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带着真理,也夹着泥沙,“写意”出现在戏曲理论界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它的到来,值得欢欣,值得庆贺。泥沙终究会在人们辛苦的劳动中被淘去,真理毕竟还是真理。“写意”出现在戏曲理论中的历史意义本世纪初,欧洲传统的话剧艺术踏上了中国剧坛古老的石阶,传统的戏曲艺术从此接受了一个强劲对手的挑战。随之而来的,便是一批热心的知识分子围绕着传统戏曲的生存价值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论争。“五四”前后是这场论争的第一次高潮。其论争大致可分两派,一派以胡适、钱玄同等人为代表,持民族虚无主义观点。他们先后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