这里享受着独处的轻松时刻。店里荡漾着宁静、轻松的氛围。在一个被资讯大潮漫灌的都市中,詹纳一时还想不出有另外一个如此治愈的地方。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
  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摇着轮椅过来,把三明治装进小纸袋递给詹纳,并对她灿烂一笑,说了一句:“欢迎再来。”詹纳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有点舍不得离开这个清新、温暖、节奏舒缓的地方。走出门口后,她恋恋不舍地回头望了一下。
  这个时代,科技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残障人士参与到工作中,成为我们之中无差别的一分子。他们通过自食其力的工作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给我们温暖。詹纳想,愿更多被生活碾轧的人们,能被这家小店与众不同的工作方式所治愈。
  (编辑 郑儒凤 [email protected],西米绘图)
  张茸,1981年出生于北京。上海同济大学工学学士,德国基尔大学理学硕士。淘宝店主,贸易公司合伙人。
其他文献
为了能给自己的“爱豆”即将播出的多部新剧打出高分,某明星的粉丝群掀起团体“养豆瓣号”活动。粉丝们涌进豆瓣打分平台,注册账户,给新书、文艺片、名著等进行“废话式”评论,名曰“养号”。11月23日,一位图书编辑发表文章,让该明星粉丝离自己的书远一点。另一图书账号也对粉丝“养号”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希望粉丝能够尊重他人的作品,尊重其他读者。(2020年11月26日《齐鲁晚报》)  所谓“养号”,就是通过增
期刊
爱家乡,拍家乡  2015年,我剛刚考上大学的时候,村委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跟我们这些准大学生谈心,聊将来的规划。村党支部书记朱加林对我们说:“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回到家乡,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虽然当时我并没有想好以后是不是要回来,但朱书记语重心长的话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大学就读于南京晓庄学院,原本毕业后要当老师的。激发我返乡念头的是每次假期回家时,都能看到家乡的变化:原来难走的路变成了“
期刊
很多人都有因为求学离开家乡的经历,有的还会在外或短或长地工作过。少年时代生活于家乡,对家乡并未有特别的感受,一旦离开,与家乡拉开了距离,对家乡的那份感情就如同夏日雷雨前水池中的泡泡一样,抑制不住地冒了出来。  在外的游子,犹如牵线的风筝,不仅关注着家乡点点滴滴的变化,而且一旦积累了经验和资本,有了机会,就想投身家乡建设,让家乡变成自己的“诗和远方”。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葱郁的稻田,金黄的麦
期刊
步入夏季,我总是没什么食欲,整个人像是失了魂一般,只想吃些辛香麻辣的烧烤。苦恼的是,刺激过后,总要忍受一段时间的上火。于是,我和朋友决定去四川旅游,借着川辣刺激一下味蕾。意外的是,在四川绵阳市,我们收获了一道既开胃又能为夏季降温的美食——梓潼片粉。  提到四川米粉,为大众所熟知的一定是绵阳米粉,它是四川传统名吃之一,有着1800多年历史。我去四川旅游,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吃绵阳米粉。可是真正到了绵
期刊
唯有真心换真心  小時候的记忆中,村里有一条永远也修不好的路,坑坑洼洼,公交车行驶在上面总是颠簸不平。如果是骑车,来回一趟,总是一鼻子灰。  上了高中,我终于走出谷里乡村,去县城读书。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自卑,因为高中同学来自于江宁区的各个街道。每次放假结束返校,同学们都会带来家乡的特产,和其他人分享。湖熟街道(当时叫湖熟镇)的同学带板鸭,横溪街道的同学带西瓜,陆郎街道的同学带茶干……只有我每次都是
期刊
我们回乡“隐居”吧  我是张家口人。2012年,我和高磊从网友到“奔现”,3个月后,便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高磊老家所在的测鱼村,是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小村落,四周被巍巍太行山环抱,堆绿拥翠,十分静谧清幽。当城市的天空不时变得灰蒙蒙时,这里每天都是蓝天白云。村子附近就是有名的张河湾水库,清澈的溪水在村中穿过,让村子像个“世外桃源”。  我以前在城市打工,接触的是时尚的都市生活。嫁到这深山后,对测
期刊
爷爷“追鱼”,繁育“长江三鲜”  作为江阴人,我越长大越懂得家乡的好。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历代为江防要塞,是长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的天然良港城市,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我家住在江阴市申港街道创新村,距离长江只有十来分钟车程。生活在长江之滨的一大乐事,就是一年四季能吃到江鲜。小时候我没有特别的感觉,但当我出去上大学、出国留学之后,有了对比,才意识到家乡的物产丰足和天然优势。
期刊
为家乡添一份薰衣草的浪漫  我出生于1994年3月,高中毕业后,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上了两年专科,学习会计专业,后来又去扬州大学商学院读了两年本科,主攻财务管理。在扬州上大学时,有一位老师上课时总会强调:“倒推五年,我一定会动员大家往大城市跑,尤其是往一线城市冲。现在不一样了,我希望大家往回走,在小地方落地、扎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们回去不仅有优势,能学的东西也会更加全面。”  2016年本科毕业
期刊
我是常州人,出生于1986年。我本科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后继续在职深造。大学毕业后,我本来有大把机会留在大城市发展,但是恋乡情结极重,当时几乎没有任何考虑,便回到常州。  常州这几年发展不错,我是从骨子里喜欢这里,总想着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周围朋友都说我有一颗大爱之心,堪称对公益入迷。2015年,我便加入“常州辟谣联盟”。这个公益组织活跃于网络,并开展线下公益活动。我和金沁一起成
期刊
2020年下半年,一本小小的、砖红色的名叫《秋园》的书悄悄地在读者中间火了起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竟是一位80岁的老奶奶杨本芬写她母亲一生的故事,这是她人生出的第一本书。  涂志刚就是这本书的出版人。他说:“这本书,我只读了其中一章,就被镇住了。这本书曾在网上挂了16年,一直出版无门,但这正是我要寻找的故事。”  突然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涂志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做了13年的编辑,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